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貫”是我們現在經常見到的一個詞語,是一個專屬名詞,指一個人的出生地,但是在古代,“籍”和“貫”是兩個字,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古時候的“籍”是指家庭所承擔的由朝廷分配的徭役種類,不同的“籍”代表了所要從事的不同的職業。如鹽戶是通過為朝廷煮鹽來服役的,而軍戶則需要服軍役。如著名民歌《木蘭詩》中木蘭家就是軍戶,因而才有“昨日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情況的出現。這種制度在三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南北朝時有軍戶、绫羅戶等,唐代有亭戶、绫織戶、工匠戶等,而明朝的戶役見于記載的就有五十多種。同一戶役的家庭都會編在銀粉冊籍裡面,因而不同的戶役就會形成不同的冊籍,這就形成了戶籍。戶籍是由朝廷規定的,世世代代都要服對應的徭役,很難改變。景帝時候的初工部侍郎餘綱,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将自己的戶籍由匠籍改成了民籍。
而在古代表示一個人的出生地使用的是“貫”,比如“鄉貫”“裡貫”“本貫”等。例如唐朝文學家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中寫到:“翁雲貫屬新豐縣,生逢聖代無征戰”。這裡的“貫”指的是出生地,大緻上相當于今天的“籍貫”的意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