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嬰兒潮時期是什麼意思

嬰兒潮時期是什麼意思

母嬰 更新时间:2024-12-26 02:18:09

嬰兒潮時期是什麼意思(又一波嬰兒潮要來了)1

嬰兒潮時期是什麼意思(又一波嬰兒潮要來了)2

一、新生兒用藥原則

胎兒娩出後28天内為新生兒期,新生兒髒器特别嬌嫩,容易引起藥物不良反應,新生兒用藥不當,有可能引發藥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一般用藥宜少,用藥間隔應适當延長,同時用藥也不宜過久,否則會發生中毒。

因此,新生兒用藥須特别慎重,用藥應遵醫囑。

新生兒服藥,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觀察病情,及時給藥。新生兒抗病能力弱,疾病臨床表現常不典型,變化快。如常見的新生兒敗血症,常表現出吃奶不香、神情木然,如不能及時用藥,就會延誤病情。

2.在必須用藥時,一定要遵醫囑用,家長千萬不能随便加藥或改變劑量。如果忽視這點,會引起嚴重的中毒反應。比如,新生兒口服氨苄青黴素可吸收60%以上,而成人僅吸收30%。

3.外用藥物要警惕毒副作用。新生兒皮膚、黏膜對藥物的吸收量要比成人相對的多。如果塗擦的範圍大,或皮膚本身有炎症或破損,藥物的吸收量就有可能達到中毒劑量。如新生兒常用的撲粉、硼酸軟膏和溶液,使用不當可導緻吸收硼酸過量而中毒。

4.要注意給藥途徑和次數。根據新生兒的特點,選擇合适的給藥途徑和用藥次數,如用滴管慢慢喂服、口腔黏膜給藥或靜脈滴注。

5.發熱時不宜輕易使用退熱藥。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保暖散熱功能不強。在體溫不超過38℃時,隻要多喂溫開水即可,再升高時可采用物理降溫法,如仍無效,請醫生決定是否使用退燒藥。一量體溫下降後,應立即停止降溫措施。

6.乳母應慎重用藥。對處于哺乳期的新生兒,乳母把住服藥關很重要,因為很多藥物能夠通過乳汁進入正在哺乳期的孩子體内,由此可能産生不良後果。因此,乳母應慎重服藥。必須服藥的乳母,在服藥期間,最好暫時采用人工哺育,以确保孩子的用藥安全。

二、周歲内嬰兒感冒用藥指導

治療原則:充分休息,多喂開水,清淡飲食,堅持母乳喂養。

發熱的護理

低熱:37.4~38℃,多喝水,勤觀察,不建議用退熱藥。(4個月内小兒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不用退熱藥,物理降溫,退熱貼可降溫減輕頭痛,對小兒是最好的選擇。)

中熱:38~39℃,喝水休息,口服退熱藥。(38.5℃以下,物理降溫,熱水擦浴,一般不建議用酒精給孩子擦浴,因為濃度掌握不好,濃度過高的話會透皮吸收影響肝髒。38.5℃以上,口服退熱藥。)

高熱:39~40℃,物理降溫 口服或注射退熱藥物,觀察體溫,必要時要去醫院。(因為孩子還未發育成熟,尤其是髒器,如果發高燒很容易引起肺炎或心肌炎。)

超高熱:>40℃,物理降溫 口服或注射退熱藥物,觀察體溫。如果用藥後高燒不退應立即去醫院,以免引起高熱驚厥。

退熱藥物

1.對乙酰氨基酚滴劑、布洛芬滴劑、牛磺酸顆粒。(上述三種藥品都是兒童退熱藥中最安全的,但是說明書中沒有1歲以下嬰兒用量,除醫院大夫開具處方,不要主動推薦。)

2.羚羊清肺散(用于高熱神昏,煩躁口渴,痙厥抽搐,一次1g,一日2次。周歲以下兒童酌減。)

3.小兒清解沖劑。(用于高燒不退,汗出熱不解。)

抗菌藥物

早期感冒不用抗生素,有繼發感染時配合使用。可供選用的是:

1.大環内酯類:阿奇黴素、羅紅黴素、依托紅黴素顆粒。(上呼吸道感染,大環内酯類是首選,效果好,安全性高。)

2.青黴素類:阿莫西林顆粒、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幹混懸劑。(注意一定要不過敏的才能使用,不要主動推薦。)

3.頭孢菌類:頭孢丙烯、頭孢泊肟酯、頭孢克洛、頭孢克肟、頭孢羟氨苄顆粒等。(注意一定要不過敏的才能使用,不要主動推薦。)

4.注意對家長進行宣教,12歲以下兒童禁用喹諾酮類抗生素。

周歲内小兒可選用的感冒藥

1.中成藥(注意分清風寒風熱,對症推薦):小兒感冒顆粒、小兒雙清顆粒、小兒熱速清顆粒、疏清顆粒、安兒甯顆粒、小兒寶泰康顆粒(用于小兒風熱感冒,症見發熱,流黃涕鼻塞,咳嗽痰粘黃,咽喉腫痛);小兒至寶丸(用于小兒風寒感冒,症見發熱,頭痛,惡寒,無汗,咳嗽,流清涕)。

2.化學藥品:小兒僞麻美芬滴劑/艾暢,不含對乙酰氨基酚,不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可用小兒感冒初起,流鼻涕、咳嗽且無發熱症狀;複方氨酚甲麻口服液/納爾平,複方制劑, 3個月以上小兒可用,針對感冒引起的發熱、流鼻涕、咳嗽等症狀。

3.止咳藥品:小兒麻甘顆粒、金振口服液、小兒清肺化痰顆粒、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羚羊清肺散、王氏保赤丸。(大部分感冒藥都有止咳作用,如果效果不明顯可根據情況搭配止咳藥,具體用法用量詳見說明書。)

三、嬰幼兒用藥注意事項

1.選擇藥物種類宜少而精

孩子生病,有些家長産生焦急心理,為了讓孩子的病早點好轉,就愛下“猛藥”,采用多品種、大劑量的方式給孩子服藥。這種做法是有百害而無一益。根據嬰幼兒的生理特點,服藥種類不宜過多,可用可不用的藥物盡量不用。如果需要同時服用幾種藥物,要嚴格遵守醫囑将服藥時間錯開,以免藥物在體内相互作用而産生毒副作用或降低藥物的效果。

2.慎重選擇新藥特藥

一旦孩子身體不舒服,很多家長就會把孩子送往最好的醫院,或者使用新藥、洋藥,認為新藥、洋藥治療效果好。确實,大醫院的醫療條件、醫生水平比中小醫院高,但是有時候一般的病就往大醫院送,不但費錢費時又費事,而且還造成了醫療資源使用方面的不平衡,有些一般常見病中小醫院完全能夠治療。同樣,新藥、洋藥在一定程度上講,比老藥、國産藥療效好,但是不能一概而論,除了小病用新藥、洋藥猶如“高射炮打蚊子”的做法,浪費了藥品資源,而且新藥、洋藥不一定完全能夠适合我國嬰幼兒使用。

3.不能随意服用“小藥”

有的家長把兒童常用的藥物稱為“小藥”,認為“小藥”可以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實際上,這樣的做法不妥當。“是藥三分毒”,即使是人參之類補藥亂服、濫服也會中毒。更何況,有些治療藥物有明确的不良反應,所以給孩子經常服用“小藥”,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如一些消化積食的中成藥裡多含有大黃、黑白醜等瀉藥,盲目服用會影響嬰幼兒營養吸收。還有些中藥裡含有朱砂,長期服用會引起蓄積中毒。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别二維碼關注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