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最簡單的廢品變樂器

最簡單的廢品變樂器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07:36:35

揚子晚報網8月5日訊(通訊員 張瑤 黃曉玲 記者 陳詠)“叮咚,叮咚,啪嗒,啪嗒……”房間内清脆的敲擊聲和渾厚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社區裡,一堂廢物創意利用的手工課正在進行。記者看到,廢物做成了錘、鼓、鈴,還有漂亮的吉他,一件件“樂器”都能發聲,孩子們開心極了。

1日,揚州大學文學院經典傳習社“詩經娃娃”美育課堂項目團隊,來到揚州開發區施橋社區開展志願課程。志願者們希望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環保意識,讓孩子們學會變廢為寶,增加一些音樂常識。

最簡單的廢品變樂器(玻璃瓶能發出不同音階聲)1

“你們覺得這塊硬紙闆能做什麼呀”、“對,這麼剪就能變成一架‘吉他’的樣子了”……志願者們給施橋社區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别開生面的“垃圾”改造課。喝完飲料後剩下的塑料瓶或是玻璃瓶、用來裝快遞的硬紙箱、用過的一次性紙杯,這些在日常生活中被所有人當成垃圾丢掉的東西,在小朋友的手裡“改頭換面”,還能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

一位正在“手鼓”上繪畫的小朋友高興地說,這個“手鼓”是他和另外兩個小朋友共同完成的。他得意地拍了拍“鼓面”:“我們互相幫助,你幫我剪硬紙闆,我幫你穿線,大家都不吵鬧。大哥哥大姐姐上手工課前教過我們,我們對别人要友善,要真誠幫助。”記者看見,志願者正在手把手地教小朋友在廢舊紙盤上畫“漢服小娃娃”,便好奇地走上前詢問,原來,這是經典傳習社“詩經娃娃”美育課堂項目團隊創作的“詩經娃娃”卡通形象,小朋友筆下畫的,正是象征着“友善美”的“關雎”。“關雎”的出現,使得原來單調的紙盤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們在課堂上成功“變廢為寶”,制作出了沙錘、撥浪鼓和多彩搖鈴等美妙的樂器。

“哆、唻、咪、發、嗖、拉、西——”随着木棍的敲擊,小朋友們也齊聲跟着唱出音符。記者發現,這清脆動聽的聲音是由小朋友們制作的所有的“樂器”中顔色最豐富的的那個發出來的。小朋友們都把它叫作“彩虹音階”,它由八個透明玻璃瓶組成,每個瓶子裡裝有不同顔色且重量不同的水,敲擊後就能發出不同音階的聲音。小朋友們紛紛走上前,學着“敲”出剛學的“四美歌”。

下課後,志願者楊文英同學說,《詩經》曾雲,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希望小朋友們能通過共同制作樂器、彈奏樂器,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友善和真摯的感情。友善是中國傳統美德之一,小朋友們不僅要學習感受其美,更要在生活中與人為善。這次的樂器制作手工課堂就是一次實踐機會,從小朋友們的表現來看,成果相當不錯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