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梧桐葉落染秋風

梧桐葉落染秋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3 07:24:54

靖康二年。

攜大軍南下的金人,終于攻陷了北宋的首城東京,并将宋徽宗及宋欽宗兩位皇帝悉數擄走。

怎麼會有兩位皇帝呢?

那是因為在被金人攻占之時,宋徽宗見勢不妙,采取了非常措施,禅帝位于太子趙桓,史稱宗欽宗。

首城淪陷,皇帝被擄,标志着北宋王朝在曆史舞台上正式謝幕。

此一年,便是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變,亦稱靖康之亂或靖康之難。

覆巢之下無完卵,生活在這一時期的李清照,自然無可避免地經曆了一場亡國之痛。

2年後,她的丈夫趙明誠在離亂之中染病而去,兩人将近30年的婚姻,戛然劃上了句号。

國破,家亡。

當真是梧桐更兼細雨。

《聲聲慢》中,聲聲慢的不是詞句,而是她鋪天蓋地的憂傷。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将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梧桐葉落染秋風(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1

圖:白衣,紅傘,細雨

一、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聲聲慢》曆來最為人熟悉也最被稱誦的,便是這開頭: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3個短句,7個疊詞,14個字,極具回環往複的聲韻之美。

用疊字不新奇,難得的是一連串用這麼多,而且還用得輕松自在,渾然天成。

如同周深的歌聲,有評論認為他具備所有唱歌的技巧,但卻完全不會讓你感覺到是在炫技。

一絲一毫炫技的成分,都不會讓你感到。

他的歌聲,始終是誠懇的,雖然飄渺空靈,海妖般魅惑,卻總能直入人心,直抵靈魂。

大巧若拙,大美若樸。

尋尋覓覓這句,尋覓是動作,冷清是氛圍,凄凄是心理感受。

李清照信手拈來,随意點染,就将我們不知不覺帶到了她所在的那個世界中去。

這是秋天的時候,應該是一大早,女主人公剛一起床,就恍恍惚惚,怅然若失。

乍暖還寒時候。

這樣的描述,适宜秋天的早晨,而非秋天,因為秋天該是乍寒還暖。

這樣的時候,忽暖忽寒的氣溫,最讓人不知所從。

穿衣厚也不是,薄也不是。

如果想要以酒禦寒,也大抵是沒有用的,三杯兩盞的淡酒,在急急吹來的秋風中,什麼也不是,依舊會讓人瑟縮不止。

僅僅看到這裡,不知情者也許會認為詞人不過是無病呻吟,所寫内容無非是普通悲秋主題罷了。

所以,“雁過也”這句,來得正好,它讓人察覺,詞人有萬千心事。

正傷心,誰正傷心?

有解釋說這是詞人正傷心,這一點無需多言,從一開始的尋尋覓覓開始,就能看出詞人沒什麼好心情,所以,傷心不是她極為合理而又自然的舉動嗎?

然而,我很相信,這裡的正傷心,不是指詞人,而是指雁——

大雁南飛,傷心啼鳴,因為大雁發現了她,這位舊日相識。

進一步探尋,大雁傷心的真正原因,在于看到了昔日相識形銷骨瘦,幾不能認。

如此,詞人固然尋尋覓覓,固然在秋天的早晨不知所從,但她并沒有直白地表露自己傷心,而是将這樣的發現交給了大雁,通過大雁的眼睛和動作傳遞出這一重要信息。

如此展現手法,巧妙而又令人回味,更因此平添極強的共情感染力。

梧桐葉落染秋風(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2

圖:舊時相識?

二、梧桐細雨,點點滴滴

滿地黃花堆積。

這滿地的黃花,到底是欣欣盛開,還是枯萎凋零?

從“憔悴損”看來,加上滿地字樣,李清照描述的無疑是菊花凋落的畫面。

隻是如此解釋,需要考慮“如今有誰堪摘”的問題。

解決方法之一,“如今有誰堪摘”描述的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一條時間線——從菊花欣欣盛開,到最終失望無奈枯萎凋零,其命運是無人欣賞,無人采摘。

解決方法之二,此句正表明前之描述并非菊花凋零姿态,而是盛放之時。

滿地黃花堆積,是用來形容菊花開得繁盛,甚至使人産生“堆積”之感,而“憔悴損”是“人比黃花瘦”的高明翻版,指出女主人公之所以無心賞花,正因為其狀态不佳。

如此,憔悴損不單是指花,更是指人,花與人相對無言,都是漸消漸損。

正因為如此,下面“守着窗兒”才能夠與此句無縫銜接,女主人公心灰意懶傷心愁悶,整天尋尋覓覓凄凄慘慘,盛放在窗前的菊花,不但不能解除她的黯然心緒,反而愁上加愁,讓她更徒添了花落人消的悲傷。

怎生得黑,此句承上啟下,接續上面所說對菊之時的“憔悴損”,也關聯下句所描述的梧桐更兼細雨。

女主人公獨對窗前,不知道如何捱過眼前難熬的時光,所以她就那麼守着,無聊又無望地守着,以緻于連細雨打在梧桐葉上的聲音,她全都聽見,一聲不漏。

點點,滴滴。

一點點,一滴滴,一聲聲。

無不傳進耳朵。

時間在此無限拉長,鏡頭在此無限拉長。

瞬間,我們便恍如經受了和女主人公一樣的難熬感覺,雖是刹那,卻有永恒之感。

是啊,這樣的感覺,又如何是一個輕描淡寫的“愁”字,所能完整概括并終結的呢?

梧桐葉落染秋風(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3

圖:梧桐更兼細雨

結語

在魯迅先生的筆下,祥林嫂可以一次次地訴說她的悲苦遭遇。

哪怕是不相幹的人,隻要願意聽,她都會去講,而且還是完整地講,從頭到尾,一字不漏,一字不差。

因為她的苦,至大至深,非一次次訴說,就不能一分一分地軟化,一點一點地平息。

所以,祥林嫂的每一次訴說,都可以理解為她的一次不自覺的自救行為。

不然的話,祥林嫂就會被自己無邊無際的悔恨、自責,還有痛苦所吞噬,所淹沒。

可是,祥林嫂很快便發現,她的訴說,無法持續赢來别人的同情和關注。

因此,這個可憐的女人,以訴說為方式的自救行為,注定無法一直繼續下去。

李清照不是祥林嫂,她選擇了沉默。

《聲聲慢》中,我們知道了一個女子,一個憂傷的女子,一個憂傷到無窮無盡的女子。

但是,這個女子因何憂傷,她到底經曆了什麼,李清照卻隻字不提。

所以,雖然是同樣巨大的憂傷,但不同于祥林嫂一望到底的憂傷,李清照的憂傷,從開始到最後,都是神秘的。

正因為這種神秘,所以李清照式的憂傷,有了無數種可能的解讀性,有了無窮無盡的包容性,以及無邊無際的延展性。

我們實在不必過于糾結李清照的憂傷究竟因何何來,因為,千古第一才女深深明白,憂傷之事固然可以因人而異,但憂傷本身,一定是千古皆同。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