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年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在熱線電話,在門診總有來訪者問“老人作、孩子作,大人孩子不省心、自己鬧心不想活”等類問題。作為一名精神心理科的醫生,無論是從門診量及就醫的年齡段上看,還是從統計學大數據上看,都越加感受到目前各類精神心理障礙覆蓋了各年齡各階層的人群,并且部分精神疾病患病率、複發率、緻殘率均高居不下,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那麼,怎樣防治精神疾病呢?
精神疾病的防治分為三級
01
一級預防
一級預防是通過消除或減少病因或緻病因素來防止或減少精神障礙的發生。
一級預防的目的:是減少精神疾病的發生;屬于最積極、最主動的預防措施。
采取措施:是從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入手,采取:優生優育,改善營養狀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學的工作或學習方式、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穩定良好的家庭氛圍、加強社區支持網絡、營造健康的精神衛生社會環境、減少成瘾物質的危害、防止暴力、進行災難後心理幹預、開展健康教育等。
02
二級預防
二級預防是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控制疾病,降低危害。重點是“三早”。
二級防治的目的:是降低精神疾病的危害。
采取措施:建立以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精神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精神科或心理科)為骨幹、綜合醫院為輔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精神疾病社區康複機構為依托的精神衛生防治服務網絡。
廣泛宣傳精神疾病防治知識,提高自我識别和醫生早期識别精神疾病的能力,及時就醫,及時診斷;合理用藥,家庭治療,雙向轉診,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03
三級預防
三級預防是對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适應能力和職業技能等方面的訓練,以減少殘疾和社會功能損害、促進康複、防止疾病複發。
三級防治的目的:是減少精神疾病所緻的殘疾和社會功能損害。
采取措施:三級預防是康複期的預防。重點是防止和減少精神殘疾的發生;包括:縮短病程的治療原則;抗複發的原則;減輕殘疾程度的原則和精神康複的原則。
開展"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的精神疾病康複工作。采取樂觀、開朗、豁達的生活态度,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内,調适對社會和他人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等,均有助于個人保持和促進精神健康。
04
目前精神疾病如何治療?
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療是以醫院為中心的精神(心理)衛生服務模式和以社區為中心的長期心理康複工作相結合,由被動服務和單一服務形式向多層次的服務拓展;急性期在醫院,康複期在家在社區。治療由單純的治療型向預防、治療、康複、培訓、回歸社會五位一體化轉變,由單純的藥物治療向藥物、心理、音樂、行為、物理等多種療法轉變。
作者簡介:
王會秋 沈陽市安甯醫院康複中心主任 沈陽市精神心理康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沈陽市心理咨詢熱線工作室負責人,主任醫師,教授,國家心理治療師。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科普委員會心理科普專業組副組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