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做光纜施工的,一定會經常接觸紅光筆、光功率計、OTDR(光時域反射儀)這幾種設備。
看起來紅光筆應該是應用最普遍的,便于攜帶,即開即用。把紅光筆怼到光纜這頭的光纖頭子上,調節按鈕為一直發光或者脈沖式發光,光纜另外一頭安排個人盯着,看到光纖頭子有光了,OK,通了!
紅光筆用起來很方便,既可以測試光纖的通斷,也可以在沒有标記的情況下查找光纖兩頭對應的線序。講究點的,用幾百塊錢的光纖測試專用紅光筆,能打出20公裡;沒條件的,也可以跑去玩具店花十塊錢買個玩具激光筆,使用時用手捂着别漏光,短距離測試一樣能用。
紅光筆使用簡單,但作用也很簡單,隻能測通斷,而沒有數據的反映。所以嚴謹标準的光纖測試場合,就需要用光功率計和OTDR(光時域反射儀)了。
很多人搞不明白為什麼測試完OTDR還需要用光功率計測試光損耗,OTDR不是具備測試光纖損耗的功能嗎?
的确,兩者确實有一些功能是相同的,比如測試光損耗,但是有其不同的适用場合。
第一點,價格不一樣。光功率計可以很便宜,幾百塊錢就能買到,而OTDR怎麼着也要幾千塊錢吧。
第二點,就比如你是甲方爸爸,施工單位說光纜的活幹完了。你信不過,就可以帶着光功率計去現場,先插上跳線,測試一下光端機/光模塊的發光功率;再把光纖這頭接上光端機/光模塊/光源,然後跑到那一頭插上光功率計,看看光損耗有多大。達标了你就滿意的點點頭,不達标就讓施工單位去整改。這種事上,你關注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這時候就輪到施工單位拿出OTDR了,因為他們不光要知道光纖損耗多大,更重要的是還要定位故障點啊,否則的話怎麼整改,去哪整改?他們用OTDR一打,這條光纖哪裡斷了,哪裡有明顯的台階,哪裡熔接有問題,哪裡又折彎,測試長度故障距離一目了然,然後就屁颠屁颠的去修吧。
OTDR相對于光功率計主要在功能上多了兩點:
1、事件分析
2、距離測試、長度數據
這是使用功能上的不同。
第三點,使用原理也不一樣。
光功率計可确定被測光纖鍊路中損耗或衰減的總量:在光纖一端A端,穩定光源以特定波長發射出由連續光波形成的信号;在另一端B端,光功率計檢測并測量該信号的功率級别。
而OTDR所檢測并分析的是由菲涅爾(Fresnel)反射和瑞利(Rayleigh)散射返回的信号。
所以有個比喻很形象,光功率計測試損耗是這樣的:我在鍊路始端發送了100 個光子,在終端隻接收到20 個光子,其中就損耗掉了80 個,非常真實。而 OTDR 則不是這樣測試,它在鍊路始端也發送了100 個光子,但它不到對端去測試,而是守株待兔,隻通過測試由于散射或反射回來的光子來得到結果。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OTDR的盲區。做這個的都知道光纖長度太短,比如低于100米,OTDR是測不準的。這是因為 OTDR在檢測光纖鍊路時,由于反射的影響,在一定距離(或時間)内不能檢測或準确定位光纖鍊路中的事件點和故障點。這裡的距離就是我們所說的盲區。使用OTDR 進行測試時,由于不可避免的OTDR盲區會在起點和未端對測試精度造成影響,也會受到其損耗測量精度和測量範圍的限制。
所以在國際标準中對光鍊路損耗的測試還是建議使用光源光功率計來完成,它是可以提供被測光纖鍊路精确總損耗的唯一方法。
但OTDR 測量對于查找光纖鍊路故障位置和繪制長距離的鍊路損耗圖表都是必不可少,在鍊路出問題時,光知道其損耗值是不夠的,我們還要知道故障發生在什麼位置并對其進行修複;事實上,這也是 OTDR 在外線工程用戶當中大受歡迎的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