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第二次握手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二次握手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15:57:18

來源:【嘉興日報-嘉興在線】

第二次握手最後的結局是什麼(第二次握手蔡東升)1

餘華在嘉興市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暨“書香海鹽 閱享共富”全民閱讀啟動儀式上作演講。 攝影 田建明

那天在沈蕩參加完嘉興市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暨“書香海鹽 閱享共富”全民閱讀啟動儀式,晚上回家躺在床上,腦子裡一直在犯迷糊,想不到再一次和餘華握手,竟然相隔了整整36年。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我的兒子都34歲了,那一年餘華來沈蕩,他找到了我的住處——我外婆的家。餘華到時,我不在,門是未婚妻開的,茶是未婚妻泡的,我進來時他們正在聊天。餘華對我說:“找你好難啊!我是一路問着,直到對面小店的老伯告訴我,才算找對了門。”餘華的開心溢于言表,文友見面就又聊開了文學,聊了一會他又聊到這臨河木結構樓房的别緻,他看着小樓裡的陳設,看到桌子上的象棋便說,我們殺兩盤吧,于是我倆對弈起來。我曾談起過這兩局象棋:戰場擺開了,棋盤上風雲激蕩,第一局和了,第二局眼看就要赢了,局面突然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最後餘華赢了。餘華擡起頭來笑着說:“論棋你下得比我好,你是防禦型的,我隻管沖殺,擾亂了你防線。”我笑道:“所以你赢了。”

後來,由于餘華很快調去了嘉興,後來又去了北京,我們再沒有遇見。

這次活動所處的地方,以前不是文化禮堂,但餘華卻早在36年前就來過,而且不止一次。那裡是沈蕩機械廠,在這個機械廠的東面,僅一條馬路之隔,是國營的海鹽毛巾廠,我就在這個廠裡工作。因為我們是朋友(餘華當時已經從武原鎮衛生院調入海鹽縣文化館),所以,他一到沈蕩往往馬上會想到他的朋友。餘華來我廠不下三四次,他首先要走一條漫長的沈蕩老街,跨越市河上的工農橋,然後拐進一條長長的周家弄,過玻璃鋼廠、木器廠,來到一個叫許家埭的地方,他看到機械廠,然後是毛巾廠。餘華好像隻有一次找到了我,有兩次是寫了紙條留在傳達室,請人轉給我。往往他是第二天才回海鹽,這樣我就會在旅館裡找到他。

我突然緩過神來,那個昔日的餘華現在就站在沈蕩鎮文化藝術中心的舞台上,他是海鹽縣文化大使,是海鹽縣主要的文化推手。我不知道後來去過世界各地的餘華是否還想得起曾來過這裡,當時的餘華,無人知曉他的名字,他是來這一隅之地的沈蕩,看望孤獨的寫作朋友。現在,我看着他走上走下這個讀書節主旨演講舞台。36個春秋後,一個平靜的餘華,一個真實的餘華,一個略顯蒼老卻還是以前的那個餘華!

啟動儀式結束後,嘉興地區的衆多作家進入到另一個寬敞的會議室繼續交流讀書,談論餘華作品。一支煙的功夫,餘華等人都來了,他們不是來交流閱讀的,而是和大家合個影,留念完畢就走。看着餘華被衆人圍着,如衆星捧月,我卻坐着,仿佛有什麼東西粘着屁股似的。

别人都想見餘華,跟他握手、跟他說話、跟他合影。可有着特殊心結的我,卻是五味雜陳。盡管我跟餘華認識已經整整40年,但我卻一直在選擇回避,一直在遠離,其實是逃避。人說,近鄉情更怯,而我是見友情更怯!心理上總是有一道幕牆,四十年了,這中間發生的事,真是冰火兩重天。當名人累,不是名人有時也累,因為有一種無形的包袱。

餘華回海鹽次數不少。許多人說,你們見一面多好啊!一起叙叙往日之事。道理沒錯,但我卻想得太多。還是妻子的一番話,戳得我“鮮血淋漓”,她說,餘華每次來海鹽,其實你都有機會,就是不想見。這讓多年的老朋友有多傷心,見到的都是新面孔,他已經看不到起步時一起寫作的朋友了,情何以堪!我問妻子,你這麼想?妻子說,人之常情。如果你連這個也不懂,還寫什麼文章?她告訴我,你别去管他出過多少書,名氣有多大,頭上有多少光環,這些都與你沒關系,你其實很簡單,看看老朋友。不管餘華見你怎麼想,首先是你不能想太多。

我還是坐着。

這時,我突然想起臨來之前與妻子的另一番對話:“這一次是真的見餘華了,躲不了。”“你老早就應該見了!”妻子說。“如果有許多人圍着,或者他沒看到我,那我就假裝不看見。”妻子很輕蔑地看了我一眼,很認真地說:“這次你一定要主動上去跟餘華握個手,不管他現在還認不認識你,這個手一定要握,這才是朋友!”

前面拍照合影的地方還是亂哄哄的,我站了起來,朝餘華走去。餘華不停地在跟人握手,在一個間隙我來到他面前,餘華跟别人一樣握住了我伸過去的手,在千分之一秒中,突然覺得老兄不認識我了!我報上自己的名字,餘華先是一愣,兩個人的反應可能都處于從迷糊到清醒之間,我發現餘華的眼神突然間專注着亮了一下,瞬間,我感覺到餘華的手緊了緊,他的笑容突然比前幾秒鐘前加濃了許多,霎時,兩個人都動容地笑了。36年未見,此時的無聲比有聲更意味深長!也許,坐到車裡的餘華還在犯迷糊,剛才那個人究竟是誰?這容貌,不像以前的他啊!

後面就是合影了。這個合影對我而言,穿越的時光是那樣的漫長,從時間的那一頭,來到了這一頭。望見餘華灰白的頭發,想當年“激揚文字,揮斥方遒。”而今歸來已不是青年。我們都已步入到老年方陣之中,也許我們都在感歎時光的流逝!在後來的座談會上,當大家滔滔不絕談論《活着》等書籍後,我也接過話筒說了幾句,我說,剛才大家談的是形而上的餘華,而我說的是形而下的餘華,餘華是個勇敢翻越大山的人,而許多人卻沒翻過去!就剛才這張合影而言,1982年8月的一天,我們曾合影過一次,距今正好40年。這40年,我們各自安好,我們還活着,還在文學的殿堂之中。現在我們可以不再談論文學,相見一笑,就是對彼此最好的祝福。

活着——真好!

(作者系海鹽縣作家協會副主席)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在線】,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