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哭窮式教育,很可能正在養出一個心窮的孩子。
——皮媽
《小歡喜》之後,國民媳婦海清借《安家》又火了一把。
戲裡焦頭爛額的海清,現實中卻把兒子“調教”得人人稱羨。
窮養,是她的妙招之一。
海清某次采訪中分享過一則趣事:
她帶蛋妞去迪士尼,蛋妞看中一塊表,海清說:真貴啊,239塊呢。你知道門票才多少錢,玩一天才多少錢嗎?我隻有一百塊了。
蛋妞瞧瞧周圍說:其他媽媽有多少錢?
海清說:
其他媽媽有再多錢是别人掙的,我隻有這麼多。買表晚上就沒飯吃,你隻能買50塊以内的玩具。
最後,蛋妞什麼都沒買就拉着媽媽走了。
閨蜜是海清鐵粉,看到這段采訪後奉若圭臬。恰逢疫情降薪,她正為房貸車貸發愁,動不動就跟6歲的女兒哭窮:
孩子想玩樂高,她說:我都沒班上了,哪有錢買那麼貴的玩具?
孩子想點外賣,她說:咱家現在窮了,一杯奶茶好幾十,我們喝不起!
看着孩子眼裡的期待暗淡下去,她有點心疼,可也沾沾自喜:
女兒真是懂事了不少,很少吵着買這買那了。
我聽後想起一個心理學研究:
在匮乏感中長大的孩子,自尊感會十分脆弱。低人一等的卑微感,終其一生都會如影随形。
我不禁疑惑,難道窮養,等于哭窮嗎?
所謂“懂事”,必須以傷害為代價嗎?
無論真窮假窮,窮養富養,都别輕易用哭窮向孩子施壓,那不過是讓一個無辜的人,蒙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不怕家裡真窮,就怕父母哭窮
我想起95年的表妹彤彤,她家境不算差,二線城市有房有車。
但父母是從農村苦日子裡打拼出來的,節儉過頭,說難聽點,就是摳門,連發白開線的舊毛巾、炸了毛的牙刷,都舍不得換。
更可怕的是,他們從小就跟彤彤念叨:
咱家窮,你可别在外邊學壞,淨想着花錢!
哪個女孩不想要漂亮的衣服,噴香的蛋糕,花花綠綠的發夾?
可父母隻給她一句:
人家什麼條件,你什麼條件,能跟人比?
從小到大,她隻能看着别人開心滿足,一次次咽下那句“我也想……”
雖然彤彤現在收入不錯,可她說:
“我從來不敢進高檔點兒的商場,總覺得營業員的眼光像螞蟻一樣爬過來,咬得人渾身難受。”
她習慣了夜市地攤,習慣了劣質産品的種種不便,心安理得地窮酸度日,偶爾打次車都能心疼兩天。
但最讓我心疼的,是多年後她才提到的一件事:
初中某次放學後,幾個女混混用石子砸了彤彤一路。
她忍無可忍,掄起拳頭就往對方臉上砸,可腦中有個聲音如暴雷炸響:
我家沒錢,打壞了賠不起!
最後她噙着淚花,顫抖着把手放下了。
或許,父母哭窮是為了讓彤彤勤儉節約,體諒掙錢不易。
可這顯然沒有催生美德,反而讓貧窮成為貫穿人生的噩夢,壓彎了自尊和快樂,壓碎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甚至陷于自卑、自責、自棄。
一次次哭窮,讓孩子不斷固化着這樣的感受:
“我不配過好的生活,這輩子就湊合過吧”;
“都是因為我,爸媽才過得這麼苦”;
“除了浪費錢,我真是一點用都沒有啊”
……
一個人背上這些包袱,恐怕連擡起頭看世界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所以,當一個孩子遇到喜歡的東西,卻面無表情地說,我不喜歡,我不想要。
别為他的懂事沾沾自喜。這其實是世界上最恥辱的事情。
家長哭窮一陣子,孩子受罪一輩子
有人說:
一個人窮一輩子,第二代再窮一輩子,第三代依然窮一輩子。
仔細觀察,必有規律。
我想,可能除了“窮人思維”之外,這個家什麼都沒有傳承下去吧。
記得上學時同桌的爸爸從不買教輔,總是花大把時間搜電子版,還殘缺不全,錯字連天,同桌卻覺得占了便宜,很得意。
他也從不參加春遊、聚會、生日宴,說他爸吩咐過:
“那是有錢人去的,你别湊熱鬧!”
哪怕參加了集體活動,他也扭扭捏捏不願掏錢,漸漸地沒人想和他來往。
聽說他現在沒事就窩在家打遊戲,戀愛都沒談過,說“談戀愛太費錢”。
窮人思維的顯著特征之一,就是“少用即血賺”。
卻不知錢可以節省多少寶貴時間,更不知投資優質朋友圈,跻身高平台,才可能提升自我,改寫命運。
《奇葩說》中的哈佛學霸詹青雲,以學識豐富、思維敏捷、格局高遠,吸粉無數。
然而她并非精英家庭出身,甚至早已“輸”在起跑線上:
詹青雲來自貴州山區,父母是普通工薪,讀過隻有兩個老師的學校,操場還有同學放的牛。
這樣的條件,讀完大學就很不容易了。
出人意料的是,詹青雲竟然放棄北大保送資格,貸款100萬念哈佛!
北大固然好,可是詹家人的目光直指大洋彼岸的頂尖學府,哪怕背上巨債也在所不惜。
這樣的格局和氣魄,非一般人家可比。
難怪經濟學家薛兆豐說詹青雲,她貧,但是不窮。
其實,這得益于她有一個“窮而不貧”的父親。她曾回憶童年:
别人有的,閨女一個不少,還要賣家具置辦賽道,招呼更多同學來家裡玩。
我相信小青雲得到的不僅是四驅車,更是一份無與倫比的滿足、愛和自信。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她放着平坦的路不走,有底氣挑戰更險峻也更壯美的方向。
她不僅是被哈佛的資源和平台吸引,更是深信有朝一日,自己能掙回來更多個一百萬!
想想那些為了幾萬幾千,甚至幾百塊出賣肉體的裸貸女孩,害死她們的到底是騙子,是貧窮,還是狹隘的頭腦,和低層次的見識呢?
如何跟孩子談錢
尹建莉老師如此感慨道:
育兒如吃飯,用什麼碗吃飯不重要。碗裡裝了什麼,才是應該關心的。
太多人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懶惰,以為掙大錢才能提供最優質的教育。
殊不知,父母一句話,一個眼神,往往才是改變孩子人生賽道的轉折點。
1. 少跟孩子哭窮,注重精神滿足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錨定效應”,即人容易受最初信息的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将認識和心态深深固定在某處,難以改變。
父母是孩子感知世界的第一把錨。哭窮,就是抛下自卑短視的錨。
有些人雖然家庭條件一般,卻從未匮乏。
同事小時候眼饞昂貴的洋娃娃,她媽媽便說,我們做一個獨一無二的娃娃好嗎?
母女倆坐在縫紉機面前,吭哧吭哧地做了一晚上。
娃娃雖不精美,她卻走到哪兒都帶着,直到現在還擺在床頭。
她說家裡還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每月全家人都會去吃一次火鍋。每次想到一家三口圍着熱氣騰騰的美食談笑風生,都有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孩子是很容易滿足的。
他們想要的未必是華麗的玩具和衣服,隻要需要被看見、認同,一樣會幸福感爆棚。
2. 當孩子的欲望超出預算該如何
李玫瑾舉過一個例子:
孩子想要玩具,媽媽說:
“我也想要這個玩具,但是家裡的開支是有計劃的,這星期要買菜、交水電費,沒有多餘的錢買玩具了。
這樣吧,我加班多攢錢,你可以幫忙家務,減輕我的負擔,咱們一起努力買這個玩具好嗎?”
這樣做的聰明之處在于:
一是說明缺錢不可怕,努力就有機會實現願望;
二是培養理性消費觀,學會延遲滿足;
三是讓孩子體會 “花錢如流水、掙錢如抽絲”,感恩父母不易。
3. 别用“犧牲感”綁架孩子
愛哭窮的父母,最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
要不是你,我們至于這樣嗎?你不XXX,對得起我們嗎?
自我犧牲感讓父母産生“我很合格”的錯覺,而這恰恰是親子關系中最危險的部分。
黃執中曾說:
不情願地付出,會産生犧牲感,就像是水壩裡的水,日複一日地高漲,但總有洩洪的一天。而這隻有用一輩子的内疚,才能兌現幹淨。
父母積累的委屈感、犧牲感,往往都變成了籌碼,綁架孩子服從自己,卻沒想到搭上了兩代人的快樂。
人這一輩子都離不開錢。
好好和孩子談錢,不求大富大貴,隻求無論貧窮富有,TA都能挺直腰杆,坦然地面對世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