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為集體用地租賃房項目。MLA 受客戶委托,希望借此契機打造一個社區導向的青年社區,為年輕人提供高質量且可負擔的長租公寓。整個項目内不僅僅有青年公寓,還包括有養老院,社區衛生中心,商業空間,公交總站及多樣的體育設施和公園綠地。
全新的社區中心
從城市尺度來看,項目位于四五環内相對不活躍的區域,周邊主要為居住及工業功能,缺乏商業及公共項目。基于項目及整體社會環境中蘊含的機遇與挑戰,我們将城市設計的重點放在打造一個新的社區中心,将住戶凝聚在一起,并希望以此帶動并激活周邊區域。
該總體規劃設計提供了一個以步行為導向的新型社會空間網絡。不同規模的公共空間、公園綠地和商業功能使城中之城項目具有成為更廣泛地區的新城市中心的潛力和基礎。
在該項目中,歐洲典型的圍合式街區與當地的生活方式充分融合,形成更為舒展的變體。通過圍合,不同開放度和私密性的區域組成了一個從最開放區域到最私密區域逐步過渡的空間結構——主路旁的公園是開放度最高的,而養老院則是最為封閉私密的地塊。每個地塊針對不同的目标群體設定了獨特的主題和氛圍。
縱橫公共-私密、活躍-安靜的兩個主要軸線劃分出了4種不同特性的圍合院落。底層的過街樓使内院适度地開放,提供了自由穿梭在各個戶外空間的可能性,極大地增加了人們在社區内的活動軌迹重合度,也增加了人們社交活動發生的可能,并創造出覆蓋面更廣的開放社區感。這種更為多樣化的公共空間,戶外活動設施和空間體驗,也有助于營造豐富多彩的社區生活。
不同的目标群體被安置在能夠反映他們需求的庭院周圍——更活躍的開放庭院、更封閉的平靜庭院或是半開放的活動廣場。活躍的底層建築空間能容納居民在微型城市廣場、購物廣場、活動廣場、藝術廣場、綠色健身房等地進行戶外聚會。
适合每個人的微生活
作為最重要的組成元素,微生活單元的設計和排布方式在平衡項目中的重複性同時又保有一定的多樣性。整個項目的設計把不同的租戶群體以及他們具體的空間需求都考慮進去了,力求給整個社區創造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居住氛圍。
項目内擁有超過4000個居住單元,面積從20平方米到32平方米不等,可以滿足從單身住戶到年輕家庭的空間需求。高效靈活的平面組織能夠為不同的生活方式提供各種類型的公寓--标準單間公寓、帶步入式衣帽間的特色女性公寓、和一室一廳公寓。
由于人們的生活需求、日常作息和建築技術已今非昔比,城中之城并沒有采用中國典型的住宅排布方式和純南北朝向的布局策略。我們在這裡嘗試打破傳統的框架,盡量減少純北向單元的數量,給幾乎所有的單元(除北向單元規範不允許外)都設計了飄窗,最大程度上延申擴展了住戶的室内使用空間。
共同生活的社區空間
家,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種歸屬感的載體。我們不認為私人空間是日常生活中唯一重要的空間。項目設計希望重新引入北京胡同文化, 增強社區的鄰裡感。
我們希望能把傳統的胡同空間邏輯轉譯成一種現代的垂直化的空間語言:如下沉廣場,社區會所和地下運動館等公共空間,吸引臨近區域甚至城市尺度範圍的公衆來參與。而如屋頂露台和公共客廳等社區空間,則更多地為社區的居民服務,成為他們生活空間的延伸和拓展。如同在胡同及其兩側的大院内一樣,為城市服務的公共空間和為居民所用的大院空間都在這裡得以實現。
項目的功能組合中額外增加了很多公共生活空間。它們不僅僅是私人生活空間的擴展延申,更是社區居民相處的社交空間。屋頂露台旁布置有室内公共客廳,将成為垂直胡同的空間載體,增強社區氛圍。
北京王四營鄉觀音堂村集租房
規劃與建築設計項目
功能
地上部分總建築面積173,000㎡,
包括140,000㎡ 微生活居住單元,
18,000㎡養老院與社區衛生中心,
7,500㎡ 配套商業及社區空間,
5,000㎡ 配套宿舍,
及2,500㎡公交總站 。
地下部分建築面積約83,000㎡,
包括停車場,商業空間,
社區運動設施及社區公共空間。
聯合團隊
CADG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Local Design Institute in PD & CD phase 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單位
資料來源、版權所有: MLA 畝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