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崔春梅 攝影報道
每天有空的時候,家住市區大化北區的袁莉總是踩着沙發,趴在客廳窗戶上偷偷往下看一眼。
在窗戶牆壁和空調外機之間,有一個小小的鳥窩。10年來,每年都會有七八窩朱頸斑鸠相繼來這裡下蛋、孵育小鳥。等這窩小鳥長大飛走了,又會有下一窩斑鸠飛來。
家裡來了“房客”“前兩天下雨,我擔心鳥窩挨淋,就找了塊墊子給它們擋上了。”昨天,記者來到袁莉家的時候,她正踩在沙發上撤掉空調外機架子上的膠皮墊。撤掉墊子後,她又探出身子看了看鳥窩,這才放心地回到客廳說:“鳥窩幹幹的,沒淋濕。”
曾有人這樣調侃袁莉:“刮風下雨的時候,别人擔心衣服沒收,你是惦記鳥窩沒蓋。”袁莉就哈哈樂:“習慣了!習慣了!”
今年3月2日,聽見鳥叫聲的袁莉發現鳥窩裡有兩個鳥蛋。她知道,鳥媽媽又要開始十多天的孵育工作了。
不管平時多友好,正在孵蛋中的鳥媽媽都是極為警惕的。有時候,實在悶得慌的袁莉就悄悄趴上窗台,偷偷探出頭看看窩裡的情況。鳥媽媽就立刻張開雙翅護住鳥蛋,歪着頭“丢”給袁莉一個白眼。
看到鳥媽媽“丢”白眼,袁莉這才“灰溜溜”地縮回身子,拿着手機看她之前拍下的照片過瘾:“沒關系,人家不讓看,咱就不看!偶爾偷偷舉出手機去,拍下幾張寶貴的照片看看,得知它們安然無恙,我還是很開心的。”
不過,袁莉也有“得逞”的時候。那就是鳥媽媽和鳥爸爸都不在窩裡時,她就可以小心翼翼地跟已經孵出來的鳥寶寶“對對眼神”,輕輕打個招呼。小鳥也不害怕,各種歪頭“賣萌”。
每當這個時候,袁莉就會多拍幾張鳥寶寶的照片,發在空間日記裡為鳥寶寶做成長記錄,還會配上一句特“嚣張”的話:“哈,它們爹媽不在!”後面還加上一個很“得瑟”的表情。
鳥寶寶剛剛孵出來的時候,還看不出頭和身子,用袁莉的話說就是“看上去就是兩攤毛”。但鳥寶寶長得很快,沒幾天,它們身上的絨毛漸褪,換上灰色的羽毛。再過幾天,小鳥的脖子上就會長出一圈“珍珠項鍊”,看上去漂亮了很多。不過,每當這個時候,袁莉一家人是既高興又失落:因為羽翼漸豐的小鳥要飛走了,也不知道它們以後還回不回這個家。
人鳥相處故事多
袁莉說,從她發現鳥兒在自家空調外機和牆壁之間搭窩到現在,已經整整10年了。
每年3月份,窗外就會想起鳥叫聲。過不了兩天,窩裡就會出現兩枚鳥蛋。第一窩小鳥長大後飛走了,就會來第二對大鳥繼續在窩裡下蛋、孵育後代。基本上一個多月能來一窩鳥,這種情況能持續到當年11月份。
擔心空調外機一響會影響旁邊的鳥,袁莉一家已經多年不開客廳裡的空調,天熱的時候就打開電扇解暑。後來,袁莉在兩間卧室裡新安了空調,把空調外機安在不影響鳥的地方。
沒事兒的時候,鳥兒就會悠閑地“咕咕”叫着在窗台上散步。窗内,袁莉和家人忙忙碌碌。人和鳥互不幹擾,相處得其樂融融。
鳥媽媽孵出小鳥後,袁莉和女兒倆人就會一個扮演鳥媽媽,一個扮演鳥寶寶,表演一場母子初見的情景劇。
有時候,袁莉也會沉浸在鳥兒的世界裡,想一些至今都沒搞明白的問題:萬一這對鳥來了,上一對鳥正孵着小鳥怎麼辦?這麼多年這麼多對鳥來這裡下蛋,它們之間是什麼關系?這裡面有沒有“鳥姥姥”?有沒有“鳥姨”?
當然,與鳥兒相處了10年,遇到的不全是歡樂事。
有一年5月份,上一窩小鳥飛走後,遲遲沒有其他鳥來窩裡下蛋,這可是從沒出現過的情況。袁莉發現,鳥窩裡的草被弄得亂七八糟,心裡既擔心又難過:鳥兒出現什麼狀況了?還是它們想棄窩要離開這個家?
一家人悶悶不樂地過了近兩個月,突然發現有鳥叼着樹枝來整理窩。沒過幾天,鳥媽媽就在這裡下蛋了。這可把一家人高興壞了,懸着的心這才放下來。
今年5月份,新來的鳥媽媽順利産蛋、孵鳥。十多天後,一隻鳥寶寶出生了,另一隻蛋遲遲沒有動靜,袁莉都暗暗替鳥媽媽着急。
哪知道,讓她傷心的事還在後面:一陣雨後,鳥媽媽不再孵化那隻一直沒有動靜的鳥蛋,就連那隻已經孵出幾天的小鳥也死了。
盡管知道大自然優勝劣汰的規則,可袁莉一家人的情緒依然很低落,好幾天都緩不過來。
用愛留住“房客”袁莉說,一轉眼,他們和鳥兒已和諧相處了整整10年。女兒已從當初的小學生成為了一名高中生,每天早晨,女兒在鳥“天然的鬧鐘聲”中醒來;一放學回家,女兒最關注的就是她這特殊的小玩伴。丈夫跟别人聊天時,總是不經意提一句:“鳥兒又來我們家了。”
每年一到3月份,鄰居們也總問袁莉有沒有鳥飛來。那個小小的鳥窩,似乎成了整棟樓的榮譽。
“每次看着鳥兒出生,我都能想到新生、想到希望。它們讓我更敬畏生命,更熱愛神奇的大自然。”袁莉說,她和家人已習慣了人鳥相處的日子,她們也會努力用愛永遠留住這特殊的“房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