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經典?
經過歲月洗禮,卻愈發散發着魅力,甚至在漫長地藝術叠代中,始終能窺見它的身影。
也許這才是人們對于經典的緻敬。
經典,就是提起金燕西,陳坤那張雅痞的臉就浮現在腦海;
說起小燕子,趙薇那雙靈動的大眼睛就會映入眼簾;
談起孫悟空,六小齡童的惟妙惟肖和“潑皮樣子”,就深深的刻在我們的腦海。
有一句話怎麼說來着: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01昨晚,張一山版《鹿鼎記》在沒有任何宣發造勢、片花物料的背景下,在央視八套開播,打了所有金庸迷們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張一山等一衆演員憑借着自身的龐大粉絲群體,在第二天早上成功登上了熱搜。
不過,除了這個看起來一片和諧的熱搜之外,路人的評價可謂是低到豆瓣評分都裝不住。
——非常尴尬。
——仿佛看見了劉星被打的場面。
這些是非常直白的說出了自己的觀後感,還有些人用羅列和對比的方式來證明他的不好看。
——額…一點沒有鹿鼎記的感覺,跟演小品似的
——作為一個看過所有版本鹿鼎記的金庸粉。真的讓我尴尬到腳趾畫别墅。還莫名加了一堆建甯的戲份。不拿梁朝偉,陳小春,張衛健比。怎麼看下來感覺連韓棟黃曉明都比不過。太浮誇了演技。
而在豆瓣中,這部于昨晚剛剛開播的新版《鹿鼎記》,更是開局拿下了2.7的超低分,一舉刷新了今年所有劇目的最低分數。
對于《鹿鼎記》我們已經耳熟能詳,呈現一部好劇,拼的就是演員創造角色的能力,當然更拼的是導演的解構能力。
周星馳的韋小寶有一點接近金庸的悲憫,在笑的時候窺見一閃而過的悲劇内核;
陳小春的韋小寶更多的是山雞哥耍寶耍賤卻偶爾呆暖萌的江湖小弟;
至于張衛健的《小寶與康熙》,搞笑成分固然多了些,但是仍然讓我們将看到了那個在搞笑背後講義氣重情誼的“真實人物”。
除了以上非常經典的,還有黃曉明版和韓棟版等,他們無論哪一個版本都各有特點深入人心。
就像評論中最多人問的一句話:何必要再再再翻拍呢?直接播放老版,收視率也不會低的。
02衆所周知,老劇新拍本就是非常費力不讨好的一件事。
觀衆們先入為主、經典珠玉在前,兩個主要原因就像兩座大山一樣,牢牢地伫立在衆人心間。
更何況,現在的翻拍電視劇還慣性地亂改原著、随意删減劇本。
各方資本下場後,更沒有一個合适的選角,一個個尴尬到天際的演技,也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看了一下近幾年的翻拍劇,能稱得上佳作的寥寥無幾。
從《新射雕英雄傳》到《新笑傲江湖》;
再到曾舜晞版《新倚天屠龍記》和鞠婧祎版的《新白娘子傳奇》,這幾年内已經播出了四五部新版。
這其中,除了大膽啟用新人、完全按照原著節奏拍攝的《新射雕》好評度較高,豆瓣評分8.0之外。
其他幾部都沒有超過及格線。
18年版的《笑傲江湖》更是差評一片,用2.5分的超低評分,成為一衆翻拍劇最低線,簡直将金庸這塊金字招牌打得稀碎。
有如此多翻車的前車之鑒,還能買版權,再翻拍。
不禁為《鹿鼎記》的主創團隊伸出大拇指,給一個發自内心的點贊——是真的有勇氣啊!!(微笑臉式反諷)
畫面、特效、服化道、燈光等等,就暫且不做評論了。
對于這些外在觀感上,昨天晚上的開播之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評判和喜惡标準。
但是,在各種信息中顯示的從原來的的60集的精彩劇情直接大刀闊斧地砍成了45集,不知道原著裡那些精彩的橋段是否還能保留重現。
03
有很多小說、電視劇、電影,是一代人的童年、是一撥人的青春;
有多少角色,是觀衆心中不可磨滅的經典;
有多少演員、主創們,用他們的百倍努力去塑造一個形象,去演繹整部經典。
正是因為他們對于劇本、對于原著的敬畏,才會讓作品成為人們心中不可磨滅的白月光。
然而這完美的一切,毀在了多少次翻拍的劊子手中。
他們總是打着緻敬經典的旗号,然後在各個環節貪圖省事,“買别人包裝好的瓶,裝别人喝剩下的酒”。
沒有一點自己的創新和心意,隻想“賺快錢”,也無怪乎觀衆們對“翻拍”敬謝不敏。
就翻拍而言,如果能在原作的基礎上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觀衆雪亮的眼睛不會不買賬,就如同《新射雕》一樣,它也是翻拍,但仍收獲了8.0高分。
但是如果隻是為了賺流量、捧新人、蹭熱度、消費經典,還是算了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