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殲倭,勳垂閩浙,壯猷禦虜,望著幽燕。”
這是《明神宗實錄》裡關于戚繼光的記載,以極少的字數概括了戚繼光功勳卓著的一生。
戚繼光東南抗倭的輝煌事迹,早已被說“濫”了。今天不說東南,我們北上,瞧瞧他是如何“望著幽燕”的。
公元1567年,明穆宗剛坐上皇位不久。
東南沿海的倭寇早已經被戚繼光打得不敢冒頭好多年了,而北方的強虜一直是明王朝的心頭禍患。
為了鞏固北方防衛,明穆宗把戚繼光從東南沿海調到了薊州一帶。
不過,皇帝對這位神勇的大将并不能完全信任,因為怕戚繼光總攬兵權,僅僅封了他個副将。
戚繼光的好友和部下聽了,都覺得委屈,什麼副将!還不如不當!一身本領在手,何苦為不信任自己的人賣命。
但戚繼光覺得茲事體大,還是從浙江選拔了三千名訓練有素的兵勇北上。
部隊到達薊州的第一天,天正下雨,但整個戚家軍的軍容絲毫未受影響,在雨中傲然挺立,紋絲不動。
冒雨亮相的戚家軍,就這樣給當時薊州城内懶散的守軍上了一堂軍紀課,打那以後,無人再敢違抗軍令,偷奸耍滑。勤加操練之下,軍士戰鬥力節節攀升。
練兵的同時,戚繼光的防禦工作也不曾停下。
當時在台州禦敵所建的空心敵台,這裡也給搞上;配備火器的神機營,也時刻操練着……
在戚繼光的聲威與精心布置下,北方強虜絲毫不敢進犯。
于是,仗打得很少。
這時候,就有人開始向皇帝進言了(明朝最不缺的就是言官)。
年年給他戚繼光花錢修長城、養兵,但他打了多少勝仗?殲了多少敵人?你看看人家遼東那邊的李成梁,一會兒一個大捷,一會兒一個勝仗,他戚繼光咋就寸功未見呢?
消息傳到戚繼光這裡,我們的戚大将軍完全不惱。
“但使雕戈銷殺氣,未妨白發老邊才。”也曾縱橫沙場、殲敵無數的戚繼光,又怎會不知“一将功成萬骨枯”的道理。
如果緊握手中的武器,就能消弭敵人的殺氣,即使寸功未立、青史無名,隻要百姓安樂,就算白發蒼蒼守邊到老,又有何妨?
當然,在外守邊的戚繼光是沒辦法去朝堂上理論這些的。
幸虧,首輔張居正說了公道話,戚繼光在長城十年不打仗就是功!長城防禦就是為了不打仗而修的,有了這樣一個嚴密的防禦,有了一個有戰鬥力的軍隊,還打什麼仗!
不戰而屈人之兵。戚繼光坐鎮薊州的十六年裡,遠沒有東南抗倭時來的風光。在這裡,他一次大的戰功也未曾立過,因為北方之敵完全震懾于戚繼光和戚家軍的威名,根本不敢來戰。沒有戰争,何來戰功?而沒有戰功,正是最大的戰功!
編輯 | 王琳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