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天氣
大雨轉中雨
23-26℃
6月19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七十四場),邀請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夏沛,市委政法委平安辦負責人張強同志,市商務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彭和良,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楊光介紹我市最新疫情防控情況,回應市民媒體關心的問題。
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七十四場)。記者 李裕锟 攝
2020年6月20日
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情況
一、本地疫情
6月19日0—24時,重慶市本地無新增新冠肺炎确診病例報告。
截至6月19日24時,重慶市本地無在院确診病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570例,累計死亡病例6例,累計報告确診病例576例。
二、境外輸入疫情
6月19日0—24時,重慶市無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确診病例報告。
截至6月19日24時,重慶市現有境外輸入在院确診病例3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3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确診病例6例。
三、無症狀感染者
6月19日0—24時,重慶市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例(為蘇丹輸入)。
截至6月19日24時,尚有無症狀感染者12例,分别為湖北省輸入3例(其中渝中區報告1例、渝北區報告1例、榮昌區報告1例),境外輸入8例(其中英國1例、蘇丹3例、印度4例),本地原有1例(為長壽區1例),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四、密切接觸者
截至6月19日24時,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5354人,已解除醫學觀察25143人,尚有211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重慶落細落實常态化防控措施 加強中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健康管理和篩查夏沛說,當前,境外疫情仍在蔓延,國内連續出現新冠肺炎确診病例,疫情防控風險依然存在,防控工作決不能有絲毫放松和懈怠,必須落細落實各項常态化防控措施,用更加精準的防控舉措化解不可知的風險,慎終如始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市衛生健康委将加強中、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健康管理和健康篩查。通過對機場、火車站、社區進行全面排查,對5月30日以來重點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實現全覆蓋管控。對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實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中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實行14天居家醫學觀察;對中、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7日内是否有核酸檢測證明 重慶已對北京低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啟動社區排查發布會上,張強介紹,針對國内新發疫情,市委政法委及時調整社區排查防控措施,對疫情高、中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開展全面、深入、徹底地拉網式排查,從嚴從實從細抓好排查防控措施,着重加強對今年5月30日以來從國内中、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的排查管理。截至6月18日18時,我市落地社區排查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545人,中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1266人。
另外,對排查掌握的中、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及時通報當地衛生健康部門開展全覆蓋核酸檢測。目前,我市已對北京低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組織啟動社區排查工作,查驗7日内是否有核酸檢測證明,沒有的及時送檢測點開展檢測。
張強表示,我市堅持科學分類處置原則,對國内高風險地區的來渝返渝人員實行14天集中醫學觀察,截至6月18日18時已集中醫學觀察500人;對來自中風險地區的人員實行14天居家醫學觀察,落實鎮街領導和幹部包片負責,社區幹部、社區醫生、社區民警、網格員和樓棟長“2 5”居家管理模式,做到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管得住、服務好。
張強說,下一步,我市将堅決貫徹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堅持“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策略,密切關注國内各地區疫情風險等級調整變化,進一步明确“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健全落實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充分保障的常态化防控機制,持續深入開展滾動排查、精準排查、延伸排查,保持人員不散、力量不減、措施不松,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在社區排查中,我們發現市民的防護意識有所減弱,在人員密集場所、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佩戴口罩人員有所減少。”張強呼籲,請國内中、高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第一時間向居住地社區報告,主動配合社區工作人員落實核酸檢測、醫學觀察等措施,為了廣大市民朋友的身體健康,切勿隐瞞旅居史和在渝情況,及時排除風險隐患。
重慶12個海鮮市場全覆蓋核酸檢測
1418個樣本結果均為陰性
發布會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楊光通報了重慶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檢查行動的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楊光介紹說,近日國内疫情出現新情況以來,市場監管部門高度重視,迅速反應,安排部署了全系統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檢查行動。全市以生鮮海産品、冷凍畜禽肉類為重點品種,以各類經營生鮮、冷凍肉及海鮮産品的集中交易市場、第三方凍庫、超市、便利店以及肉類和水産品使用量大的餐飲服務單位等為重點場所,檢查和督促食品生産經營者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及記錄相關要求,不采購、貯存、銷售來源不明、過期變質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準的食品。堅持問題導向,以超市、農貿市場、旅遊景點、學校周邊為重點區域,以方便食品、冷凍飲品、奶制品以及生活必備米、面、油、蛋等大宗食品為主要品種,加大食品質量監督抽檢力度。
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3166人次,檢查批發市場46個次,農貿市場2548個次,商場(超市)3812個次,凍品及水産品市場144個次,檢查各類經營者13332個次,責令整改經營主體72個。
我市如何加強對進口海鮮市場的排查?針對市民關心的這個問題,楊光表示,全市市場監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和區縣對我市主要海鮮産品集中交易場所進行了精準排查。對萬州區海鮮食品、大渡口區萬噸凍品市場、江北區漁人灣碼頭水産批發市場、渝北區三亞灣海鮮綜合交易批發市場、江津區雙福國際商貿城、高新區明品福凍品交易市場等12個主要海鮮市場開展海鮮産品、環境和從業人員的全覆蓋核酸檢測。
截至目前,12個市場的采樣工作已全部完成,共采集樣本1418個(海鮮産品樣本309個、環境樣本627個,直接從業人員482人),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同時,各區縣市場監管局還配合當地疾控部門對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單位銷售加工的海鮮産品、環境及從業人員開展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截止目前,共采集樣本1441個(産品樣本561個,環境樣本472個,從業人員409人),已出檢測結果1394個,全部為陰性。
重慶加強海鮮市場排查
12家市場建立貨源監測報告制度
發布會上,市商務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彭和良通報了重慶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商務經濟發展情況。
彭和良介紹說,近期,市商務委在鞏固前期疫情防控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疫情反彈。進一步加強了重點場所防控指導,深入各區縣商貿企業一線實地督導疫工情防控作,對商貿領域重點場所防控漏洞再排查、防控措施再加固、防控要求再落實。督促指導區縣、企業嚴格執行《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防控技術指南》和清潔消毒技術指引,指導商場、市場、超市、賓館、餐飲等商貿企業制定應急預案,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和健康知識宣傳,強化從業人員培訓,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同時,市商務委及時與市場監管、衛健、海關等部門聯動,開展市内海鮮産品市場及進口海鮮情況排查工作。突出12家海鮮批發和批零兼營重點市場,建立了貨源日監測、日報告制度,每日定時統計監測市場經銷海鮮産品的數量、進貨渠道、産品來源地等信息。密切關注其他海鮮零售市場或門店經銷情況,動态掌握企業與重點地區相關市場經貿往來和人員交往情況,加強市場供應日監測,做好應急處置預案。
來源:網信重慶綜合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重慶發布
編輯:譚劍、林樵
編審:劉英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