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現口字旁的當不見了,叮口當貓也成了叮當貓。難道記憶中的叮口當貓從來沒有出現過?還是我看了一部假的《哆啦A夢》?亦或是我的記憶真的出現了偏差?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有網友說,口當本就是一個錯别字,早在1935年就被删除了,隻是後來被誤做繁體字留在了計算機裡,現在也隻是把這個不規範的字删除而已。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可是從小寫到大的字說删除就删除了,甚至都打不出來,一點痕迹都沒有,仿佛從未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過。
字是服務于人的,不是人服務于字,删除一個曾經存在且使用率還比較高的字,真的隻是因為錯别字嗎?
我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記憶出了問題。有些東西追尋不到一點蛛絲馬迹。
向朋友求證時才發現自己的記憶是正确的,可是現實就是,記憶就這樣被擦除了。
在求證的過程中,我接觸到了一個我認知層面之外的新名詞“曼 德 拉 效 應”。原諒我才疏學淺讓大家見笑了。
曼德拉效應(英文名:The Mandela Effect)是一個心理學效應,指大衆對曆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
主流科學界沒有科學研究證明這一“效應”的真實性。這種現象之前因為“對事情持有錯誤的印象”而知名。
後來被改為曼 德 拉 效 應(具體原因可以搜一下)。
舉兩幾個大家都能查到的例子:
①《愛我中華》的歌詞:“五十六個(),五十六枝花…
②趙雷一首《春風來》。可是現在無論是在KTV還是在狗狗,企鵝都找不到這首歌…一首循環過無數次的歌就這樣不見了。
“離别的愁”——“昨夜的酒”
“時光還能留多久”——“餘路還要走多久”
“桂花綻枝頭”——“深秋嫩綠的垂柳”
“我會為你默默守候”——“我會把手揣進酷 都”
③校園青春電影: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我記憶中是前者。
這些現象都被稱為曼德拉效應。
對于這種效應,心理學家研究的虛構症說不通,物理學家和科學家的平行宇宙更是看不明白。
究竟是人類記憶被集體竄改,還是真的存在多元宇宙?這超出了我的認知。
我隻有一種作為普通人的記憶被強行擦除的想法,或者是,更有理有據的人的一種牆行喜瑙,讓我們自己懷疑自己驚fen了。
記憶有時候或許會出現偏差混亂,但是對于存在腦海中多年的記憶,就像大腦儲存起來的一塊壓縮餅幹,在必要的時候會被激活。
如果現實與壓縮餅幹不符,究竟該信誰的,就看記憶中的兩個小兄弟誰能打赢了。
(手機攝影原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