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是二十四史的首部,不但在史學界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學界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們終身學習。
一、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史記.貨殖列傳》
點評:所謂“物極必反”,當一個商品的價格漲到一定極限的時候,就會調轉回頭,開始逐漸跌下去;當一個商品的價格跌到一定的極限時,價格也會突然轉向,逐漸漲上去。比如現在很多人說房價隻會上漲,不會下跌,這就是胡話,這是不可能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違反自然規律。
二、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點評:越是善于經商的人,做事往往就越低調,總是把财物藏得很深,看上去好像他什麼都沒有;越是德行高尚的君子,往往就越能夠虛心向人求教,看上去好像很愚笨的樣子。
三、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史記.鄭世家》
點評:因為權勢和金錢才與你結交的人,等你失去權勢和金錢,交情也就疏遠了,甚至還會落井下石,牆倒衆人推。所以交友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将來也就不會心生怨恨了。
四、欲而不知,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史記.範雎蔡澤列傳》
點評:如果不知道節制欲望,任意放縱,那麼産生欲望的這個功能都會喪失掉;如果不懂得知足,那麼即使是現在所擁有的,将來也都會失去。
五、吾與富貴而诎於人,甯貧賤而輕世肆志焉。——《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點評:幸福是一種感覺,心情愉悅,身心自在,才是真正的幸福。與其為了得到富貴,而屈身于人,任人呼來喝去,不如生活貧苦一點,起碼能夠放任心志,不受約束,活得潇灑自在。
六、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非者,天報之以殃。——《史記.吳王濞列傳》
點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行善的人,終究會獲得福報;作惡的人,早晚都會遭受懲罰。
七、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記.商君列傳》
點評:依靠暴力使人屈服,别人迫于形勢,不得不服,但内心不服,總有一天時機成熟,人家會起來反抗。隻有以德服人,别人才能心悅誠服,國家上下齊心,就會昌盛興旺。
八、法之不行,自于貴戚。——《史記.秦本紀》
點評:國家制定的法律,之所以得不到貫徹執行,并不是老百姓的原因,往往都是因為那些皇親國戚、達官顯貴的阻撓。這些人依仗自己的權勢,總想淩駕于法律之上,把法律當成他們壓迫、剝削百姓的工具 ,根本不把法律放在眼裡。
九、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點評:家财萬貫,富可敵國,但坐在自家的屋檐下時,也有可能被房頂上掉下的瓦片砸傷。因此,即使處于順境,一帆風順,仍然要小心謹慎,防患于未然,不可麻痹大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