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際交往中10條潛規則

人際交往中10條潛規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7 15:09:26

人際交往中10條潛規則(5條人際交往潛規則)1

作者:洞見·一梨

那些以光速接近你的人,最終都會以光速離開。

01

  • 别人可以自嘲,但你不可以附和

前兩天看了一個視頻,博主@well講了一個故事,

上學時,他的同桌是個女同學,長得不漂亮,性格大大咧咧,女同學總是自黑,而博主喜歡附和,于是二人經常互損。

有一天午休,女同學的日記本不小心推到了他的桌面上,博主無意中看見這樣一段話:

“我真的怕人說我醜,所以我總先說自己醜;我也怕别人說我胖,所以我總先說自己胖……多希望有一天我能不再這麼自黑下去了,可有些話,從自己嘴裡說出來,真的沒有别人嘴裡說出來得那麼傷人。”

梵高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卻隻看到煙。”

是啊,成年人的世界,沒有那麼多與生俱來的堅強,很多時候都是虛張聲勢的逞強。

所以别人看似輕松的自嘲,也許隻是自卑的保護色。

相信你一定聽到過這樣的話:

“像我這樣的窮矮矬,怎麼可能交到漂亮的女朋友”

“那麼多人報名,怎麼可能輪到我啊”

“哪有什麼實力,我就是個半吊子”

“我這次就是踩了狗屎運,單純的運氣好而已”

……

無論這些話是自卑還是自謙,他們調侃自己時,其實并不希望别人附和。

俗話說,口能生玫瑰,也能吐蒺藜。

年歲漸長,你終會明白:

嘴欠刻薄和幽默是兩回事,輕重不分和耿直也是兩回事。

《厚黑學》裡說:“自嘲是謙虛,附和是蔑視。”

所以,真正幽默的人,也許會自嘲,但絕不會嘲諷他人。

人際交往中10條潛規則(5條人際交往潛規則)2

02

  • 不占便宜是教養,禮尚往來是修養

心理學家韋納曾說過:互惠原則是成年人社交的核心。

一段舒服的感情,貴在彼此不計較,更貴在相互不消耗。

幾年前,一個同事辭職後做了生意,前期經營很難,于是他找我幫忙,畢竟在一起工作了幾年,我們私交關系也不錯,于是,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年底他支付我酬勞時,待遇比市場價低了很多,他解釋說:“公司剛起步,沒怎麼盈利,你理解一下。”

我想想也是,沒和他計較。

第二年年底時,沒想到,他給我的薪水又縮水了一倍,理由是“今年花銷大,生意不好做”。

可事實上,那一年,他不到三個月就實現了年度目标,之所以這麼說,無非是仗着熟人抹不開面子,想繼續占便宜。

我收款後,再也沒有接過他的電話,後來聽别的朋友提起,合夥人因為他格局太小,已經退出自己做了,而他也因為留不住人,公司面臨倒閉的風險。

人生在世,能力決定我們走多快,而人品決定我們走多遠。

在生活中,總有人喜歡拿别人當傻子,絞盡腦汁,機關算盡:

上學時,生活用品能蹭就蹭;工作後,聚餐結賬能躲就躲;職場裡,蠅頭小利能争就争……

殊不知,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便宜,背後是更昂貴的代價。

《禮記·曲禮上》裡說:“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好的感情,有來有往,如同山鳴谷應,你投之以木桃,我報之以瓊瑤。

很喜歡這樣一段話:

“你借我十分,我還你十一分,多的一分是情分。”

人際交往中10條潛規則(5條人際交往潛規則)3

03

  • 越是自來熟,越會自來疏

白居易有句雲:“行路難,不在山不在水,隻在人情反覆間。”

與人交往,熟得太快,就看不清對方的為人;走的太近,就摸不透他人的秉性。

作家李尚龍曾講過一個身邊人的故事。

兩個剛畢業的大學生A和B,進了同一家公司。

B經常約A吃飯,而且經常在朋友圈曬兩人的合影,俨然是把A當成了好朋友。

一次,兩人一起看了一部爛片,頭疼不已的B大罵:“這片子真夠爛的。”

A含沙射影:“簡直是廢話連篇,就像咱單位裡那個老秃頭講話一樣。”

B附和:“就是,還不如聽老秃頭講廢話呢,還不要錢。”

年底,公司有一個晉級的機會,論能力和人緣,B都要比A合适,可最終名額卻給了A。

某天,B路過領導的辦公室,聽到有人說:“這個方案給B吧,她做的不錯。”

領導不滿地說:“給她幹嗎?她眼裡才沒我這個整天啰唆的老秃頭呢。”

B這時才明白,原來她的無心之失,早已被A有心利用了。

曾聽過一個紮心而現實的社交定律:那些以光速接近你的人,最終都會以光速離開。

越是自來熟,越會自來疏。

生活中,太多時候,讓我們覺得“癡心錯付”。

相親時,遇到一見鐘情的人,可閃婚後,才發現你們從來不是一路人;

職場中,結識性格讨喜的人,你三言兩語就交了底,可很快就迎來了領導談話;

生活裡,碰到看似面善的人,于是你掏心掏肺,結果給了對方欺騙自己的機會……

揠苗助長的感情,最終都死于速成。

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給三觀一點磨合的時間,給彼此一個轉身的空間。

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橫生太多的嫌隙和怨怼,彼此也就沒那麼多的尴尬和遺憾了。

人際交往中10條潛規則(5條人際交往潛規則)4

04

  • 回複消息的态度,就是做人的溫度

前兩天,朋友和我吐槽,領導私信她,讓她通知大家,第二天早上全部穿工裝,佩戴工牌,提前半小時到崗,迎接上級檢查。

當晚,朋友在工作群内發通知,大多數同事陸陸續續地回複“收到”,隻有兩個人遲遲沒有動靜。

怕影響工作,朋友又給兩人私發了消息,其中一人回複,“知道了知道了,剛才就看見了”,語氣裡滿滿的不耐煩。

另一個人始終沒回,卻更新了朋友圈,朋友撥通他的電話,沒想到,他還抱怨朋友小題大做。

朋友說,終于明白團隊裡稍有難度的工作,為什麼從不指派給二人了,太不靠譜了。

曾有人總結:所謂的靠譜,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個不回消息的人,覺得自己高冷,其實隻是沒教養;覺得别人小題大做,其實隻是自己不懂将心比心。

而一個靠譜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的心力,不會敗光别人的好感,更不會透支自己的人品。

前兩天,表妹一臉沮喪地找我。

表妹是個幼師,可在上學期最受歡迎的班主任評選中,她的票數墊底。

點開家長群,表妹指着一堆的育兒分享問我,“我平時也挺關心孩子們的啊。”

我劃了幾下手機,終于明白,為什麼家長們對她的意見那麼大。

“老師,xx有點上火,麻煩您讓他多喝點水”“XX剛去幼兒園,希望您多關注一下孩子”“XX生病,今天請假”……

家長們的消息,不管是群發還是私聊,十有八九,她都沒有回複。

其實,從一個人回複消息的态度,就能看出他做人的溫度。

一句“收到”,或者“好的”,隻要幾秒鐘,就可以讓對方懸着的心放下。

當你漠視别人的焦灼,忽略别人的訴求時,也在無形中拉遠了彼此的距離。

人際交往中10條潛規則(5條人際交往潛規則)5

05

  • 不期而遇是幸運,不告而别是常态。

歐陽修曾寫過一句傷感的詩:“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曾經親密無間的兩個人,如今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走散在時光的渡口。

前兩天,發小突然給我打電話,我們共同的好友馬上要結婚了,問我什麼時候回去。

猛然間我才發現,已經好長時間沒有她的消息了。

點開她的微信頭像,一條尖銳的細線赫然在目,我才後知後覺,原來她早已把我删除了。

有首歌裡唱:“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原來,有些感情,足以共青春,卻不足以共餘生。

曾看過一個傷感的小故事。

從前有兩座山,山上分别住着一個小和尚。

兩個小和尚每天都會下山挑水,久而久之,成了好朋友。

某一天,右邊這座山的小和尚照常下山挑水,可他卻遲遲沒有等來好朋友。

連續一個多月,都是如此。小和尚擔心朋友生病,于是前去拜訪。

等他上山後才看見,朋友正在和别人打太極拳。

小和尚問:“你怎麼不下山挑水了?”

朋友領他去看了看自己挖的井,并告訴他,自己以後都不用下山了。

作家白落梅說:“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

一段彼此用心的感情,究竟是敗給了時間,還是輸給了距離,漸漸地,也就不重要了。

其實,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人生,也都擁有不同的選擇。

一程陪伴,車已到站,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别。

所以,漸行漸遠的摯友,不相為謀的知己,分道揚镳的夥伴,當初你自芸芸人海中,獨獨看見了他,如今,你隻需在将他再好好地還回人海裡。

如此,就好。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

願這5條人際交往的潛規則,你我都能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