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價體系的三個維度? 上一文章中分析現在比較流行的三率或四率評價方案,其最大的問題在于評價結果與試卷難度等有關,因此,不同年級學科的評價結果沒有可比性有沒有一種評價方案,對不同年級學科的考試成績具有可比性呢?本文推出的一種方案從理論上來說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要有更高的可比性則還需要在試題的區分度、難度方面盡量接近,這樣的可比性會更高更合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教學評價體系的三個維度?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上一文章中分析現在比較流行的三率或四率評價方案,其最大的問題在于評價結果與試卷難度等有關,因此,不同年級學科的評價結果沒有可比性。有沒有一種評價方案,對不同年級學科的考試成績具有可比性呢?本文推出的一種方案從理論上來說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要有更高的可比性則還需要在試題的區分度、難度方面盡量接近,這樣的可比性會更高更合理。
本人在做學校負責人期間曾采用這一方案對本校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發現其比傳統評價更有可比性,而且更努力的教師取得的評分會提高更快,不論其教的是基礎差的班還是基礎好的班,相反個别自身素質差又不努力的教師則會得到一個比較差的評分,并且所得評分往往越來越低。
根據本鎮及有些大學校成績的測試結果,對于每年分班的學校大部分班級成績的得分在95-105之間,低于90分的屬于較差的,高于110分則屬于較好的班。而對于不能分班的鄉鎮,則特差的班得分可能低于70分,相對的最好的得分可能高于130分,但這隻是個别年級學科存在這種情況。
下面就介紹一下該方案的實施方法。由于統計的難度較大,采用該方案時,本人是采用Excel宏來統計,需要有一定編程能力的人才能設計好。
本方案依然采用得分率、及格率、優秀率來計算,但做了改進。
得分率=班級平均分÷全體平均分
及格率=達到及格線人數÷班級人數
優秀率=達到優秀線人數÷班級人數
及格線可以根據需要設計為全部學生的80%達到的最低分,優秀線則設計為全體學生的20%達到的最低分。這樣不論什麼學科、難度如何,全體學生的優秀率均為20%,則及格率均為80%。根據需要還可以增加一個中位率,也達到中位數成績學生所占的百分比。而得分率對全體學生而言是100%。然後将各率按一定的權重相加就得到一個綜合得分,顯然這個綜合得的整體是一樣的,位于中間水平的班級學科得分是相同的,這樣就使得不同年級學科的得分具有可比性。
為了使這一評價更加合理,我們可以用比較簡單的變通方法,比如根據年級和選派教師的水平,适當改變及格線和優秀線的規則,使某一年級的平均得分更高。比如,畢業班,将優秀線調整為25%,這樣其全體的優秀率為25%高于其他年級的20%,這樣使畢業班的老師整體得分略高。盡量略高,但如果有一個教學水平低的老師去教畢業班,則按這評價方案,他很可能因為最差則得分遠遠低于他教其他年級的得分。
還有一種變通方案是,通過多年積累建立教師的得分檔案,評價方案各年級學科不變,但根據該年級學科的教師的平均檔案得分結該年級學科一個校正系數。比如,根據評價方案,平均得分為100分,而該年級教師的檔案平均得分為110分,則校正系數為1.1,每個班級算出的得分再乘110%.
上述變通,對于每年均衡分班的學校比較适用,但對于農村地區不适用。因為學生的基礎不同,教師取得的成績也就會不同。但是該方案還是可應用于農村學校的。由于該方案班級學科考試成績具有可比性,因此,一個班進步還是退步,可以比較該班該學科原來的得分,除一年級沒有建立班級原始數據外,其他學科都可以找到學生原來的成績而統計出原來的得分,這樣,以基準分加減現得分與原得分的差作為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得分就會更加公平公正了,并以此來發放獎金也比按名次來發要合理得多,在大家都努力的情況下,教學質量相差不大,獎金也就差不多,有意見的會更少。
建立教師得分檔案後,而不擔任課的行政管理人員,則以任課最後五年的平均得分發放獎金,一線教師也就服了。
上述方案,從整體上來說,班級學科得分可以反映的一個班的學生在相應學科上發展的水平。學生的水平不能代表教師的水平,隻有學生的變化才能反映教師的水平。這也是我們應該明确的一個基本原理。科學的評價學生和教師都是一種很難的事,視在質量本身就難以反映真實質量,加上各種其它因素的幹擾,都給我們的評價制造了困難。
完整的實施上述方案,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系統,将教師、學生、班級、學科等信息建立數據庫,統計并應用各種數據,這就不是用Excel可以實現的,必須專業編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