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産類補助上市公司要披露嗎?央廣網北京10月24日消息(記者張子雨 王吉星)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視聽大會》報道,上市公司順利發展,離不開“開源”“節流”兩方面的努力,企業做“節流”,首先會想到在“期間費用”上做優化“期間費用”是什麼?“期間費用”數據的變化說明哪些問題?記者對話投資人程郡為您解答,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資産類補助上市公司要披露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央廣網北京10月24日消息(記者張子雨 王吉星)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視聽大會》報道,上市公司順利發展,離不開“開源”“節流”兩方面的努力,企業做“節流”,首先會想到在“期間費用”上做優化。“期間費用”是什麼?“期間費用”數據的變化說明哪些問題?記者對話投資人程郡為您解答。
商業模式不同、行業不同,期間費用差異很大
期間費用,是上市公司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産經營、籌集生産經營所需資金以及銷售商品等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在一些情況下,它也會被稱為“營業費用”。
1.銷售活動所産生的費用:銷售人員的工資、差旅費、銷售提成等;
2.日常管理活動所産生的費用:日常管理、運營所要支付的費用;
3.研發活動:研發人員的工資、研發設備的費用等。
休閑服務、食品飲料闆類企業銷售活動多、人員規模大,所以銷售費用率高,期間費用率高;軟件行業的毛利率高,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很高,所以期間費用高;周期性的鋼鐵、有色行業由于産業非常成熟,無需太多銷售和研發活動,所以期間費用率通常很低。
過度優化“期間費用”并不是明智之舉
通過優化期間費用,可以讓上市公司達到提質增效、降低成本,但要實現業績翻身,最終還是要通過提高經營能力、産品競争力、擴大收入來獲得業績增長。
比如對消費品公司而言,存在産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通過比拼營銷能力、裁減營銷人員等“節流”手段,隻能短期達到優化企業利潤表的目的。判斷企業發展趨勢,要看這類公司的銷售預算支出和銷售費用支出,因為這些數據是與未來收入增長有正相關性的。通過這些具體費用的增長幅度,可以大緻判斷企業未來營收的狀況。
對處于發展初期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來說,研發投入則左右着未來的盈利能力。通過研發人員等方面的支出,可以比較合理地預判上市公司未來的收入增長情況。
“三步走”防範期間費用造假
期間費用和相關科目是上市公司調節利潤的一種常見的方法,常見的數據造假的手段包括:
1.虛增、虛減費用;
2.漠視已經形成損失的壞賬;
3.不适當地使用費用資本化手段;
4.不對受損資産或過時存貨提取減值準備等。
面對這些粉飾利潤表的行為,普通投資者該如何識别,投資人程郡給出“三步走”的方式:
一關注:公司是否不合理地調整重大的會計政策,這種調整有可能直接導緻公司扭虧為盈;
二重視:公司出現新的資産項目或某些資産項目的金額占總資産比例在某一年變化特别大;
三警惕:公司資産中有大量過時的毀損以及其他未來預計不能産生收益的資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