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傳承戲劇文化梨花獎舞台展風采

傳承戲劇文化梨花獎舞台展風采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1-16 17:55:17

傳承戲劇文化梨花獎舞台展風采(打造精品出成果)1

這是一部話劇舞台的經典力作

這是一首蕩滌心靈的時代頌歌

這是一曲“太行精神”的生動禮贊

這是一本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教材

這是一個30年、兩代人、一座山、一條路的故事。

傳承戲劇文化梨花獎舞台展風采(打造精品出成果)2

傳承戲劇文化梨花獎舞台展風采(打造精品出成果)3

話劇《太行》,以修路為引,以基層黨支部為線,聚焦于修建太行挂壁公路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讴歌百折不撓、艱苦奮鬥、勇于犧牲、樂于奉獻的“太行精神”,讴歌黨為人民謀幸福的不懈努力與執着追求。該劇通過時空穿越的藝術手段,将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情節呈現給觀衆。

在延綿千裡的太行山,有一個叫神仙居的村莊,四周被懸崖峭壁環繞,百年千年,祖祖輩輩,這裡的人們被大山擋住,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裡。

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神仙居村民在黨的領導下,在一屆屆村黨支部帶領下,前赴後繼劈山開路,用熱血和生命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了一條通往山外的路……

話劇《太行》有曲折動人的劇情,有催人淚下的情節,将太行精神和當代共産黨人奮發圖強、排除萬難建設偉大祖國的崇高精神傳遞給觀衆。劇中,共産黨員、黨支部書記是一種神聖的責任和使命,是一種為老百姓辦實事的擔當。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一筆一畫書寫了共産黨人的莊嚴與光榮。

曆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這就是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不怕犧牲、不畏艱難、百折不撓、艱苦奮鬥的“太行精神”。故事已經是昨天,精神卻鼓舞着今天的人們。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以此劇帶大家重溫曆史,追溯精神源頭和勝利根源,汲取衆志成城、一往無前的奮進力量!

傳承戲劇文化梨花獎舞台展風采(打造精品出成果)4

傳承戲劇文化梨花獎舞台展風采(打造精品出成果)5

傳承戲劇文化梨花獎舞台展風采(打造精品出成果)6

傳承戲劇文化梨花獎舞台展風采(打造精品出成果)7

見證山村巨變

——談話劇《太行》

杜學文

自2021年3月首演以來,由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創作的話劇《太行》受到了各界觀衆的喜愛與歡迎。一年多的時間裡,先後走進山西、雲南、廣東、安徽、湖北、河南等地,演出70場,直接受衆3萬餘人。

《太行》講述了太行山深處的神仙居村,在數任村支書帶領下,堅持數十年,克服了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終于開通了出山之路的故事。

盡管該劇的創作經過了充分的藝術想象與虛構,但卻是建立在紮實生活基礎之上的。在山西有許多類似的故事。人們所熟知的右玉縣,就在曆任縣委書記的帶領下,堅持植樹造林60多年,終于把不毛之地變成了塞上江南。陵川縣錫崖溝,也像右玉縣一樣,環境惡劣。經過30多年的努力,錫崖溝開通了懸挂在太行絕壁上的挂壁公路。這些公路的修建均非一朝一夕之事,真正體現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愚公移山的精神。《太行》正是依據這些生動鮮活的事例創作的。它洋溢着濃郁的中國精神、中國氣派,是一部生動表現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克服艱難險阻、頑強拼搏奮鬥、取得勝利的動人之作。

就藝術創作而言,僅有好的生活素材是不夠的,生動感人的藝術表達也很重要。在重大題材的創作中,往往側重于對事件的交代、理念的呈現,而忽略相應的藝術表達,這就會使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失去感人的力量。話劇《太行》能夠持續受到觀衆的歡迎,應該說在重大題材創作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成功。

首先,在整體結構中,該劇注重強化精神性表達而弱化過程性叙述。這并不是說可以忽略叙述,而是說,在叙述過程中要有所選擇——回避繁雜的情節,在勾畫出基本的故事之後,突出能夠顯現精神内涵的内容。如其核心情節首先展示的就是主人公舍棄了南方舒适生活與副縣長職務,被縣委調回村裡擔任支部書記。作品強調的不是這一“過程”,而是突出主人公與鄉親們之間的感情,以及他帶領大家開山修路的決心。劇作突出的是這一行為的精神支柱——“爸爸說過,這路一定要修!老子修不通,兒子修,兒子修不通,有孫子!祖祖輩輩修下去,總有一天,咱神仙居的人要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天日,過上好日子!”由于注重精神世界的表達,作品的叙述空間豐滿起來。

其次是在叙述中,多時空交叉統一在同一個舞台時空,形成了過去、當下多線索疊加的新時空形态。《太行》至少有兩條線索交叉叙述。一條是現實的,表現的是今天。正在規劃的高速公路将穿村而過,需要遷移村裡的墳墓。但是,神仙居村民,特别是老村長等人堅決不同意。他們不願驚動為修路而犧牲的英雄們。這一設計,既表現了時代的發展進步與神仙居村民樸素的情感,也強化了推進情節的“戲劇矛盾”。從作品的時間來看,也使“曆史”延伸至“現實”之中,構成了“現實時空”。另一條線索,作品的主體是“過去”,主要表現當年神仙居村是如何艱苦奮鬥修通出山之路的曆史,需要展現“曆史時空”。兩條線索、兩個時空交叉叙述,形成了表現不同時期事件的多時空舞台形态。它們同時出現在同一舞台空間之中,形成了一種新的審美體驗。如全劇一開始即是神仙居村委會讨論遷墳的問題,戲劇情節卻是由遷墳引出的當年修路的故事。這樣,現實中的主人公等就同時出現在“過去”時态的場景之中。這種出現并不是簡單的“在場”,而是要“進入”當年的情境,參與到過去的事件之中,把現實與曆史中的時空交融在一個重建了的舞台時空中,從而改變了按時間叙述的單一結構,也改變了人們的審美預期。特别需要強調的是,這種超越現實時空的“參與”,其切入點是情感。往往是劇中人物情緒起伏、情感濃郁之時使“曆史時空”與“現實時空”疊加起來。

值得關注的是,舞台呈現中,多種藝術形式的交融統一,豐富了作品的表現手段。盡管我們說《太行》是一部話劇,但在呈現方式上吸納了許多其他藝術的表現手法,使其表現力豐富起來。作品非常注重音樂的介入。話劇對音樂的運用是常态。但就《太行》而言,音樂已經超出了一般形态,成為構成作品表現力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如表現開山勞動的場景,采用了“夯歌”的形式,以強化精神的力量。作品還設計了一個沒有台詞卻非常重要的人物——樹根爺爺。他的出現往往與一把唢呐相關。在這裡,唢呐既是樂器,也深化了舞台的表現力。實際上我們也可以把唢呐的演奏視為超越“過去”與“當下”的另一種時空——自然力量的時空。大自然亘古至今運行,顯現出超人的力量。但人與自然在合一的存在形态中也發生着博弈。如果這種博弈沒有違背人與自然之間的同一性,自然往往會厚待人類。唢呐正是大自然存在意義的音樂性顯現。它的出現不僅強化了舞台的抒情性,也使作品具有了某種哲理意味。

《太行》在舞台設計中突出了雕塑的造型功能。如舞美,設計了層層疊疊的山巒,努力呈現出雕塑的造型感。“過去”人物的服裝亦極力體現“山”“石”的特點。在演出過程中,往往定格,形成山一般的雕塑形态,以群雕的方式強化人的内在精神。舞蹈是《太行》最重要的藝術元素。這一點對話劇而言是大膽突破。《太行》中的舞蹈并不是點綴性的,而是渲染氣氛、調動情緒、推進情節的重要手段。作品一開始即以一段舞蹈表演來強化太行山的險峻,以及人們生活的艱難。這些不同藝術手段的使用,進一步強化了情感的抒發與精神世界的表達,突出了戰勝困難實現理想的強大精神力量,從而使觀衆在了解故事的同時,被這種亘古以來就存在于中華民族身上的精神所感動。

(作者系山西省作家協會主席)

主創團隊

出 品 人:單紅龍

制 作 人:梁素芳

編 劇:龔應恬

藝術總監:龔小奇

總 導 演:穆 青

作 曲:王京榮

作 詞:高曉江

舞美設計:喬 木 張速超

燈光設計:喬 木 穆星宇

服裝設計:張 陽

執行導演:郝麗娜

副 導 演:梁 剛 陳 濤

道具設計:喬 木

視頻設計:任金強

化裝造型設計:劉 娜

音 響 設 計:劉寶龍 劉紅兵

主 演:

呂五福:張治中 梁 剛

呂六多:王蔭齋 王曉強

孫大嘴:張國榮 沈豔明

春 枝:苗江亞

呂志青:王 廣 張 凱 任若豪

狗 剩:魏子添

孫正義:張昊傑

春 玲:姚兵蓉 李世軒 樊嬌嬌

張 莉:郝麗娜

花大嬸:劉 傑 李世軒 苗亞甯

孫小武:沈豔明 高 乾

(本文圖片均為《太行》劇照,由山西藝術職業學院提供。)

作者:杜學文

責編:李揚

2022年9月15日《中國文化報》

第9版—D8版刊發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專刊

其中第A09版刊發

《打造精品出成果 彰顯改革新優勢——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傾力推出大型原創話劇〈太行〉》

↓ ↓ ↓ ↓ ↓ ↓ ↓ ↓ ↓

傳承戲劇文化梨花獎舞台展風采(打造精品出成果)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