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端午節要挂艾草的由來

為什麼端午節要挂艾草的由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9:58:13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民間除了有賽龍舟、食粽等許多精彩缤紛的習俗活動,家家戶戶還會在大門口挂上翠綠的艾草菖蒲,别有一番節日氛圍。你知道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麼?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過端午節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

為什麼端午節要挂艾草的由來(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挂艾草嗎)1

關于為何要在門上挂艾草?

根據文獻記載,是古代的大夫端午節有采艾草(也有叫艾蒿,艾葉的)制藥的習俗,認為端午制藥最為靈驗。到宋朝時,端午制藥在民間逐漸發展為端午懸挂藥材。

為什麼端午節要挂艾草的由來(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挂艾草嗎)2

宋代的《東京夢華錄》“端午”條說:“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于門首,與粽子、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于門上,士庶迎相宴賞。”

為什麼要選用艾草呢?

傳說在商朝末年,武王姬發伐纣時,帶了一名醫工蕭艾,字艾蒿。蕭艾醫術很好,一次無意中發現發現将士們用一種無名野草來熏蚊子,熏完蚊子後的熱草灰還可以治瀉止痛,便開始了研究,後來營中出現了痢疾,蕭艾發現還用這種無名野草竟然對痢疾有效,武王賞罰分明,便用蕭艾的名字為這無名野草起名叫“艾”。

但是,艾草能名留青史,跟它本身的“能力”也有很大關系。

對于民間百姓來說,艾草既是常見物,又是實用品。民間把艾草的莖葉割回家曬幹,點燃就可以用來熏蟲。現代中醫,有在針灸時燒艾熏烤針刺的穴位的,用拔火罐治療風濕病時用艾草做燃料的,證明了它臉上确實寫着“健康“兩字。

為什麼端午節要挂艾草的由來(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挂艾草嗎)3

明代李時珍研究家鄉蕲州的艾草,專門為它們作傳,寫了《蕲艾傳》。不止如此,他在《本草綱目》中,也認證了艾草的香,能驅趕蚊蠅,清除瘴氣,還能殺毒。所以,端午時節,在北方的農村,各家都會割一把艾草,挂在門旁,用來辟邪,這還是有一定依據的。

為什麼端午節要挂艾草的由來(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挂艾草嗎)4

那端午插艾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端午在門上懸挂艾草、菖蒲的習俗,據說來源于這樣一個傳說。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這年五月,黃巢大軍兵臨鄧州城下。黃巢騎馬到城外勘察地形,在一個村外的路口,遇見一位年輕婦女,背背包袱,一手拉着一個小孩,另一隻手卻抱着一位年紀較大的男孩,正慌忙逃路。黃巢以為這個婦女不仁,抽刀欲斬,經詢問,方知原來大孩子是婦人大哥的遺孤,小孩子是婦人所親生,她甯願讓自己的孩子受苦,也不願讓侄兒遭罪,為的是不負大哥托孤之意。

黃巢一聽,對這位年輕婦人肅然起敬,認為她是天下少有的義婦,于是揮劍砍下路旁艾草菖蒲,讓她拿回家去挂在門上,并嚴令将士:“進軍途中,如遇門挂艾蒲者,須加保護。”婦人聽了,半信半疑,但她回到城裡後,還是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左鄰右舍。第二天正是端午節,黃巢的軍隊攻打鄧州城,隻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挂了艾草菖蒲。黃巢果然信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領兵離去。從此,端午節挂艾草菖蒲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但是這個傳說應該是脫胎于曆史文獻,做了藝術加工,就有了這樣的效果。

文獻記載比較确實的是三國王叔和之事。東漢末年到晉武帝時,有70年的時間,瘟疫頻繁,有據可查的大瘟疫就有21次。魏文帝時,王叔和與張仲景的另一個弟子衛汎,被襄陽名士舉薦到洛陽祛除瘟疫。他們規定,京城所有水井都要清淤過一次,井水要用艾草等浸泡後,

為什麼端午節要挂艾草的由來(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挂艾草嗎)5

由軍士分發才可以飲用;進入京城的人,也都要用艾草燒煙熏過;再加之其他辦法,半個月後,疫病逐漸退去了,活下來的人也越來越多。

年輕的王叔和熱衷于對艾的考究,他認為荊楚之地的艾是最好的,又認為五月是惡月,人的瘟疫多發生在五月,因此五月用艾防疫的功效最強。他還在襄陽大力推行“五月五門窗插艾“,這21次瘟疫大流行,幾乎沒有波及襄陽城。

後來,“五月五門窗插艾“也從襄陽流傳開,如今很多地方過端午節,各家各戶還會在門框上挂一把艾草,用來祛病辟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