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離不開水一樣,人更需要血,尤其是災難事故、突發事件和疾病重症的急救,能否給傷病員及時輸血和供血,往往成為挽救生命的唯一手段。然而,在目前人類A、B、AB、O四種血型中,隻有被稱為“通用血型”的O型血,才能輸給其他人,而其他血型則不行。面對這一近乎殘酷的現實,不僅人們都希望成為“全能輸血者”,而且這個想法也一直在科學家大腦中徘徊。
如今科學幻想終于成為了現實。最近,在波士頓召開的美國化學學會學術年會上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加拿大不列颠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教授史蒂芬·威瑟斯表示,他們利用存在于人類腸道内細菌的酶,成功地将A型和B型血轉換為O型血。雖然此前也有使用各種不同酶将血型進行轉換的報告,但此次威瑟斯驗定的酶,能夠以超過其30倍的速度轉換為O型,完全可以為急救所用。這一全新的技術,為輸血制劑的供給和輸血醫學的發展開辟了一條光明大道。
此前的研究認為,A型和B型血人的血液如果像O型血的人那樣輸給其他人,或因血型不合而發生嚴重的免疫反應,甚至死亡,這是由于紅細胞表面糖鍊的不同而造成的。O型的糖鍊隻有作為基本型(H抗原)的一種糖構成,但A型和B型則除此之外,還在與O型相同糖鍊的末端分别帶有另一種特殊的糖(特殊抗原),而因B型和A型人血液中又分别帶有針對A型和B型這種特殊糖的抗體,一旦A型血輸給B型或B型血輸給A型(AB型為A型與B型二者特殊糖的結合型,原理也同樣),很容易在抗原抗體之間發生免疫反應,O型血卻會避免。
于是,科學家産生了一種想法,如果除去A型和B型血糖鍊末端所帶的這種特殊的糖,顯然就會被改變成為能夠為更多人輸血的O型血。然而,在1982年B型血轉換成O型的研究中,因當時所用的酶轉換成O型血,耗時長且效率低,不具有實用意義。之後,開始了通過新基因分析技術,尋找容易被發現的能夠更有效地轉換成O型血的酶的工作。威瑟斯此次即利用這一新技術,在分析腸道細菌所産生的酶的基礎上,從中發現了特異性極高的可專門用于除去A型血所帶上述特殊糖的酶。
對輸血醫學上這一科學壯舉和突破,美國紅十字會首席醫務官潘皮楊(音譯)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一個偉大創新且意義非凡,如果這一新技術被應用,将會有效解決輸血用血液不足的問題。而威瑟斯的下一個目标,則是利用生物工程技術研究和制造出最有效的除糖酶,對此,人們投去了更為期待目光。(甯蔚夏)
《中國科學報》 (2018-09-14 第8版 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