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共享汽車出現明顯的損傷。
共享經濟經過幾年的火爆發展,早已融入到了市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在桂林市街頭随便走走就能看到共享電動車、共享充電寶等等。不過,有細心的市民發現,早些年也曾火熱一時的共享汽車正在淡出人們的視野。
記者了解到,共享汽車進入桂林市場不過5年時間。這一曾被廣泛看好的共享經濟項目,在難以撬動公共出行市場後,逐漸“消失”并不令人意外。
桂林還能找到共享汽車嗎?
2017年4月,首汽集團旗下共享汽車品牌GoFun正式進入桂林,随後聯動雲租車、響車車等共享汽車品牌紛至沓來。當時這種新興、便捷的租車方式成為了不少市民遊客出行的重要選項,尤其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2019年我還在讀大學,當時剛拿到駕照,就想着拿共享汽車練練手,如果不小心碰撞剮蹭了也會有保險公司賠償。”林濤回憶起當初開共享汽車是的情形還是很激動。
但如今,林濤在桂林街道上已經很難見到共享汽車的身影了。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桂林市還有3家共享汽車平台,分别是GoFun出行、響車車和聯動雲租車。響車車手機APP裡顯示桂林市已經沒有共享汽車租車網點,點擊“立即用車”隻會顯示“周邊暫無可用車輛”。
GoFun出行手機APP則顯示桂林市還有23個共享汽車租車網點,但是每個網點的可用車輛數量都是0,客服回答确實無可租車輛。
目前在桂林市還提供共享汽車服務的平台隻剩聯動雲租車。聯動雲租車手機APP上顯示,目前桂林市共有34個共享汽車租車網點,大多分布在各個商區\旅遊景點和高校附近,大部分網點的可用車輛在3輛到5輛不等。
在桂林北站的停車場内,記者看到,聯動雲租車網點共停放着5輛共享汽車,旁邊醒目的告示牌寫着用車流程。這些車輛均為燃油車,每輛車外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有的車身一側全是劃痕,有的車門被撞變了形,有的車前保險杠掉了一半,還有的車前輪擋泥闆不翼而飛。從車窗玻璃上的積灰看來,這些共享汽車應該是很久無人問津了。
而從南甯、柳州等廣西其他城市來看,共享汽車品牌的情況大同小異,大部分品牌已經沒有實際運營,剩下一到兩家的運營情況也不是很好。
尚存的共享汽車體驗如何?
在聯動雲租車APP上,時租車輛不同的型号有不同的價格,觀緻3車型的價格是20元每60分鐘外加1.4元每公裡,觀緻5車型的價格則是24元每60分鐘外加1.5元每公裡,所有車型還包含2元每小時的服務費。
記者在聯動雲租車APP上通過證件審核以後租用了一輛觀緻5。租車之前,需要用手機拍攝并上傳車輛全方位的照片,如果車輛有損壞也要事先拍照報備,之後就可以通過手機藍牙解鎖車輛駕駛了。記者租用的這輛觀緻5車門、引擎蓋、右前輪、尾燈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
啟動車輛以後,中控面闆上就一直報錯:“請檢查刹車燈”,倒車時會一直響起警報音,倒車雷達也失效了。雖然在正常駕駛途中車輛沒有出現其他問題,但是刹車燈和倒車雷達的故障還是讓車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在記者租車之前,手機APP都沒有提前告知這些車輛故障。
記者這次租用共享汽車總共駕駛了20公裡,用時61分鐘,費用共計82元,使用了一張35元新人優惠券後實際支付47元。在一些打車軟件上,同樣20公裡的距離,沒有優惠券的情況下需花費36元到56元不等。
從記者的體驗來看,眼下桂林唯一還運營的共享汽車品牌車況不佳,出行費用比出租車、網約車高。“本來想着共享汽車可以随停随用,但是停車場裡的共享汽車看起來車況都不太好,還是打車算了。”來桂林出差的陳文伯舉起手機準備掃碼的手又收了回去。
為什麼人們很少用共享汽車了?
2017年共享汽車剛剛在桂林興起時,瞄準的主要人群就是遊客、大學生等。相較于傳統的租車,共享汽車這種新興的方式加上平台的各種優惠,很快就吸引到了一大批用戶。那麼,現在為何很少有人用共享汽車了?
“以前有空的時候我喜歡租共享汽車叫上幾個朋友去各個地方遊玩。”陳女士說,生活習慣的改變導緻現在出遊的次數變少,共享汽車使用率大為減少。
另外,大部分的共享汽車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也讓不少人“坐不進去”。
“看到外觀全是傷痕,一來不美觀,二來還擔心車駕駛過程中出現故障。”市民王先生說。
業内人士對記者表示,從全國範圍來看,共享汽車項目的投資方大多已撤出這一市場,導緻很多平台的車輛維護無法跟上,加上過度使用,使得車況進入了惡性循環。
滴滴司機李先生說,他曾看到一輛共享汽車的右後輪完全沒氣了卻還在行駛,“這樣很容易導緻輪毂變形,整個車輪都要報廢。”
此外,覆蓋面積與市場脫節也是共享汽車在桂林無法打開局面的原因之一。雖然各平台在市區的網點不少,覆蓋了一些重要商區和高校,但如果是短途出行,打車比租用共享汽車更實惠也更快捷。就長途出行而言,桂林市周邊縣城沒有網點覆蓋,頗為不便。“剛注冊的時候會送一些大額優惠券,用券租共享汽車挺劃算,但沒有優惠券的話就有點貴了。用車還車都要自己拍照,也很麻煩。”一市民說。
共享汽車還能翻盤嗎?
共享汽車越來越少存在外部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其産品特點不夠打動消費者。大額優惠券确實能吸引來一批客戶,但在車輛損毀率居高不下、維護不及時、價格優勢減弱、使用成本高的情況下,人們在漸漸“忘記”它。
廣西師範大學經濟學教授賢成毅認為,相較于點到點的打車而言,短時間内使用共享汽車更加自由,随停随走,但在借車和還車方面比較麻煩。共享汽車的網點沒法像共享電單車一樣多,對于市民來說可能還比較好找,但對于外地遊客來說就有些難找,提高了交易的時間成本。
“共享汽車帶來的方便程度和舒适程度,還是無法彌補它本身的還借成本,且市場上存在着競争替代品,所以共享汽車的路越走越難。”賢成毅說,在共享汽車出現之前,傳統租車、互聯網打車都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共享電單車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替代性。“5公裡以内的距離,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騎共享電單車更加方便。如果是兩三天的長時間用車,傳統租車公司又比共享汽車更實惠。”
另外,随着汽車産業的發展,私家車的普及程度不斷升高,共享汽車的“用武之地”也在不斷被擠壓。
賢成毅認為,共享經濟的優勢在于便利性和低成本,但是共享汽車在這兩個方面都難以做到極緻,在消費者的新鮮感過後,很容易被其競争品所替代,尚存的共享汽車品牌想要翻盤難度不小。見習記者李貝 文/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