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後腿腳發涼、發麻、疼痛,是很多中老年人經常遇到的情況,很多人認為這是正常的現象:年齡大了,腿腳不靈活嘛!
可您知道嗎?這種發涼、發麻、疼痛的現象,可能預示着一種疾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閉塞症。
三甲天團
秦金保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
這是個什麼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閉塞症,是由于動脈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動脈斑塊增生、内膜增厚,引起管腔狹窄甚至閉塞,病變肢體血液供應不足,出現下肢間歇性跛行、皮溫降低、疼痛,乃至發生潰瘍甚至壞死等臨床表現的慢性進展性疾病,常為全身性動脈硬化血管病變在下肢動脈的表現。
該病早期起病隐匿,一般很難引起患者的重視,而一旦到中、晚期,斑塊導緻血管堵塞加重,會引起肢體重度缺血,嚴重的會引起患肢劇烈疼痛甚至肢體壞死,有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截肢手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且本病經常與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伴發,故有較高的發病率。
據報道,7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在15%~20%,且男性發病率略高于女性。
早期自我診斷很重要要提高對此病的認識,中老年朋友可以在早期進行自我診斷。
該病的早期表現為麻涼感和間歇性跛行。
1麻涼感
患者皮膚顔色異常,如手腳末端的顔色變成蒼白、紫色等,特别是擡起或放下肢體時顔色會改變,伴随有麻木、冷感、疼痛。
2間歇性跛行
患者步行一段距離(100~200米)後出現小腿後方肌肉的疲乏、疼痛或痙攣,此時患者坐下休息片刻(常少于10分鐘),疼痛和不适感可緩解或消失,但再次行走一定距離後又會加重。
此時,動脈管腔狹窄一般已超過正常管腔的1/2,血流量減少75%以上。
随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程度的進一步加重,患者能耐受的行走距離越來越短,直至最後喪失行走能力。
如老年患者出現走幾百米後小腿肚子疼痛,或腳趾發涼發麻,就應在早起和晚睡時看看自己的腳部皮膚顔色。
下肢缺血時腳部皮膚顔色往往是發白的,或是紫紅色;還可摸摸腳的溫度,缺血的腳會比較涼。
此時患者最好到正規三甲醫院的血管外科就診。
疾病後期,皮膚、肌肉組織缺血會導緻腳趾潰瘍或發黑壞死,壞死部位反複感染後常無法控制,産生所謂的“老爛腳”。
因此,早期預防就格外重要,患者應戒煙、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堅持适量的體力活動,每天最好堅持30分鐘以上的步行活動。
治療手段有哪些一經診斷,就要盡早開始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藥物治療
除了控制好血糖、血壓和血脂外,對于缺血症狀較重的患者,還可以使用動脈擴張藥物、抗血小闆藥物或抗凝藥物,這些藥物主要發揮控制疾病的繼續發展、改善肢體缺血、緩解疼痛和促使潰瘍愈合的作用,但至今尚無一種藥物能使病變動脈恢複彈性和再通。
腔内治療
也被稱為微創介入手術,是指用特殊的穿刺針穿刺動脈,從這個穿刺眼放入一些特殊的導絲和導管,在X線的監視引導下,到達病變血管,用球囊擴張狹窄動脈;然後用特制的金屬支架支撐狹窄部位,達到擴張下肢動脈管腔、恢複肢體血流的治療目的。
腔内治療後隻在腹股溝處留下一個2毫米左右的針眼,對血管以外的組織不造成傷害,24小時後即可下床活動。
手術治療
病變嚴重以緻無法通過微創介入進行治療的患者,需要開刀手術,通過剝除内膜斑塊,或使用自體血管/人造血管“轉流搭橋”,将下肢動脈血液通過新建的“橋”重新輸送到病變遠端的血管。
随着現代醫學技術和微創手術的快速發展,我們已形成了規範化的診治流程,大大改善了患者肢體的症狀,并提高了保肢率。
中老年患者隻要注意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明天同樣精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