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日本必買的12種産品

日本必買的12種産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5 22:20:47

日本必買的12種産品(别被某些神奇的)1

智能馬桶圈、高清單反相機、最新流行的遊戲機Switch……這些日本産品的确讓人大開眼界。很多人去日本旅遊都會帶回來不少“硬貨”,不過與普通的旅遊紀念品不同,很多日本貨仿佛都充滿了高科技感,比如日本酵素、日本青汁等。不可否認,日本确實有很多很好用的産品,但不少被國人追捧的、披上了黑科技外衣的商品卻是僞科學産品,大家辛苦“人肉”帶回國,其實都交了不少的智商稅。

大名鼎鼎的“酵素”

酵素在日本的藥妝店裡有極其細緻的分類,例如夜間酵素、果蔬酵素、植物酵素……号稱不僅能不運動就能讓人變瘦,還兼具排毒養顔、治療便秘的奇效。其實,酵素的原日語詞翻譯成漢語就是“酶”。 酵素類産品不過就是果蔬和微生物加酶發酵出來的東西,頂多歸為“微生物發酵類食品”,原理跟酸奶、醬油沒啥區别。

酵素在日本的走紅也純屬偶然。著名文學家夏目漱石在小說《我是貓》中,塑造了一個靠酵素助消化的人物形象,後來随着作品的熱銷,酵素也就被帶火了。最重要的是,人體的酶是不能靠口服來補充的,因為酶一遇到胃酸就會挂掉,然後被分解成氨基酸。這和蛋白質在人體内的分解過程幾乎是一樣兒一樣兒的。

減肥神器“青汁”

一杯綠汪汪的青汁,說是可以緩解便秘、減肥、排除腸道毒素,所以哪怕顔色、味道極為詭異,也有不少人心甘情願地“一口幹”。青汁的确在日本有蠻長的曆史,1953年,一個叫遠藤仁郎的日本人為了解決戰後蔬菜短缺的問題發明了青汁。起初,隻有日本小學生會喝。直到1982年,一個“好難喝!再來一杯”的魔性廣告橫空出世,由于廣告實在是太過洗腦,青汁才在日本流行起來。

實際上,青汁就是甘藍和大麥葉子榨成的汁。喝它們的粉末沖水還不如直接喝鮮榨蔬菜汁。更别說,青汁可能還有副作用。2009年的一項統計表示,日本有2.4%的人在喝了青汁之後出現了便秘、軟便症狀。更有一位68歲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連喝兩個月青汁,結果得了肉芽腫性肝炎。

日本必買的12種産品(别被某些神奇的)2

口服的“膠原蛋白”

這幾年,隻要一提到“少女感”,下一句就是“滿滿的膠原蛋白”,不少美少女抱着“吃啥補啥”的信念,認為女明星們滿臉的膠原蛋白都是吃出來的,紛紛入坑口服膠原蛋白産品。2002年,日本明治公司開發出了一款氨基酸膠原蛋白,在官方介紹中,這款膠原蛋白的原料取自魚鱗和魚皮,經過加工成為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産品。

而明治一向主打“食物與健康”理念,既能美容養顔,又能保證健康,這讓明治氨基酸膠原蛋白在日本人氣爆棚。膠原蛋白的确可以延緩衰老,但吃下肚的膠原蛋白在人體内會被分解成氨基酸,這種氨基酸是否能還原成膠原蛋白,再補給到皮膚,目前還沒有研究能夠證明。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内的相關部門都在提醒消費者們,對于這類産品,要理智消費。

全能的“水素水”

傳說這種水可以排毒瘦身、美容養顔、抗氧化防衰老。由此衍生出來的水素杯,在某網站上的價格更是高達2000元。“水素”,在日語裡的意思是“氫”,水素水可以理解為“加了氫的水”。可是衆所周知,水的化學式是H2O,水本身就含有氫元素。日本商家的宣傳文案,就是在H2O的基礎上不斷加氫加氫加氫,胡編亂造出了一堆化學式。

這麼不靠譜的水素水,為啥還能備受追捧呢?2007年日本的太田成男教授在《自然醫學》上發表了一篇有關氫的論文,解釋稱:經過在培養皿裡對細胞進行的實驗,證明氫分子可以去除生物消耗能量時産生的羟基胺等有害活性氧。日本商家瞄準了這一點,在太田成男教授的理論基礎上,玩了一招偷換概念,大力宣傳“水素水由于富含氫分子,可以抗氧化、抵抗衰老”。

無所不能的“美容儀”

既然藥用産品的水那麼深,買點高科技産品總不會有錯吧?其實,高科技産品的水更深!畢竟,吃的喝的或者護膚品,都還算是常見的東西,大家付錢時,總還會過過腦子,而那些聽起來就讓人不明就裡的黑科技名詞,反而更容易讓人踩坑上當。家用美容儀就是其中之一。

手持美容儀最早的雛形是日本的Corona公司在1974年推出的“超音波美顔器”,它滿足了廣大女性在家做美容的幻想,短短兩年就賣出了150萬台。“殘酷”的現實是,這種美容儀基本沒啥效果。如今市面上比較火的射頻美容儀,“原理”就是靠加熱破壞人的膠原蛋白,讓皮膚進入緊急狀态,刺激膠原蛋白母細胞重生,産生新的膠原蛋白。這樣,皮膚就能變得更細膩光滑有彈性了。不過大多數手持美容儀的溫度都隻能達到40多度,而想達到真正的美容效果,至少需要60度以上的高溫。而真到那時,膠原蛋白是重生了,你的臉估計也得重造了。

此外,日本産的瘦臉面罩、網紅眼藥水、貝殼粉、防蚊手表、迷你空氣淨化器等也都曾被指出是具有欺騙性的僞科學産品。有人總結說,日本的科學技術很發達,僞科學也發達。中老年人對那些高科技床墊、保健品等過度迷信,其實有些好笑。不過轉念想想,自己買的那些護膚品和減肥藥,又有多少不是交了智商稅呢?所以,大家以後要擦亮眼睛,别再聽信那些營銷話術和所謂的“神奇效果”。

本報記者 畢嘉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