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1:12:39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1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2

人們常說社會風氣浮躁了,沒錯,即使其他人都浮躁,都很忙,都可以念白字。唯有那個叫象牙塔的地方不應該浮躁,他們無論是教書育人還是做學問搞科研,都必須靜下心,認認真真,字斟句酌。

文/小新

昨天晚上,小新的同學吳文化又調皮了,發來了幾個字讓小新認認:

第一個是“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3

”,小新沉吟片刻,實在不認識,不過左邊一個單人旁,右邊一個瓜,想起老師教過的形聲字大法,湊一起就念guā呗!

安徽亳州有一間中學就叫“黉學中學”,該校師生總不該念錯吧?

吳文化得意地發來一陣銅鈴般的笑聲,開始“敦敦教導”(其實是諄zhūn諄zhūn教導)起來——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3

字念kuā,1896年,黃遵憲邀請梁啟超到上海辦《時務報》時寫了一首《贈梁任父同年》,開頭兩句就是“寸寸河山寸寸金,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3

離分裂力誰任

”......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6

圖/台灣異體字字典網站

黉字念hóng,“身入黉門,天子門生”,在古代是學校的意思。

就在小新很不痛快之時,他竟然又發了一個字“”。

這個字小新認識,趕緊回了一個:這是“鴻鹄之志”的鹄(hú),你是想拿初中課文考我?太欺負人了吧!

吳文化繼續笑如銅鈴:人家大學者、大校長都讀不出來,你氣什麼?

最後,他扔來一篇“容易讀錯的100個漢字”——老鐵,了解一下。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7

一些容易讀錯的成語,了解一下?圖/人民日報

讀錯字是人生正常的操作

——————

即使如小新這般漢語言文學系畢業的學生,讀白字、别字、不認字是人生的家常便飯

比如國學大師陳寅恪,實乃廣大菁菁學子”(其實是莘shēn莘shēn學子)人生的榜樣,多少年來,小新就一直讀陳寅恪(què)

直到有一天想起《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的侄子叫諸葛恪——kè,後來又認真地查了一下,陳先生自己跟同事也說念kè,這才開始轉變過來。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8

來,跟我念:chén yín kè。

後來,小新再翻了翻資料,才知道“恪字念成què還是kè”竟然是史學界和民間争論不休的話題。

一開始普通人都讀“陳寅kè”,學界裡有人跳出來說應該讀作“陳寅què”,讀成“陳寅kè”是沒文化。好吧,那大家都念“陳寅què”,結果學界又有人出來說,真正的讀法應該是“陳寅kè”,讀“陳寅què”倒成了裝X了

聽聽陳寅恪老鄉、文字學專家梁惠王怎麼說?“當然讀kè,不管按照韻書的折合今音,還是北京話讀音,都應該讀kè。因為“恪”在古代韻書中,是一等字。什麼是一等字?就是不夾雜任何介音的字。什麼是介音?就是在聲母和韻母之間,還有一個作為中介的字母,或者是i,或者是u,等等。......所以,陳寅恪的“恪”,絕不會讀què,不管是普通話還是江西話。”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9

文字學專家梁惠王認為陳寅恪的“恪”應讀kè。

其實呀,在日常生活裡你念“陳寅卻”先生,相信不會有很多人笑話你,而且早就有人問過陳寅恪“為什麼大家都叫你寅què,你卻不予以糾正”,陳寅恪笑着說:“有這個必要嗎?”

小新還有一位同事,《新周刊》的攝影記者禤燦雄老師,小新剛來上班,握着禤老師的手激動地說:“塌老師,真是聞名不如見面。”

禤老師一臉懵逼,隻能尬笑着糾正:“小姓禤,xuān。”

然後輪到小新一臉尬笑:“沒文化真可怕。”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10

2007年,香港一個姓禤的家族疑因入境處職員辦理出生證明或身份證登記時寫錯字,造成一個家族十多名成員有三個不同姓氏的罕見現象。

其實小新心裡暗忖(cǔn)——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光一個《說文解字》就有上萬個字,而我們常用漢字也就5000個左右,不認字豈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人生嗎?

在日常生活中,把“妊娠(shēn)”念成“任辰”,“慰藉(jiè)”念成“慰寄”,“剽(piāo)悍”念成“彪悍”,“狡黠(xiá)”念成“狡結”……不是經常發生的事嗎?

反正年頭年尾小新會讀錯很多字,也有很多字不認識,大學畢業後全靠拼音輸入法補習漢字發音。

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怕承認自己沒文化,但到了正式場合,特别是知識密集型、儀式感很強的場合,你要是再不認字,那就等着自己的臉變腫吧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11

平時念錯字無關緊要,到了正式場合,還是要查查字典認認字,以免贻笑大方。

認真做事可不一定是正常操作

————————

那麼到了正式場合,如何避免出醜?這真心不難,世上任何事怕的就是“認真”二字

在咱們國家,上台講話通常都要備稿,稿子也肯定是提前寫出來的。自己寫的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但領導通常都很忙,通常都會交給秘書寫。正常的操作,稿子寫完,講話人總要浏覽一遍,修修改改免不了

當年,雍正皇帝看完了奏折還會認真地用朱砂批改作業——“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可想而知,對于自己的講話他肯定批改得格外仔細。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12

雍正禦批:朕就是這樣漢子!

作為要在儀式感極強、知識密集型集會上講話的文化人,難道不應該事先對講稿認真浏覽修改嗎?把不認識的字标上注音,或者學習雍正皇帝,把想說的寫成大白話,什麼問題不都解決了

小新從小上學、做人、工作一路走來,時常被人耳提面命,寫作業要認真;談戀愛要認真;對待工作要認真,耳朵裡繭子都磨出來了。

現在看來,這些忠告還真是那麼回事。假如事先對着單位電話錄請教一下别人,“禤”字怎麼念,哪來那麼多的尴尬?

認真做事,本分做人,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管用

比較有深度的生僻字(比多認識100個生僻字有用)13

很多人起名字時喜歡用生僻字。2012年,北京電影學院學生“王冫冖”走紅網絡,“冫”音通“冰”,“冖”音通“蜜”。

回到現今社會,人們常說社會風氣浮躁了,沒錯,即使其他人都浮躁,都很忙,都可以念白字。唯有那個叫象牙塔的地方不應該浮躁,他們無論是教書育人還是做學問搞科研,都必須靜下心,認認真真,字斟句酌

臉面終歸要自己掙,送那些準備上台講話的人一句雍正的名言:

一切總仗不得。大丈夫漢,自己掙出來的,方是真體面。勉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