從疫情初期盒馬鮮生與西貝開辟"共享員工",到疫情形勢穩定後,公共出行時必不可少的共享充電寶,再到為了提高城市公共空間資源利用率而應運而生的“共享辦公空間”……疫情之後,越來越多的共享經濟形式進入大衆視野、走入日常生活,不禁讓我們感歎:"原來共享經濟還能這麼玩!"
實際上,這種"出圈"正是共享經濟領域不斷創新升級、擴大影響的體現。今年2月,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2)》指出,2021年我國共享經濟繼續呈現出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36881億元,同比增長約9.2%;直接融資規模約2137億元,同比增長約80.3%。
報告認為,2021年我國共享經濟發展呈現一些新特點。受多重因素影響,主要領域共享經濟市場格局加快重塑,競争更加激烈,多元化商業模式的擴充和創新更加重要,頭部企業優勢正進一步加強,品牌效應更加凸顯。
發展共享經濟是推動共同富裕的一條重要路徑。共享經濟可通過盤活閑置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創新資源利用方式打造資源節約型經濟形态,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帶動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
在疫情反複、競争加劇的當下,共享充電寶頭部企業對“直營 代理”的業務模式持續加碼,行業或将迎來新的拐點。随着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共享充電寶在數年直營成功模式的基礎上大力推進代理模式,一方面快速滲透下沉市場,更加貼近城鎮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創造更為實際的社會價值。另一方面,也為城鎮穩就業、創機遇、求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保障。
當前共享充電寶行業三大巨頭怪獸、小電、竹芒設備占比超過90%,行業龍頭不約而同地選擇全速發展代理模式,全行業代理比例加速提升,快速布局下沉市場成為行業新的增長點。目前,小電科技的代理市場滲透率達95%,覆蓋2600個縣級以上城市,用戶數達4億,共享充電行業正加速告别燒錢換量的時代。
另外,共享單車以“哈啰”、“青桔”、“美團單車”為行業核心矩陣,投放城市超過30個,行業融資規模超過數百億元,在健康穩定的競争格局裡,共享單車一别舊日的無序擴張,未來行業市場規模仍将穩步提升。
報告預計,“十四五”時期我國共享經濟新業态新模式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共享經濟在生活服務領域的滲透場景将更加豐富。随着共享經濟的全面發展,平台新就業形态勞動保障制度體系将加快完善,平台企業主體責任将進一步明确。從政策導向上看,發展共享經濟将成為提升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實效的重要抓手。
除此之外,共享經濟的生态建設,離不開全行業的努力。衆所周知,2021年是我國共享經濟深度調整的一年,而2022年共享經濟行業的轉向,将延續2021年在穩就業、推動服務業結構優化與消費服務升級方面的積極作用。共享充電寶作為利用互聯網平台将分散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便利群衆生活的新業态新模式,它的穩步發展有助于全面提升社會服務業的智能化、在線化、普惠化水平,從而不斷提升服務業的供給效率和發展質量,助力提升居民獲得感與幸福感。
從"共享是個筐,什麼都能裝",到如今"共享是個筐,有選擇地裝",社會對于共享經濟的讨論和觀念随着行業頭部的不斷探索與努力發生了轉變,共享充電寶的成功、共享單車的穩定發展、共享辦公的崛起,都是共享經濟生态建設的重要部分,也都加速發揮着"共享 "的融合效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