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箭
多音字是漢語裡面最讓老外頭疼的部分,比如“啊”這個字,在表示疑問的時候會被讀作二聲,表達問句,在表示抒情的時候則會被讀作四聲,來加強感情。
所以在生活中,讀錯字在男神、女神面前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一不留神的就會成笑柄,及時這樣,很多長期生活在河南的本土老人都經常把一些地名給讀錯,讓人啼笑皆非。
◈❖◈
溱水,念qin,一聲。
溱水,古水名,它源于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鎮。很多人把這個字和“秦”字弄混淆,以為帶了一個“秦”就念qin。
◈❖◈
洧水,念wei,三聲。
是中國最古老的河流之一。因為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曾在洧水一帶建立部落,然後自号為“有熊氏”。又因為當時洧水還是一條沒有名字的河,于是黃帝一部下就有人建議以自号的“有熊氏”取“有”加上三點水,變為“洧”。因此“洧水”由此取名。
當洧水和溱水兩河彙流後流經新鄭南關的那一段叫“雙洎河”。
◈❖◈
雙洎河,讀ji,一聲。
發源于鄭州登封,因為雙洎河的支流所處的位置平坦且寬闊,所以仰韶文化的發展依靠着地理位置充沛的“雙洎河’。為中原文化的傳承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雙洎河因為河床床高,與黃河相似,于是當地人也把雙洎河叫做“小黃河”。在鄭國的時候,因為頻繁的戰亂鼓勵生育,官府就規定每年的三月初一到初十這十天,讓國家的男女都來這條河的周圍互送信物,誕生愛情,于是當地人也把雙洎河定位”愛情河”。
◈❖◈
汜水鎮,念si,四聲。
這個被稱作“中州之軀”的汜水鎮位于荥陽。
在汜水鎮有一塊碑寫的“虎牢關”的地方傳說是周穆王養虎之地。虎牢關因為易守難攻的地勢,被列為“中原的八關之首”,也是古代春秋時鄭敗燕師,楚漢争霸長期交戰,三國時三英戰呂布,秦王李世民擒窦建德王,嶽飛敗金,林鳳祥勝清軍等著名戰役的地方。
在汜水鎮,除了有令人敬佩的古迹,還有未失傳的民間歌舞--笑傘。所謂的“笑傘”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秧歌,男擊手鼓,女敲小銅鑼,載歌載舞,形式古樸,節奏明快,在荥陽代代流傳,深受人們喜愛。
◈❖◈
潦河鎮,念lao,三聲。
位于南陽卧龍崗。在這個盛傳為“諸葛亮”居住的地方,新店的毛筆,宋馬營的柳編制品、清涼寺的陶 器、西梁莊的葦編據說都來自這個地方。
◈❖◈
晁陂,念chao bei,分别是二聲、一聲。
晁陂鎮是南陽的一個小鎮。作為一個被命名為“二星級小城鎮”的晁陂鎮,出色的手工業玉雕和地毯等産業支撐起了中原地區的供求。
◈❖◈
羑裡,念you,三聲。
古地名,位于今河南湯陰縣北。羑裡,又稱羑都,這裡有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羑裡城遺址。
除此之外,美麗的小城更是周易文化的發祥地,商纣囚禁周文王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曆史典故就是從這裡流傳出來的。
◈❖◈
繁塔,念po,二聲。
宋開寶年間,重修天清寺時,同時在寺内興建了一座磚塔,名為興慈塔,也稱天清寺塔,又因其坐落在繁台上,故俗稱繁塔。
這個坐落在古城開封東南的佛塔,是開封地區建築的第一座佛塔,也是開封年紀最大的古塔,久經了歲月洗禮的繁塔,和這座古城一樣,靜靜的矗立在這裡,接受這時間的洗禮。
◈❖◈
酂陽,讀cuo,二聲。
這個位于永城市的小鄉村,在北宋時,由于大運河的流經,給這個小鄉村的發展帶來了空前的繁榮,在那個時候,還因鄉鎮名而建立了著名的“酇陽塔”,就連詩人蘇轍也寫過詩來贊美“酇陽塔”的鋼筋傲骨。
雖然經過歲月的雕琢,酇陽塔已經不複存在,但是留給這個小村鎮帶着曆史的痕迹還是鮮活的活在了生活在酇陽的人的身上。
◈❖◈
缑氏,念gou,一聲。
缑氏鎮,位于洛陽市,偃師市。
因春秋時代周靈王缑姓皇後的誕生地而得名,是古代中原四大名鎮之一。又因為是中原革命的紅色搖籃和聖地,于是也有“小延安”之稱。又因為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的出生地,所以這個缑氏鎮也有玄奘故裡的聖名。
這個僅僅有80.4平方公裡的小鎮,用小小的身軀承載了如此大的曆史洪流,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河南作為仰韶文化的發源地,有很多小編沒有發現的地方,但是它的魅力卻靜靜的存在曆史的洪流中。
死鬼,關注一下會怎樣~ID:YTZYua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