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Mirror
原文标題:D(?)A(?)O - Decentralization and Autonomy in "DAOs"
前言:本文提供了一個初步框架,用以理解自治在技術去中心化和文化去中心化上所發揮的作用。對這些定義的進一步剖析,有助于了解目前和未來 DAO 組織在運作方式上的大背景。
"……可以肯定地說,「DAO 主義」正在變成一種準網絡宗教。"- 「DAO,DAC,DA 及其它:不完整術語指南」,Vitalik Buterin,2014
在加密貨币生态中,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這一術語在各中情境下都有提及。而在去中心化和自治方面,冠以該稱号的各個組織則呈現出巨大差異。
很多 DAO 表現出比該術語理論含義上更大的中心化程度。對于這類早期網絡而言,需要不同的中心化程度來完成演化,但依然缺乏分析不同系統之間差異的标準。
随着各個代币項目開始實施自己的戰略,向着自我驅動的、社區共建、擁有和運營的系統發展,DAO 也将慢慢地(或許沒有那麼慢)走到加密網絡開發和産品創業舞台的中央。所有的 DAO 都以達到充分去中心化狀态為目标,部分是為了滿足監管審查的要求。2018 年,SEC 對「充分去中心化」這個概念進行了粗略的描述:一個代币網絡有足夠多的活動,不再依賴特定的群體或者個人來「完成不可或缺的管理或經營工作」。
如今,漸進式去中心化已經成為指導 DAO 發展事實上的方針。但是也不斷地湧現出各種新的框架,試圖找尋能夠引領一個項目從構想到成為充分去中心化網絡的途徑。本文提供了一個高級别的框架,用以分析在這些新的全球協作機制中,自治和去中心化的邊界。
衡量自治
與 DAO 系統相關的自治有多種定義。其中一種,自治意味着獨立和自我運行。這種類型的自治是指技術上的自動化。另一種形式,自治也意味着政治上的自主。它是指一個組織有自主協調的自由,不受外部的影響。
一個 DAO 所表現出來的自治程度,取決于其系統在技術和文化層面的去中心化。
| 自治(DAO)= 去中心化(技術 文化)
去中心化程度的提高,會增強抗審查的能力、延長 DAO 組織的壽命。在努力構建一個健壯的、自我驅動的組織的不同發展階段中,DAO 的每一步都會對各種技術和文化工具加以利用。
技術去中心化
技術去中心化的程度,取決于所采用的在系統參與者之間自動進行權力分配的工具。通常來說,流動性的代币經濟提供了一個比多簽更強大的去中心化手段,因為流動性經濟允許無許可的網絡所有權和參與權。
許可系統的自治和去中心化程度較低,相比之下,無許可的系統擁有更高程度的自治和去中心化。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來思考去中心化組織(數字化的、基于加密的許可協作)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數字化的、基于加密的無許可協作)之間的區别。
這兩種結構在技術層面上的不同特征,源自于管理系統在多大程度上能夠進行自動決策并分配所有權。下面我們舉幾個技術上無許可和技術上有許可的系統的示例。
該圖左側,我們可以看到各種 DAO 框架(Gnosis Multisig, Colony, DAOHaus, DAOstack, Aragon)。這些工具基于各自的配置提供了多種不同的去中心化程度( 詳見此文)。
在右側,我們可以看到比特币和以太坊代币經濟,兩者都可視作 DAO。就技術去中心化而言,由于比特币代碼的不變性,或許可以認為它技術去中心化的程度更高。而以太坊,則利用了一些中心化的協調機制來更新其低層協議。
該圖中間的圖标指的是 1Hive,一個擁有流動性代币 $HNY 的社區,通過上圖左側列出的各種工具在其協議的外圍組織資源。
工具持續快速地發展,創造出更加複雜的機制,讓這些新型的組織結構在其内部實現所有權分配和管理。雖然在技術印記上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但各個社區如何使用這些工具決定了它們實際的去中心化程度。
文化去中心化
一個組織文化去中心化的程度,取決于權力在系統參與者之間的分配方式。該層面比技術層面更加微妙,因為它不是技術評估,而是對社區發展、信息共享和決策制定的人類學分析。
上圖呈現了分布在去中心化組織光譜兩端的不同文化特征。同樣地,要看具有無許可、自增長屬性的系統,和需要許可、精心策劃管理的系統各自社區建設和互動的方式,這些方式體現了一個 DAO 在文化上有多大程度的中心化。
為了更好地理解文化去中心化,我們來深入研究一下幾個代币網絡的差異(XRP,EOS,Eth 和 BTC)。
抛開每個系統共識機制的技術差異,我們先對它們的策略和決策路徑做一個粗略的分析。
在上圖的左側,EOS 和 XRP 通常依賴于營銷方面的協調和對開發者的投入,在其區塊鍊架構之上構建應用。這些決策來自于看起來很像公司管理架構的系統。
在上圖的右側,比特币和以太坊則非常依賴個人所組成的社區生産的開源資源,這些人通過論壇和博客進行協調,很大程度上由研究需要和求知欲所驅動(例如Ethresearch)。
下圖所示的對網絡開發的貢獻活動,進一步說明了上述社區的去中心化規模。盡管有些陳舊,但 Electric Capital 2019 年所做的一個分析,為文化去中心化方面的差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背景材料。
有了這些額外的信息就可以相對清晰地看到,比特币和以太坊在吸引人們為網絡開發做出貢獻方面實屬異類。從貢獻的角度,仔細分析上圖所呈現的以太坊和比特币之間的差異,則可以佐證以太坊是一個更為去中心化和自增長的系統。(與技術去中心化部分所得出的結論相矛盾)。
DAO 的系統為各式各樣的人和活動更高程度地參與其中提供了便利,自然在設計和方向上能夠擁有更大的自增長性,也理論上擁有更高的「巴士系數」(即更為分散的故障點)。
回到前文所述的讓網絡充分去中心化的最初目标,即:沒有任何特定實體負責從事「管理或經營工作」,那麼作為一個 DAO,以太坊可能理所當然比比特币更加去中心化。
結論
随着各類 DAO 開始推出自己的治理代币,DAO 組織正在獲得極大的發展動力。各種鍊下和鍊上工具持續提高這些系統巧妙分配所有權和管理的能力。這些系統提供了最新的人類協調方式,以及同時開展數以千計的治理試驗的途徑。
要進一步細化 DAO 在技術、政治去中心化和自治方面的程度,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持續對比和分析特定類别中各個項目的技術和文化去中心化差異,也尤為有趣。所有項目都會在發展的生命周期内,呈現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相互交織的特征。
随着生态的持續發展以及核心用例不斷得到強化,所有項目都将實現某種形式的 DAO 結構,用以分配網絡的所有權。最成功的系統将會重新定義全球協作的新模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