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的記憶
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結婚了,每次到了朋友家,都可以看到非常喜慶的燈籠,自己都被這樣喜氣十足的氣氛所感染了。突然想起來小時候,家裡還沒有這樣好看的燈籠,往往是奶奶用各種顔色的紙糊成燈籠,裡面點上蠟燭,也是過年過節十分美好的回憶。
小時候的燈籠沒有現在這樣普遍,紙做的燈籠也不是家家戶戶有,沒到過年前幾天,貼對聯的時候,就把燈籠挂上,但是裡面沒有燈,等到夜幕降臨,才會把裡面的蠟燭點着,一照就是一晚上,外面的紙會把外面的風擋住,這樣蠟燭就不會輕易的熄滅,但是這樣的燈籠往往不安全,有時候風大了,燈籠一擺,裡面的蠟燭被刮倒了,燈籠就燒着了,裡面隻剩下一個架子了。
每當元宵節的時候,我們小夥伴就會一個人拎着一個紙燈籠出去玩,比比誰的燈籠最亮,比比誰的一晚上可以不滅,那時候的元宵節,手中有一個小燈籠比吃元宵高興多了。
後來随着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燈籠裡裝上燈泡,這樣紙糊的燈籠就慢慢被取代了,家裡的老人也不再去糊燈籠了,每當過年就會把電線接在燈籠裡,安上燈泡,好幾天都不用管,這樣的燈籠更加的實用,越來越多的家庭把這種燈籠作為節日的标志,不僅如此,還有了燈會,幾百個甚至幾千個燈籠都挂出來,真是美不勝收。
燈籠釋義
燈籠又叫燈彩,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工藝品,最早起源在西漢,那時候每年的正月十五,人們都會挂燈籠,用來表示非常喜慶的氣氛,随着曆史的發展,燈籠的文化已經流傳下來,用來當做喜慶的象征。如今進入現代化時期,燈籠的種類更是豐富不已, 在外形上和内部的光源等,都有非常大的改進,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好的生活質量。
燈籠是怎麼來的?傳說在姜子牙封神完成後,自己卻沒有什麼職業,有這樣大的貢獻,老百姓都看在眼裡,為了是讓姜子牙不要迷路,老百姓就在高處點一盞蠟燭,還用紙做成燈罩,讓他找到歸途。慢慢這種點燈籠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據史料記載,在唐朝就有使用燈籠的場景,而古代有燈是漢朝以後的事情,紙燈籠最可能是在西漢時期紙發明了以後出現的。燈籠的起源源遠流長,有傳說講,在很久以前,人間有很多的猛獸出沒,危害人間,人們為了消滅猛獸,有組織地攻打,不料在無意間射死了一隻天上降落人間的神鳥,天帝知道這個消息十分的憤怒,就 傳令一定要把這些人全部燒光。
可是天帝的女兒十分的善良,為了不讓百姓遭殃,就偷偷下凡告訴了百姓,百姓知道這件事以後,就想出一個好辦法,在元宵節這幾天每家每戶都張燈結彩,還要放煙花,讓天帝以為天兵已經放火了,到了這天,天帝以為已經做了懲罰,就不再追究。為了紀念這次災難,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會打燈籠放煙花。
燈籠的曆史在大量的史料中,《南史》最早記載過“壁上挂葛燈籠”這樣的句子。葛字表示就是用麻做成白色粗布,用來制燈籠。
在唐朝賞燈最為盛行,有資料記載:“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裡皆見,光明奪月色”幾百燈籠真是奇觀。後來在賞燈的基礎上,又有了猜燈謎的玩法,豐富了元宵節的氛圍。
宋代詞人辛棄疾曾寫: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描寫了元宵節燈火通明的壯觀景象。
明清時期,元宵節打燈籠已經成為了一種民間習俗,《西湖遊覽志·熙朝樂事》記載:在臘月後春節前,從壽安坊下至衆安橋,謂之燈市,出售各色花燈。
明朝著名詩人唐伯虎曾有詩雲: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可見在清朝已經流行燈市,燈籠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種最常見的用品。
燈籠的講究
随着社會的發展,燈籠的種類也各種各樣,有宮燈型、花瓶型、圓形、方型、春字型等等,在古代最常見的就是圓形和橢圓形的燈籠,很多在燈會還會把方形的燈籠漂入湖中,作為許願燈。
古代文人墨客也很多,在燈籠的表面,也會畫上各種各樣的景色,比如人物、山水、花鳥、八仙過海等等,這些作品在燈光的襯托下,把作品的靈魂更加淋漓盡緻地體現出來。
當然,挂燈籠也有很多的講究,因為在古代講究好事成雙,燈籠是喜慶的象征,所以一定要挂兩隻,在賣燈籠的時候,也要賣兩隻,如果在試用的過程中,有一個不亮了,也要及時更換,這樣做寓意着“好事成雙”。
除此之外,燈籠一定要挂起來,越高越好,不能放在地上,而且一定要平衡,兩個燈籠要對稱,切不能一個大一個小,一個高一個低。這樣做寓意“吉星高照”。
燈籠的傳承如今,燈籠已經走入了千家萬戶,在每個喜慶的節日都可以把燈籠挂出來。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燈籠已經不單單是大門口的“守護神”,越來也多燈籠文化随之而來。“燈會”“燈謎”“賞燈”“燈展”,大型的燈會裡會有幾萬個燈籠,給人一種光彩奪目的感覺,而且燈籠的外表也各種各樣,體現了人們的生活的多樣化。
随着科技的不斷發展,燈籠已經和科技緊密結合,不僅僅有越來越袖珍的燈籠出現,而且在燈光的選擇上,也有了五顔六色的燈光,在大型燈會上,更是絢麗多彩,火樹銀花般的場景成為了一種視覺上的享受,這不僅體現了人們的智慧,也體現了随着社會的進步,各種文化也在不斷升級。
在這樣色彩缤紛的燈火中,你還能記起來你小時候是用什麼做的燈籠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