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詩歌鑒賞意象總結

詩歌鑒賞意象總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22:16:21

詩歌鑒賞意象總結(詩歌鑒賞之賞析語言)1

【真題再現】

【2021新高考全國1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寄江州白司馬①

楊巨源

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②?

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

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阙天遙病鶴孤。

莫謾拘牽雨花社③,青雲依舊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馬:即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講經的集會。

1.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 根據内容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該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較接近。

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

C. 第六句中的“病鶴”指的是白居易,他懷戀長安,時常遙望京城的宮阙。

D. 詩人最後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谪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

2. 前人論此詩,認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勸告的意思,對這一觀點應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

【答案】1. B

2.①第二句“惠遠東林住得無”用“惠遠”“東林”兩個意象,表現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無?”以問句的形式,委婉地表達了對白居易出入佛寺的關切以及勸告,含蓄地勸誡友人不要輕易産生逃避、厭棄官場的情緒。②尾聯中“莫謾”“青雲依舊”等詞語,直接勸告友人不要過度沉浸在佛法當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雲直上,表達前途無量的勉勵之意。

【解析】

【分析】

1. B.第三句是說詩人曾經聽說湓水萦繞像衣帶,是對此地景物的描繪,并未有表現朋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此項對用典解釋有誤。

故選B。

2.題幹中的“含委婉勸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題的關鍵,詩人采用哪些手法勸告了什麼,既要對詩句的表現手法作出判斷,又要體會出詩句中隐含的意思。詩中體現勸告之意的是 “惠遠東林住得無?”和“莫謾拘牽雨花社,青雲依舊是前途”兩句。前者借典故用問句,後者直接表達勸慰之意。隻要結合這兩句詩,把詩人蘊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

【考點詳解】

一、煉字

煉字一般是要求分析“詩眼”,詩歌的“詩眼”即為詩歌的關鍵所在,基本上有兩種類型,煉字有兩種類型:統攝全篇,或者一字傳神。

統攝全篇型,要結合全詩,逐聯(句)解說詩眼的體現,詩句解說要扣緊詩眼。充分體現詩眼“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點。

一字傳神型,則重在透過詩眼,分析詩歌旨意,傳達作者情感。字句的解說要具體,要聯系描寫情境、上下文意、詩作标題、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理解。

煉字的題目注意從煉意、煉境、煉結構和煉手法等角度進行分析,一般都有煉意的内容,如是寫景的詩句往往有煉境的成分,煉結構主要是統領全詩或在詩歌的結構中起關鍵的作用,如轉折、過渡、詩眼等,煉手法主要是修辭和表現手法。

答題可按以下步驟操作:

第一步 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或指出這個字特殊的語法現象(詞類活用) (釋含義) 

第二步 展開聯想和想象,把該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

第三步 分析采用的藝術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情與景的關系,及寫景方法)(明手法) 

第四步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在整體上有怎樣的表達效果(點情境/表感情/談效果)

二、詩歌的語言風格

(一)語言特色類――主要是對詩歌語言風格的概括,主要有格調、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

1.平淡。具有平淡風格的詩歌,語言力求樸素,不追求詞藻的華麗,顯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但于平淡之中蘊含着深意。如陶淵明《飲酒》第五首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表面看來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蘊涵着詩人超脫塵世,悠然自得的情趣。有人評述陶淵明的詩“平淡而思緻。”

2.工麗。具有工麗風格的詩歌,既講究辭藻華麗,又講究對仗工整。如杜甫《觀山水圖》中的“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長”,辭藻華麗,對仗工整,并在每句開頭用顔色詞語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的畫面。

3.直率。具有直率風格的詩詞,則毫不隐晦,毫不修飾,依照情感的原樣子直接寫出。如《詩經•碩鼠》中的“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的詩句,直斥統治者的不勞而獲和無情壓榨。

4.委婉(含蓄)。具有委婉風格的詩歌,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寫出,而通過寫與本意無關的事物,或者通過對比而委婉地表達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夜雨寄北》,詩的本意在于表達作者對妻子的懷念,但是沒有直接寫出,而寫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5.自然。自然,指詩詞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說明自然的風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寫出了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表現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不加雕飾,生動自然。

6.清幽。清靜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細細體味卻意味深遠。如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前兩句用不見人影而聞人聲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後兩句用夕陽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進一步渲染了山的特點,給人一種無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具有雄奇風格的詩歌,氣勢雄偉,立意奇特。如李賀《夢天》中的“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意思是說九州小得像九個煙點,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奔放指直率而有氣勢。如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詞句,将滾滾長江與曆史長河融于一體,凸現了曆史蕩滌千古風流的奔放氣勢,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對景抒情的壯懷氣魄。

9.悲慨。即悲壯慷慨,寂寥蒼勁的藝術風格。具有這種風格的作品,含思悲壯,出語高昂,充滿着對時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時,或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郁結,憤慨不平。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詩歌以蒼茫原野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蒼涼悲壯,慷慨激昂。

10.洗練。這種風格的作品在語言表達上是通過千錘百煉而達到質樸、省淨、流暢、圓潤灑脫、意韻無極的境界。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絕句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情趣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天然渾成,語言上,“連”與“入”相攜,織出一幅煙雨迷蒙的愁網,并以“孤”為動力,把人進一步推進萦懷的離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壺的絕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脫然而出。語近俗白卻字字枝根相連,不可分割,匠意極深而不見斧鑿。

11.沉郁。用一種蒼老遒勁的筆調去描繪廣闊的社會生活,而在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上籠罩着凝重深沉的憂郁色彩和悲劇氣氛,配之相适應的嚴格詩律和铿锵的音韻。這些是形成這一風格的主要因素。如杜甫《登高》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全詩意境深遠,語調沉郁悲涼,借暮秋的江天蕭瑟之景,抒寫颠沛流離、老病孤愁的暮年情懷。既包蘊着詩人客裡悲秋的無限心事,又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思。

12.清新。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寫景詩中,一般詩風比較亮麗,語言比較通俗,比喻新穎獨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悅之情。清新之風常見于以下一些人詩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園詩人,陶潛的詩特點主要在平淡,有時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維,孟浩然的詩則相對比較清新。

(二)語言特色類――在詩歌解答中經常套用的關于語言的術語。

1.行雲流水:結構、語言自然流暢。

2.形神兼備:語言、結構等形式與内容主旨都無可挑剔。

3.簡潔 洗煉(練):語言簡練利落。

4.淺顯 明白如話:不雕塑飾,不加修飾。

5.平淡無奇 質樸清新 淡雅

6.詞藻華麗 明快:明白通暢。

7.沉郁頓挫 蒼涼:低沉、蒼勁、舒緩、悲涼等。

8.雄健 雄渾:雄壯、強健、渾厚。

9.詩情畫意:即詩歌本身富于感情,讀者在閱讀詩歌時如入畫境。

10.富有哲理:也稱理趣,即詩歌中包含着某種人生或社會的哲理,使讀者有所領悟。這種哲理或存于詩歌的某一聯中,一般為最後一聯,如王之渙《登鹳鵲樓》中“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或整首詩都在說理,一般見于宋以後詩歌中,如蘇轼的一首《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此詩雖隻是兩問,實是蘇轼巧妙地回答了琴與指的辯證關系。

11.淋漓盡緻:指詩歌寫得詳盡透徹,或對某些東西暴露的徹底。

三、賞析詩句

1.弄懂表層含意

這是從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發的,也是賞析句子的前提。回答此類問題時,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評析某一詩句。

2.把握句式特點

類型 特點

倒裝句 有種錯位的美

互文句 有種開合的美

對仗句 有種整饬的美

煉字句 有種凝練的美

3.關注表達技巧

有的運用修辭手法,有的運用表現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選取的句子,都是在表達上有特色的句子。鑒賞時要看出其在表達上的特别之處。

4.注意句子位置

注意從句子的位置出發,把它放在全詩整體的框架内,做到句不離篇。句子在詩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

首句 點題、開篇、奠定感情基調

中間句 轉折文意、承上啟下

尾句 或卒章顯志,或另辟新境,或含蓄隽永(以景結情句)

(二)解題步驟

1、解讀内涵:結合詩句的語境概括詩句的内容

2、抓住特點:抓住詩句寫法或内容上突出的一點簡析

3、點出情境:點出該句營造的意境和表達的情感

4、整合答案:按照要求整合答案,然後細心檢查

四、分析詩句含義和作用

分析詩句含義的能力。答題時一般先簡單的翻譯或描述詩句的内容,然後抓住詩句中的重點詞語概括詩句的内容,如是景物描寫概括特征,最後結合詩句中的詞語、手法和注釋等内容分析詩句表達的情感。

分析詩句的作用的題目,首先明确詩句的内容,然後從結構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時注意詩句的位置,開頭主要是統領全詩,奠定情感基調,和标題、結尾相照應,引起下文,為下文做鋪墊等;中間主要是承上啟下;結尾主要是照應标題、開頭和卒章顯志等。

【對點訓練】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插田歌(節選)

劉禹錫

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

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

齊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 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 詩歌以花鳥發端,通過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麗畫面。

B. 詩人舉目眺望,能看到遠處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隐時現。

C. 詩中寫到了農父農婦的衣着,白裙綠水映照綠苗白水,色調分外和諧。

D. 詩的七、八兩句通過聽覺描寫,表現農民們的勞動場面以及愉悅心情。

2. 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麼不同?

【答案】1. B

2.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整,用典精當,語言雅麗平整,這幾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插田歌》這幾句詩則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

【解析】

1.B“能看到遠處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隐時現”,“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意思是遠望田塍像條線,一片白水波光參差。故選B。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一首七律。此詩首先緊承白居易詩末聯“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對自己被貶谪、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懑不平。然後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隻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詩人于是推開一步,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争春。一洗傷感低沉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末聯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全詩感情真摯,沉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記叙了農民插秧的場面以及農夫與計吏的一場對話。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插秧時節連州郊外的大好風光以及農婦農夫的衣着,色彩協調,具有濃郁的南方水鄉氣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聽覺寫出農民勞動的情緒。全詩用白描手法,語言通俗,對話全用口語,樸素無華,生動有趣,傳神地表現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狀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漢樂府民歌的真髓。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3-4題。

投長沙裴侍郎

杜荀鶴

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谒朱門谒孔門。

隻望至公将卷讀[注],不求朝士緻書論。

垂綸雨結漁鄉思,吹木風傳雁夜魂。

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

[注]至公: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

3.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 詩人表示,雖然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但對儒家思想的信奉堅定不移。

B. “朱門”“孔門”分别代指世俗的權勢與精神的歸依,形成鮮明的對比。

C. 詩人希望自己能憑借真才實學通過正常渠道進身,而不願去尋找捷徑。

D. 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報。

4. 詩歌的頸聯描寫了兩個具體場景,與其他各聯直抒胸臆的寫法不同,這樣寫在情感表達和結構安排方面有什麼作用?

【答案】3. D

4. ①情感表達:頸聯所寫場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懷的形象化表達,可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結構安排:舒緩詩歌全篇的節奏,使整首詩歌有委婉從容之緻。

【解析】

3.D項“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報”分析不正确。尾聯“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則立場,即符合“道義”。故選D。

4.本題頸聯“垂綸雨結漁鄉思,吹木風傳雁夜魂。”用典故“垂釣”來表達自己熱愛田園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風來歸,表達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對取得功名的渴望。這兩句從情感表達角度來看,寫出了作者雖有求仕之心,但高潔耿介情懷沒有改變,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從結構安排來看,首聯、颔聯,表達了求仕的心。尾聯表達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則。頸聯起到過渡的作用,舒緩全篇的節奏,使整首詩歌有委婉從容之緻。

三、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5-6題。

題許道甯畫[注]

陳與義

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

向來萬裡意,今在一窗間。

衆木俱含晚,孤雲遂不還。

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

【注】許道甯:北宋畫家。

5.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 這首題畫詩寫景兼抒情,并未刻意進行雕琢,卻能夠于簡淡中見新奇。

B. 山水是這幅畫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據了畫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 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領略其表現的遼闊萬裡之勢。

D. 頸聯具體寫到蒼茫暮色中的樹木與浮雲,也蘊含了欣賞者的主觀感受。

6. 詩的尾聯有什麼含意?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這幅畫有什麼樣的評價?

【答案】5. C

6. “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意思是畫作裡蘊含着美好的詩句,但是怎麼吟誦也難以與畫意相合,也吟不盡畫作包含的豐富意蘊。從中可以看到詩人對這幅畫高度贊美,稱贊畫之精妙。

【解析】

5. “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錯誤,作者表達的是萬裡江山濃縮在尺牍之間的畫作裡。故C錯誤。

6.詩歌翻譯:畫作望去,滿眼都是長江水,山體蒼翠。萬裡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間。白雲飄蕩在傍晚的樹木上空。畫作裡蘊含着美好的詩句,但是怎麼吟誦也難以與畫意相合,也吟不盡畫作包含的豐富意蘊。結合蘇轼說過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即這幅畫包含着豐富的詩意,隻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從而表達對畫家畫的高度贊美之情。許道甯,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活躍于北宋中期(約公元970年-1052年)。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多寫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漁浦等,并點綴行旅、野渡、捕魚等人物,行筆簡快,峰巒峭拔,林木勁硬。有《秋江漁艇圖》、《關山密雪圖》、《秋山蕭寺圖》傳世。

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7-8題。

春後微雪一宿而晴

範成大

彩勝金旛①換物華,垂垂天意晚平沙。

東君未破含春蕊,青女先飛剪水花。

夜逐回風鳴瓦壟,曉成疏雨滴檐牙。

朝暾②不與同雲便,烘作晴空萬縷霞。

注釋①金旛:镂金的旌旗。②朝暾:早晨的太陽。

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這首寫景詩,用“彩”“金”做色彩渲染,“鳴”“滴”視聽結合,再現了雪後初霁的美景。

B.詩句與标題相照應,“東君”照應“春”,“青女”照應“雪”,“萬縷霞”照應“晴”。

C.起句從景物變化、時間推移來寫,“晚”指時間已晚,又用作動詞,寫盡濃雲籠罩的沙原晦暗之态。

D.頸聯寫作者在春夜追逐着風雪,耳聽風吹瓦壟之聲。第二天醒來,看見融化的雪從檐牙滴落下來。

8.詩的尾聯為人稱道,頗多意趣,請試做賞析。

【答案】7.D

8.尾聯寫早晨的太陽不給孕育着飛雪的天雲行方便,仿佛火盆一樣。将天空烘烤得響晴,他自己也化身為萬道霞光,光芒四射。寫活了雪後初霁的侵曉之色,透露出作者掩抑不住的欣喜之情。“烘”字既有溫度又有亮度;既有力度又有廣度;拟人化地寫出了天空訇然中開,迸出霞光。

【分析】

7.D.“頸聯寫作者在春夜追逐着風雪,耳聽風吹瓦壟之聲”錯誤,“夜逐回風鳴瓦壟”應是說“雪随風鳴,在屋頂的瓦壟上積下了一層薄雪”,選項曲解詩句意思。

故選D。

8.首先理解尾聯的意思。“朝暾不與同雲便,烘作晴空萬縷霞”意思是“早晨的太陽不給雲彩方便,把天空烤晴,自己化作萬縷霞光”。結合标題“春後微雪一宿而晴”和前面三聯可知,尾聯其實是寫雪過天晴的景象。

然後分析技巧和效果。尾聯的主語是“朝暾”,即早晨的太陽,本是物,詩人卻以“不與同雲便”賦予其人的行為,這是拟人的修辭;“烘”意思是“烘烤”,給人溫暖之意,同時“烘作晴空萬縷霞”又有亮光之意;“烘作晴空萬縷霞”既讓人感受到早晨太陽的力度,又可以感受到陽光普照的廣度。同時也能讓人感受到詩人乍然見到這滿天晴色時候的欣喜。

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

金陵夜泊

羅隐①

冷煙輕霭傍衰叢,此夕秦淮駐斷蓬。

栖雁遠驚沽酒火,亂鴉高避落帆風。

地銷王氣②波聲急,山帶秋陰樹影空。

六代精靈③人不見,思量應在月明中。

[注]①羅隐:杭州新城人;唐末詩人:共參加十多次進士試,均不第,史稱“十上不第”。②王氣:舊時指象征帝王運數的祥瑞之氣。③精靈:精靈之氣,此指顯貴人物。

9.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繁盛一時的秦淮河如今征雁寒鴉紛飛,景物描寫中充溢着故國蕭條悲歎之感。

B.颔聯倒裝手法:岸上酒家夜火驚栖雁,船上風帆下落驚得烏鴉紛亂高飛躲避。

C.冷煙、薄霭、衰叢,詩一開始就以愁慘之墨,描繪出一幅慘淡的秦淮暮春圖。

D.六朝古都曾有多少風流人物而今何在?他們的精靈應在這清冷的月光之下吧!

10.“斷蓬”二字用得極為巧妙。簡要分析其妙處。

【答案】9.C

10.①秋蓬根斷,随風飄蕩,來去無所,正喻詩人身不由己的飄泊生涯;②而“蓬”音與船篷之“篷”相同,駐蓬,猶言駐篷,即泊船;③故“蓬”字一石二鳥,既叙事,又抒情,富于形象。

【分析】

9.C.“暮春圖”錯誤,頸聯“山帶秋陰樹影空”點明時節為秋季,應該是秋暝圖。

故選C。

10.首先理解句意。“此夕秦淮駐斷蓬”意思是“今夜漂泊的船隻行至秦淮河岸邊停靠”。

然後理解“斷蓬”的意思。“斷蓬”猶飛蓬,比喻漂泊無定,此指船,結合“金陵夜泊”可知,詩人此時身在羁旅,漂泊江湖,所以這“斷蓬”也比喻詩人身不由己的漂泊生涯。

最後分析效果。“斷蓬”,即秋蓬根斷,其形象特點是随風飄蕩,來去無所,這和詩人身不由己的飄泊生涯極為相似,同時“蓬”音與船篷之“篷”相同,所以“斷蓬”,即泊船,所以這一“蓬”字既有事,又有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