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播音主持專委會,今天我們聊聊播音主持專業氣息的運用及訓練方法。
1. 氣息運用問題:體會共振和共鳴,就必須要先學體會氣息。
共振是指氣流的振動發聲,不是指聲帶的振動,共鳴是指鼻腔口腔胸腔的配合發聲。
吸氣要用鼻子慢慢吸,像在聞林間山邊的花香一樣,同時感覺到自己的小腹隆起,這就是吸氣的過程。更深入一點要吸到丹田,體會丹田之氣。呼氣是用嘴慢慢吐出。如此反複訓練,平時走路、上班、做舒緩運動時都可以訓練。熟練後就可以開始說話訓練了,說話時讓氣流從口腔呼出。這是重點,也是我們學習氣流振動發聲的前提,物理學說過,聲音的發出是要有振動和共鳴的,在發聲訓練裡這也是基本定理。
2.口部操:鍛煉口部肌肉靈活性,以便更好地進行氣息訓練。
靈活運用口部肌肉才能更準确地發聲。口部操要勤練習,貴在堅持。
氣泡音:聲音部位越低(頸窩)越好,氣泡越大越好。不要緊張,最好躺在床上練習,不要枕頭,全身放松,發出氣泡音,就像從脖子深處吐泡泡的感覺。
噘唇:努力噘嘴,噘得越遠越好,然後收回, 一次20個。
抿唇:抿嘴,将兩側嘴角努力往耳根部拉伸,越遠越好, 然後收回,一次20個。
扣唇:努力使上唇扣下唇、下唇扣上唇,發出“啵”的聲音,類似地包天、天包地,上下各20次。
頂舌:用舌尖努力頂左右腮幫子,好像有食物鼓脹的感覺, 左右各20個次。
繞舌:用舌尖在口中努力劃最大的圓,從上牙膛開始,繞着口腔壁轉,順時針、逆時針各繞20圈。
彈舌(打梆子):舌尖頂住上颚發出“的”的聲音,每次做20個。
甩下巴:身體前傾45度,雙肩、雙臂、雙手自然下垂,上身放松,設想下巴脫落的感覺。
甩舌頭:身體前傾45度,雙肩、雙臂、雙手自然下垂,上身放松,設想舌頭落掉的感覺。
擡頭張嘴:使勁擡頭,擡到後頸部可以夾緊手指的感覺,下巴固定,努力向上張嘴,然後閉嘴。張嘴閉嘴各維持5秒鐘。
3.氣息和振動練習
發“嘟嘟”聲:就是模仿拖拉機的聲音,雙唇微閉,氣流從雙唇的縫隙中穿過,發出“嘟嘟嘟”的聲音,一直到沒有力氣為止。
熟練後,可以進行變調,時斷時續時高時低發出“嘟嘟”聲,練習氣息的變換。
一動不動聞花香:聞花訓練的升級版,吸一口氣,吸住保持身體不動
發“嘶”音:上下牙齒微閉,氣流從牙齒縫隙中穿過,發出又細又長又均勻的“嘶嘶”聲
哼鳴練習:保持微笑,用喉嚨發出悠長的“嗯嗯”或“哼哼”聲,感受聲帶顫動,位置升高。要從丹田發音,就是小腹收縮時發音。
練習繞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邊跑。這是為了練習唇部力量,避免噴麥。讀P,B聲母的文字很容易噴麥,大家也可以自行搜索相關繞口令練習。
練習“嘿”音:站立,雙手交叉,放在肚臍上,感受從丹田發出“嘿”的聲音,連續發,時斷時續發,變調子發,要運用自如,體會嗓音的亮度和響度之間的配合,注意亮度(聲音的磁性,不悶),響度(音量大小),靈活轉換聲音變化狀态。
練習“哈”音:發“哈哈哈哈哈”的聲音,盡量大聲,此時手放在脖子下方,會體會到胸腔的振動,這是胸腔共振的練習。
練習鼻音韻母:比如an,ang,en,en,in,ing這類韻母,體會鼻腔的共振,共振運用得好,聲音會變得很華麗。
通過以上練習,一般人都會對自己的聲音有了一定的了解,剩下的就是勤加練習、多多實踐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