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工作狂性格是怎樣形成

工作狂性格是怎樣形成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1 14:03:15

工作狂性格是怎樣形成(工作狂都具備這一特點)1

文:茹果君

今天是很多人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有多少人在新的一年換了新的工作呢,或者是,想換新的崗位卻一直猶疑不定。

這世上,最好的工作永遠是别人的,自己的工作總是最讓人厭煩的。

實際上,并沒有最理想的工作,月有陰面陽面,事有利弊之分,再光鮮的工作在背後都有辛酸的一面。

隻不過,“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想讓自己工作順心,生活愉快,首先你就得搞清楚,自己屬于哪一類人?

有人天生宅,喜歡規律的生活,習慣于什麼事情都在掌握之中,包括早上幾點吃飯晚上幾點 睡覺,稍有差池會一天都不自在。

我妹夫是醫生,回家過年這幾天,最痛苦的就是,沒有辦法按照他的老習慣,在固定的時間蹲大廁所。

過年人多廁所總是搶來搶去的,在他以往蹲廁所的時間點,很難得正好是空的。

妹夫工作十年已成為業務骨幹,很受病人歡迎和尊重。

這麼多年來,最讓他覺得安心的就是早上提前一個小時起來自己做早飯,然後提前十分鐘上班,一天中每個小時每一分鐘都是安排好的作息表,車買了四年才跑了一萬多裡,能不開車就不開車,醫院離家近,走路二十分鐘都到辦公室。

醫生很忙,好不容易有個假甯願在家整理休息,妹妹總是念叨着放個假去哪兒走走,也總是沒成行。

我很佩服這樣自律性超強的人,可是要我做到這樣朝九晚五,對我這種天馬行空,女神和女神經随時無縫連接的人而言,固定的作息表隻能讓我覺得越來越窒息。

這也是我當年一度想逃離體制的原因。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選擇讓自己惬意的人生,需要勇氣和覺悟。

工作狂性格是怎樣形成(工作狂都具備這一特點)2

老看到有人批判别人的生活方式。

一次中央電視台“在路上”綜藝節目,邀請了個女嘉賓,二十多歲的年齡,窮遊了二十多個國家,在印度看人燒屍,到了阿爾及利亞,遇上了也是來旅遊的一個男孩子,同遊了一個月就結婚了。

後來男孩回到法國繼續深造完成學業,這個女孩拒絕了男孩讓她陪讀的提議,仍舊一個人背包旅行,兩人異國堅持一年之後終究和平分手。

于是有人寫文章罵這個女孩,說什麼不顧親人朋友,閃婚閃離,又沒有錢财積累和物質基礎,老了就知道後悔了。

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每個人所适應的環境,每個人所喜歡的生活方式,絕對是不一樣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你适合什麼樣的工作,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隻有你自己最知道。

不過,你喜歡什麼樣的工作,和你能做什麼樣的工作,是兩回事。

讓人迷茫的,一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二是才華配不上夢想,三是沒能将熱情灌注到自己擅長的方面。

前兩者說的人很多,聽的人也很懂。

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最後一點,好多諺語雞湯都在鼓勵人們“重在過程,重在參與”,實際上,成功就是成功,缺一步缺一點,都是失敗。

選擇的方向決定你最後的成功,如果從一開始就錯誤了,越努力離正确的道路越遠。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高瞻遠矚,所以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得随時調整方向。

工作狂性格是怎樣形成(工作狂都具備這一特點)3

我從小喜歡文學,這是自我添金的說法,換句通俗點的,是在與父母師長鬥智鬥勇,在各種圍追堵截下,堅持看完金庸梁羽生亦舒之流的小說,及其他不為大人所認可的教科書之外的讀物。

家裡書櫃上中國四大名著曆史小說被我搜刮一空,找不到看的,老爸的各種報告文學紀實小說也成了我的愛,張賢亮的《綠化樹》就這樣跌跌撞撞地進入我的視線。

可是我媽相當擔心,家有癡女,看書成癖。

高中文理分流時,我文理學科成績都差不多,為了升學,選了理科,當年的口号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到了大學的我,一度認為嗜書如命的行為,影響了我的人際交往和自我人格的形成,放棄了看書好多年。

直到本科畢業工作後,周周轉轉,才發現,嗜好并非就是緻命的弱點。

現在的我,很開心自己在小時侯可以看那麼多的書。

六神磊磊曾在他的一篇文章裡說很感激媽媽在廢品店裡可以給他帶回來那麼多的書,感同身受的是,我們小時侯都被老師家長認為是怪異的小孩,各種打擊阻止怕影響學業,長大之後卻受益于這些“不務正業”的書。

說這麼多廢話的原因,好象寫成長報告似的,是想以自己的親身經曆,來說明想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要堅定地抛開世俗觀念和旁人看法的影響。

從何時開始,看書這一嗜好,從我周邊人喊人打的怪癖,變成了現在我安身立命的基礎了呢?

這麼多年,我也迷茫過,痛苦過,郁悶過,無聊過,兜兜轉轉才發現,将自己真正所熱愛所渴望所願意為之忘卻一切的東西,作為自己畢生追求事業的基礎,才是成功的開端。

工作狂性格是怎樣形成(工作狂都具備這一特點)4

我大學時代班上有個男同學,瘋狂熱愛電腦遊戲,癡迷于有關計算機的一切,不喜歡自己的正經專業,從大一開始就頻繁挂科,到了大三,因為學分不夠被勒令退學。

大三了,快要畢業了,被勒令退學,讀了将近三年的大學,什麼指望都沒有了。

我們大四實習找工作的時候,聽說他回高三重讀,唏噓不已,二十來歲了,我們都要進入社會開始人生新的篇章,而他,則要一切從頭來過。

感覺他的人生,就是典型的玩物喪志的反面例子,那麼有才華的人毀在了自己不加克制的癖好上,好吧,我承認,我大二演講比賽得了全系第一的演講稿,是他幫我起的底稿。

就在我們為他惋惜感歎的時候,聽說他重新參加高考,上了西南交大的計算機系。

什麼叫“如魚得水”,“重獲新生”,這就是。

聽說他年年獲獎學金,還在大三的時候,所編寫的好些程序就獲得了國家專利認可,有公司購買,畢業後順利到了500強公司,工作沒幾年就成為骨幹精英,外派到加拿大,帶着夫人和一兒一女定居國外。

一個被勒令退學,為了打遊戲借遍了全班同學錢的混混似的人,我們還曾感歎這樣一個有靈氣的人,居然堕落如斯,因為重新走對了自己的路,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我不喜歡“逆襲”這個詞,“天生我材必有用”,所謂的“垃圾不過是人才放錯了地方”。

那些到達了人生和事業颠峰的人,不過是正巧将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當一個人不為了外在的壓力和規矩去做事的時候,才會将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最大。

總有人問我,你每天都要花費那麼多時間看書和寫文章,到底有多大的收益和好處,才能讓你這樣的堅持。

我回答:無它,喜歡而已。

-------------------------------------

作者簡介:

茹果君:本科物理,哲學碩士,外面淑女,内心彪悍,不喜歡佶屈聱牙,喜歡擺龍門陣,想用最簡潔易懂的文字,研究深層次的人性哲學

茹果君 ID: ruguojun66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