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骨髓配型與血型有關嗎

骨髓配型與血型有關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20:53:35

9月18日是第七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是感謝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和志願者的國際性紀念日。當天晚上,粵東首例由中華骨髓庫配型成功并采集捐獻的造血幹細胞送抵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下稱“汕大醫附一院”),并立刻進行了移植手術,讓一個16歲的年輕生命得以延續。

據了解,除2002年接受來自台灣骨髓庫捐獻的首例非血緣移植外,這是該院第二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

骨髓配型與血型有關嗎(萬分之一概率續寫生命奇迹)1

在護士的操作下,造血幹細胞順利地移植入患者小霖的體内。 王涵琦攝 南方 王涵琦 拍攝

來之不易的全相合配型

“可以委托您給捐獻者送一封受捐者家屬寫的感謝信嗎?”主治醫生、骨髓移植科負責人邢學仰一見到運送造血幹細胞的專員許家盛,就向他詢問。

9月18日19時06分,中華骨髓庫配型成功的造血幹細胞由專員順利送達汕大醫附一院。事實上,這份造血幹細胞當天上午剛從廣州南部戰區總醫院采集獲得,當晚就要被移植到16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小霖的體内。邢學仰在醫院門口翹首等待了30多分鐘,終于接收到這份“救命”的造血幹細胞。

按照骨髓庫捐獻“雙盲原則”要求,非親緣供者和受捐者之間身份信息是互相保密的,但小霖和家人仍拜托邢學仰幫忙詢問,希望能轉交一封感謝信來表達感激。對于患者及家屬來說,能夠通過中華骨髓庫成功匹配到全相合的造血幹細胞供者,何其幸運。

小霖是一名高中生,今年2月,因反複發燒到醫院就診,确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我聽到是這個病就一直哭,我知道這在以前是很難治療的。”診斷結果令小霖的媽媽幾近崩潰。這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會令患者反複感染、發熱、出血,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

多次化療後,小霖的血常規已經恢複正常。但邢學仰表示,如果單純依靠化療,小霖的複發率很高,而一旦複發,可能會造成死亡,因此,隻有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降低複發概率,最理想的情況是在親屬間能夠匹配到全相合的造血幹細胞供者。

可遺憾的是,經過檢測,小霖的多名親屬均非全相合的造血幹細胞供者。因此,治療小霖的方案轉向在非血緣關系中尋找配型相符的造血幹細胞供者,并進行移植。

“要獲得中華骨髓庫的配型捐獻,醫院需要具備相應的資質,而非血緣匹配成功的概率很低,大概是萬分之一。”邢學仰解釋。

2021年3月,汕大醫附一院經審核批準,獲得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非血緣造血幹細胞定點移植醫院資質,成為粵東第一家同時具備中華骨髓庫采集、移植資質的單位。

汕大醫附一院、汕頭市紅十字會積極與中華骨髓庫對接聯系,為小霖尋求合适的造血幹細胞。在多方努力下,中華骨髓庫于半個月前成功匹配到與小霖配型全相合的造血幹細胞供者。

保護種下去的“種子”

經過信息核對,邢學仰簽名确認接收造血幹細胞。

19時40分,造血幹細胞從醫院血液一區被送往骨髓移植倉,部分取樣被送至臨床醫學檢驗中心,檢驗科主管技師周煥槟早已準備就緒。他需要從這份造血幹細胞樣本中檢測出細胞的數量,由此來計算需要回輸入患者體内的造血幹細胞總數。

20時28分,骨髓移植倉内的護士接到周煥槟的血液檢驗結果,經過計算,需從捐獻的造血幹細胞中抽出50毫升凍存,剩餘的量已能滿足此次輸注的需求,可全部回輸進患者體内。

護士告訴記者,抽取出的50毫升造血幹細胞第二天需要送往廣州凍存,以備患者後續需要,目前汕頭還沒有能夠長期凍存造血幹細胞的良好條件。

21時,護士做足消毒準備,進入小霖的移植倉内,為其回輸造血幹細胞。此時的小霖處于抵抗力極弱的狀态,因為回輸前需要使用抑制劑将腫瘤細胞除淨,再讓健康的造血幹細胞重新“種植”到體内。

骨髓移植科護士長廖娟告訴記者,大概過1—2周,種下去的“種子”就會在小霖體内長起來,但骨髓移植難的是确保不感染和控制排異反應。

“30天内出現的排異反應被稱為急性排斥反應,30天後出現的被稱為慢性排斥。”廖娟補充道,最主要的排斥反應有三種:皮膚排斥、肝髒排斥和胃腸排斥,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小霖的狀況進行持續監測,日常的護理尤為重要。

移植倉是一個獨立密閉的無菌病房,小霖需要在倉内接受密切觀察,直至移植成功才能出倉。

粵東地區骨髓移植技術提升

“手術的成功,意味着今後粵東地區的患者在‘家門口’就能接受非血緣關系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邢學仰說,以往粵東地區需要進行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大多數需遠赴廣州、北京等國内知名移植中心接受治療。這不僅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更加沉重的經濟負擔,更是增加了在路途中感染的風險。

截至2021年7月底,根據國家衛健委《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17年版)》和《非血緣造血幹細胞采集技術管理規範》,在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備案的廣東省造血幹細胞移植、采集醫院總計27家。汕大醫附一院是目前粵東地區唯一一家接受由中華骨髓庫匹配捐贈造血幹細胞的三甲醫院。

汕大醫附一院副院長陳劍介紹,醫院自1994年起率先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血液内科自2017年始開展親緣間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治,并派出多名醫護骨幹成員到北京、天津、廣州等國内頂級血液病診療中心深造。同時,醫院成立了骨髓移植科,配備了高級别的移植病房。

經過4年多的發展和沉澱,醫院在移植數量、質量和範圍上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多次成功進行全相合、半相合骨髓移植。陳劍表示,此次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開展,标志着汕大醫附一院的移植病種範圍、技術水平又上了一個重要台階。

近年來幹細胞研究是生物醫學領域的熱點,尤其是骨髓移植技術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有效并有望治愈多種良、惡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汕頭市紅十字會赈濟救護科負責人王國梁介紹,目前汕頭市登記加入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約1800人,截至9月18日已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17例。

■知多D

為什麼親屬骨髓配型并非100%成功?

白血病的治療特别是根治治療可以分為三方面:藥物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和臍帶血移植)、免疫治療。目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的重要手段。

骨髓移植又分為全相合和半相合。骨髓庫全相合配型單中,隻有等位基因十個點全部一緻才能成為全相合,五個點以上相同可以稱為半相合。相對于半相合而言,全相合移植的排異危險系數更小,且複發的可能性更低。

汕大醫附一院血液内科主治醫師曹滿雄表示,在尋求骨髓移植配型的過程中,能滿足造幹類型(HLA)10個位點全相合的親屬供者為最佳選擇。

但即使是在同胞兄弟姐妹中,也并不是都能找到全相合的親屬供者。相比半相合親屬供者,如果能找到非親緣的全相合供者,則優先選擇後者。

在現實情況中,半相合的骨髓移植供者來源廣泛,父母和子女間,兄弟姐妹間都可以互相供給。如果親屬中沒有骨髓配型全相合的供者,求助于中華骨髓庫配型成功率低,等待時間又長,那麼急待骨髓移植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也可以選擇半相合的親屬移植。

2021年2月,汕大醫附一院成功開展了粵東首例急性淋巴細胞半相合骨髓移植。除此之外,急性髓系白血病半相合骨髓移植也已有多次成功開展的案例。“基本上每一名患者均可及時找到合适的半相合骨髓移植供者,此類手術的開展為患者帶來了更多生的機會。”曹滿雄說。

【記者】 王涵琦

點擊圖片,一鍵報料↓↓↓

骨髓配型與血型有關嗎(萬分之一概率續寫生命奇迹)2

【作者】 王涵琦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