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理學原理有哪些經典的

心理學原理有哪些經典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8 02:35:13

心理學原理有哪些經典的?你好,我是麥大大我最近讀了一本心理學大部頭《西方心理學史》這也是我們跟着李明老師學習中的必讀書目之一,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心理學原理有哪些經典的?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心理學原理有哪些經典的(100多年的心理學發展史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發)1

心理學原理有哪些經典的

你好,我是麥大大。

我最近讀了一本心理學大部頭《西方心理學史》。這也是我們跟着李明老師學習中的必讀書目之一。

如果你不是心理學從業者,也不是對心理學的曆史特别感興趣,那你沒有必要去讀原書。這本書是心理學研究生的教材,專業性特别強,可讀性也比較一般。

我今天要跟你分享的是我讀完這本書的三個啟發。即使你不從事心理學工作,甚至對心理學一點兒都bu感興趣,我的這些啟發仍然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01 對待“科學”的态度

很長時間内,大家一直在争論一個問題,心理學到底算不算科學。不知道對于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呢?

一種觀點認為,心理學是科學。特别是近幾年随着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的發展,人的很多意識和行為都能夠通過實驗研究的方法找到規律,進行預測。比如,這幾年很流行的行為經濟學,就是運用心理學研究去解釋經濟問題。

另一種觀點認為,心理學不是科學。心理學的很多理論都是從觀察和個案研究中得出的,很難用實驗證明因果關系,也不知道其中産生作用的機制。比如,大家都說兒童期經驗對成年後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到現在還沒有得到科學實驗的證實。

《西方心理學史這本書告訴我們:心理學是科學,但不是很多人傳統理解的科學。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簡要地提一下過去100多年心理學發展的脈絡。

很多人對“科學”這個詞本身有誤解,認為隻有能夠通過實驗證明的理論才算是科學。但事實上,科學本身就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科學,另一種是人文科學。

現代心理學從誕生之日起就由此氛圍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一個方向稱之為自然科學心理學。這個學派的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學應該采用物理學、生物學、生理學等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是人的客觀經驗。大家熟悉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就是這個方向上的典型代表。

另一個方向是人文科學心理學,也就是采用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心理學研究,關注的是人的主觀經驗和個體差異。典型代表是精神分析。

很多人說,我們要有心理學思維。從大家關注的内容來看,其實是自然科學心理學的内容。很多人堅信,隻有經過實驗證明的心理學理論才是科學,甚至這種相信本身都成為了一種信仰。

但與此同時,很多人也存在一種矛盾。他們一方面隻相信被實驗證明的心理學,另一方面還覺得諸如“原生家庭”、“内在小孩”這樣的概念特别好用,即使他們得不到實驗的證明。

在心理學的曆史上,有人嘗試融合這兩個心理學方向的差異,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理論也逐漸變得更為整合,但心理學的這種方向之争依然存在,而且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調和。

這種争論給我們帶來的問題是:我們到底該如何理解心理學的科學性?

這裡我用一個案例來說明,就是最近很多人在關注的:MBTI測評算不算科學?

如果你還不知道MBTI是什麼,你可以上網搜索一下。簡單來說,這是一種人格測驗工具。

人們對MBTI最大的诟病在于,其理論是基于精神分析學家榮格的觀點發展起來的。由于精神分析的觀點得不到科學實驗的驗證,因此這個測評的科學性也得不到驗證。

但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做過這個測評的人都認為,測評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了解自己。我對MBTI不算特别熟悉,但總體上也認同這樣的觀點。

到這裡,MBTI是否科學這個問題似乎變成了另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那些無法被實驗驗證的心理學理論和工具?

我提出兩個思考的方向供大家參考。

首先,既然這些理論是通過觀察而非實驗得出的,那我們不妨将這些理論看作是觀察自己的窗口。

什麼叫做觀察自己的窗口呢?我舉個例子。

你在MBTI中測出來自己是一個外傾型的人。你不要認為這是一個判斷,甚至是一個診斷,你要帶着懷疑的态度去看待這個結果。

這時候,你可能發現,這樣的一個結果可以解釋你過去不理解的一部分行為,例如為什麼同樣是周末休息,你的家人都要睡懶覺,而你想要起來嗨。

但同時,你也可能發現與這個結果不符合的一些地方,比如同事們的聚餐你就從來都不喜歡參加。

這樣,你對自己就有了一個新的發現,原來我在不同場合的性格表現是截然相反的。

這就是觀察自己的窗口。

其次,這樣的理論是促進自我認知的,而非評判他人的。

恕我直言,很多人學了一個心理學工具,不是更加打開視野,而是更加遮蔽自己。

現在很多人會用MBTI去找相親對象,這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情。很多人,他們會用自己的MBTI代碼去判斷,對面的這個人是否适合和自己交往。他們拒絕一個人的理由不是對方好不好,而是從理論上看,這個人的代碼與自己的不合。

我們學習了一個心理學理論,千萬不要将這個理論看作是我們唯一的尺子,然後用這個尺子去評判他人。就像即使你買了一個全世界最貴的烤箱,你也總不能把礦泉水放進去烤吧。

有了這樣的思維,你就會知道,人文科學心理學也是科學。它雖然無法用實驗驗證,但依然對我們的生活有幫助。

我在很多場合說過,我自己不是主攻精神分析的咨詢師,但我還是會經常讀精神分析的書,因為我發現,精神分析是理解自己和理解來訪者的一個不可替代的視角。

這是我讀《西方心理學史》的第一個啟發:我們需要擁抱那些無法用實驗驗證的人文科學。

02 “定位”的迷思

定位理論,大家多少應該有所了解。我們在職場上,做個人品牌時候,很多老師都告訴我們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且,這個定位要明确,讓别人聽一次就能夠記住你。這才是好的定位。

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看一個心理學發展史上的故事。

無論你是否對心理學感興趣,應該都聽說過行為主義這個詞。它是心理學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流派。直到現在,行為主義依然在心理學世界中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行為主義的第一個代表人物叫做華生。他提出,心理學不需要研究人的内在心理活動,隻研究人的外在行為就夠了。正是如此,她将自己的理論稱之為“行為主義”。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都認為,人的行為隻與外在環境中的刺激有關,而與人的個人意識無關。隻要改變環境中的刺激,就能夠控制人的行為。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行為主義心理學内部出現了問題。

最初是班杜拉,他研究的問題是模仿學習。班杜拉發現,個體學習一個新行為,不僅可以通過環境中的刺激來實現,還可以通過觀察學習來實現。

班杜拉發現,如果一個兒童觀看了暴力的影片,他不一定就表現出暴力行為。兒童是不是真的在現實中表現出暴力行為,與影片中人物使用暴力後的結果有關。如果影片中的人物使用暴力後被獎勵,則兒童更可能在現實中使用暴力;但如果影片中的人物使用暴力後被懲罰,那麼兒童即使觀看了暴力影片,也不太容易真的在生活中使用暴力。

這一研究結果是對“行為主義”的一次打臉。人的行為并不是單純由環境刺激控制的,還受到動機的影響。而下一次打臉更狠。

大家聽說過認知行為療法嗎?它也是在行為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僅名字叫認知行為療法,而且越來越強調認知的作用而不是行為。

随着行為主義被運用到心理治療後,心理學家們發現,簡單地從外在行為下手并不能起到效果,要幫助來訪者改變就不得不了解來訪者的認知,也就是來訪者的感受如何,是怎麼思考的。

但是,這些内容不就是人的意識嗎?行為主義一開始拒絕研究人的意識,為了與研究意識的心理學劃清界限還特地用了“行為主義”這個詞,而現在居然要反過來研究意識。這可怎麼辦呢?

于是,為了保持理論術語的自洽性,行為主義者使用了“認知”這個概念。但實際上,認知和意識幾乎就是一回事。

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也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你希望用一個定位或标簽來區别自己的獨特性,但後來,這個定位或标簽反而限制住了你。

我能想到的第一個例子就是生涯咨詢與心理咨詢的争論。

很多學習生涯規劃的老師,他們剛入行的時候會特别強調:我是做生涯咨詢,而不是做心理咨詢的。他們認為,這樣做有利于消除人們對心理咨詢的偏見,從而獲得更多的來訪者。不瞞大家說,我一開始也是這樣的。

但後來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到底屬于生涯問題還是心理問題,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模糊的界定。說自己是生涯咨詢師而拒絕做心理咨詢,反而讓我們錯過了一些本來可以幫助到的來訪者。

這是我讀《西方心理學史》的第二個啟發:不要過早給自己捏标簽,它可能在未來限制你。

03 理論的“封口

小米的雷軍有一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那麼,在心理學曆史上,是否也存在封口呢?又是哪些理論飛起來了呢?

《西方心理學史》這本書有好幾章都在講精神分析的發展史。由于對這部分比較感興趣,我最近還讀了另一本專門講精神分析曆史的書,書名叫《弗洛伊德及其後繼者》。不僅讀了這本書,我還聽了一些學習精神分析的老師對這本書的解讀。

我非常認同一位在美國學習精神分析的華人老師的觀點:一個社會流行什麼理論,與這個社會的文化和時代背景有關。

弗洛伊德身處在維多利亞時代。這個時代的人們普遍存在對“性”的壓抑。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論被後世總結為“泛性論”。他認為,一切心理問題根源都是“性”的沖突。這樣的觀點在當時可謂驚世駭俗,但如果弗洛伊德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他再提出這樣的觀點,大家很可能當是個笑話,甚至覺得他有神經病。

又比如,精神分析中有一個重要的學派叫做客體關系學派。你不需要了解他們具體提出了什麼理論,你隻要知道,這個學派特别強調早期母嬰互動對個體後來發展的影響。

為什麼這樣的觀點會深入人心呢?

因為這個觀點的提出,正值20世紀上半葉,人們經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們經曆了前所未有的創傷。戰争導緻了大量的兒童失去家庭成為孤兒。那些沒有成為孤兒的孩子,童年也生活在極度的匮乏和恐懼中。

這時候,有心理學家告訴大家,母嬰關系的好壞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這樣的觀點正好擊中了人們的創傷和為孩子們創造良好生活環境的渴望。

請注意,我并不是說這樣的理論因為販賣了焦慮而火爆起來了。事實上,同時代也有一些其他的理論。隻是因為這樣的理論恰好順應了時代而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

這是心理學理論時代的“風口”。

這位老師同時給中國的來訪者和美國的來訪者做咨詢。

他發現,中國人的普遍問題是關系太粘稠,缺乏界限感。于是,那些幫助人們分離和實現個體化的理論就特别有市場。

而美國的情況恰恰相反。獨立和界限是美國人的基因,他們并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但過分強調獨立也會給人帶來孤獨。因此,有關建立關系的理論在美國就特别有市場。

這是心理學理論文化的“風口”。

事實上,不僅是心理學理論,任何一個概念能夠流行起來都離不開時代的背景。

我們國家從2014年開始開啟了“全民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浪潮。從那個時候開始,諸如商業思維、互聯網思維這樣的概念就特别火爆。

後來,又出現了社交媒體、共享經濟、O2O等,每一個詞都代表了不同的發展階段。

這是我讀《西方心理學史》的第三個啟發:一個概念的流行離不開文化和時代的影響。

04 寫在最後

最後,讓我們回顧一下今天的三個啟發。

第一,我們要擁抱那些無法用實驗驗證的人文科學理論和工具,将他們看作是觀察自己、了解自己的工具,但不要成為診斷自己、評判他人的武器。

第二,定位理論雖好,但成也定位,失也定位。

第三,一個概念如果與某個文化群體或某個時代的共同特點契合,就很容易成為流行文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