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1:17:36

滄州,河北省轄地級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因瀕臨渤海而得名,本文将探讨曆史時期滄州的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1

春秋燕國

春秋時期,滄州位于燕國與齊國邊界,位于黃河入海口灘塗之上。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2

戰國燕國

戰國時期,承德仍屬燕國與齊國邊界,戰亂相對頻繁。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3

秦代巨鹿郡

戰國中後期,秦國逐漸崛起,并開始了對東方諸侯國展開統一兼并戰争,并在統一過程中将郡縣制度推廣到全國地區。秦代時,滄州屬巨鹿郡。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4

西漢幽州渤海郡

秦朝滅亡後,西漢王朝在繼承秦代郡縣制度的基礎上,推行郡國并行的體制,承認了部分地區繼續存在分封諸侯國的客觀需求。西漢中後期以後又在郡縣以上增設州牧(刺史部),州、郡、縣三級行政體制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漢時,滄州屬幽州刺史部,渤海郡。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5

東漢冀州渤海郡

東漢時期,地方行政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依舊實行郡國并行的制度,滄州屬冀州刺史部,渤海郡。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6

曹魏冀州渤海郡

東漢後期,地方勢力不斷膨脹,日益威脅着中央集權,黃巾起義之後,東漢王朝名存實亡,國家陷入長期的戰亂與分裂。三國時期,滄州屬曹魏政權冀州渤海郡。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7

西晉冀州渤海郡

三國後期,長期維持同盟關系的吳蜀兩國相繼走向衰落,三足鼎立的均勢逐漸被打破,而曹魏在“高平陵政變”之後,朝政被司馬氏控制。西晉王朝建立後,再次實現了南北統一,滄州屬冀州刺史部,渤海郡。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8

北魏瀛洲浮陽郡

在完成統一之後,西晉朝政迅速走向腐敗,國家很快再次陷入分裂與戰亂。東晉十六國到南北朝時期,政權更替頻繁,地方行政也相對混亂。北魏時期,滄州屬郢州浮陽郡。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9

隋代河間郡

“侯景之亂”之後,南朝徹底走向衰落,喪失了再次統一的機遇,北朝在東西分裂之後,西魏(北周)集團由弱轉強,掌握了統一戰争的主動權。隋朝建立後,再次開創了大一統局面,并且重新實行郡縣兩級行政,滄州屬河間郡。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10

唐代河北道滄州

唐朝建立後,在隋代郡縣制的基礎上增設道級行政區,實行道、州、縣三級行政,并在部分地區設置都督府與節度使,掌管地方軍政權力,地方勢力再次崛起。唐代時,滄州屬河北道滄州,地名長蘆。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11

北宋河北東路滄州

北宋王朝建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對地方财政與軍政力量進行大幅削弱,地方行政上實行路、州、縣三級行政。滄州屬河北東路滄州,地名長蘆鎮。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12

金代河北東路滄州

靖康之變後,北宋政權滅亡,黃河流域被金朝占據。地方行政上,金代繼承了遼代與北宋的制度,滄州屬河北東路滄州。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13

元代中書省河間路滄州

元朝建立後,疆域空前廣闊,地方行政上在繼承了兩宋與金代制度的基礎上,增設行中書省,開創了後世行省制度的先河。元代時,滄州屬中書省河間路滄州,地名清池。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14

明代北直隸河間府滄州

明代初期,統治者沿用了前代的行省制度,并對行省邊界進行調整,由此産生了衆多全新的行省,與此同時,明代改稱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靖難之役後,明朝遷都北京,實行南北兩京制度,滄州屬北直隸河間府,地名滄州。

自古滄州版圖變化(河北滄州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15

清代直隸天津府

清代初期,大部分制度都沿用了明朝的體制,對行省邊界再次進行調整,基本奠定了後世行省邊界的基礎。清代時取消南京國都的地位,撤銷南直隸,滄州屬直隸天津府,地名滄州。

相關資料來源于《中國曆史地圖集》與《中國地名沿革對照表》,談曆史地理,說人文教育,歡迎點贊與關注楊帆老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