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徐佩雲 張偉闖 陳鑫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有一支骨幹力量——輔導員。他們陪伴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撥開迷霧,是大學生的知心朋友。
日前,中宣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全國10名輔導員獲此殊榮,杭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輔導員錢珊榜上有名。
那麼,為什麼她能成為“最美高校輔導員”?在陪伴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有什麼心得和秘訣?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年輕的“資深”輔導員。
“希望你們把輔導員工作當成一項事業,當成人生的追求。”2009年入職以來,錢珊一直謹記着時代楷模曲建武老師的教誨和囑托。盡管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11年,在面對學生時,她依然絲毫不敢懈怠。“每個學生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他們承載着家庭的希望。我的責任很重大。”錢珊說。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被“看見”的幸福感
2005年,錢珊來到杭州師範大學求學,正是青春迷茫時期,遇到了當時的輔導員陳岑老師和方俊老師。“他們用溫暖與愛,讓我找到了前行的道路和更好的自己。”慢慢地,那句“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在錢珊的内心生根發芽。
畢業後,錢珊如願在自己的母校杭師大成為了一名思政輔導員。面對283名第一屆自己的學生,錢珊希望能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雖然錢珊的年紀相比大部分學生也大不了幾歲,可帶着“老師”的身份,很少有學生會主動來找她講講心裡話。該怎麼快速走進這群學生的内心?當他們在有困難有需要的時候,能第一時間想到我并且信任我嗎?......這些問題萦繞在錢珊心頭,她覺得,自己要行動起來。
2010年,錢珊發起了“餐會有約”活動,希望利用早餐、午餐時間和學生一起,通過在餐桌上為學生釋疑解惑的方式來貼近學生。一開始,主動報名的學生并不多。錢珊主動出擊,帶着一些自己烤的面包邀請學生們來吃早餐,食堂、寝室、超市、體育場……哪裡都能成為她和學生談心的地方。
學校搬遷到了新校區後,錢珊在學生生活區申請到了一間固定活動室。為此,她特别高興,把這間活動室取名為“外語村”。設計圖紙、反複讨論布置方案、親自跑家具城,錢珊對“外語村”的裝修布置格外上心,一點一點搭建出了現在這個有綠色沙發、木桌椅、照片牆甚至單獨的餐品工作坊的溫馨之地。
地方是準備好了,可怎麼吸引學生過來呢?錢珊有自己的“招術”。
在學期的各個時間段,錢珊會把學生們在那段時間有可能思考和困惑的話題整理出來,比如轉專業、寝室交往、戀愛、就業等,用“珊言兩語”的方式先發布在年級群裡。每次餐會結束後,錢珊也會把現場的圖文發到群裡,用這樣的方式傳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知道,老師在努力‘看見’他們,老師十分願意陪伴他們一起成長。有時候學生的問題會涉及到錢珊并不特别了解的領域,錢珊還會邀請專業老師、學長學姐等加入餐會,讓專業老師給出更精準的學習方法,讓學長學姐用自己的經曆和故事來感染學生。錢珊說:“我想告訴我的學生們,有困惑很正常,恰恰說明了你在思考。你看,他或者她正在努力跳出舒适圈,你也可以。”
漸漸地,“餐會有約暖心行動”開始在學生中口口相傳,5個,10個,20個,100個……到後來,參加“早餐會”已經變成了杭師大外國語學院很多學生的一種習慣。“大學四年,錢老師的陪伴給了我很多溫暖。“來自新疆的學生小吉說。她畢業後做了一名小學英語老師,現在她也在自己的學生中搞起了餐會活動,小吉說,要讓這份溫暖延續下去。
近十年來,每次餐會的前後,錢珊都會做下細緻的記錄,這其中也包括了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軌迹。現在,這幾本餐會日記已經有10萬餘字。
将一件事堅持2700多天并不容易,讓錢珊欣慰的是,“餐會有約”給學生們的學習、就業等起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在錢珊的學生中,有10%考取了世界top100名校,很多學生在教育一線成長為骨幹教師,更有一些學生成功進入阿裡巴巴等知名企業工作......
創新思政教學方式,給學生“全天候在線”的陪伴
“餐會有約”初有成效後,随着國家、省裡都大力支持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政教育,操作便捷、互動即時的線上平台吸引了錢珊的注意。
“網絡環境下學生們到底在想些什麼?在做些什麼?他們需要些什麼?”錢珊又開始動腦筋。
錢珊把在“餐會有約”中發現的學生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以網文的形式投稿到一些網站和公衆号。2014年,教育專業出身的錢珊,竟研究起了手機APP,面對陌生的領域和周遭的質疑聲,錢珊有着一股不服輸的鑽研勁兒。“有‘麻煩’的地方才有可能成為思政工作創新發力的沃土。”錢珊告訴記者,她成立的“e外app”育人服務站可以幫助學生報名參與學院組織的各類優質活動,老師、學生、家長也可以通過它直接發起對話,這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家校互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
但是無論是網文還是手機app,和學生的即時互動還是不強。2015年,錢珊決定辦一個“青春領航直播工作室”,利用“直播”這種在學生中廣受歡迎的模式來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組建團隊、策劃主題、學習設備、布置現場......工作室成立5年來,錢珊從一名直播新手開始摸索,到現在已經可以自如地運用直播多媒體加載功能;直播的主題也從女大學生職業選擇、面試中的技巧到“榜樣力量”直播系列,在學生中大受歡迎。
疫情網課期間,很多同學面臨着學習上的焦慮,錢珊的直播間裡,大家在線抛出一個個問題,原本45分鐘的直播,硬是播了快2個小時才結束。這場主題為“疫情期,如何擁有超強的學習力?”最終收獲了學生上千次的在線點贊,上百條的互動交流。
“我想,這就是輔導員工作最打動我的地方,何時何地何種方式,你總是能陪伴在學生身邊,就像溫暖的一束光。”錢珊說。
從線下到線上,時代在變,學生在變,工作方式在變,唯一不變的是那顆赤誠的育人初心。
從首屆浙江省十佳大學生到首屆浙江省十佳輔導員年度人物,再到如今榮獲全國十佳最美高校輔導員,朝着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的發展方向前進,錢珊始終在身體力行。
“我隻是杭師大衆多優秀輔導員中的代表,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期待着未來有更多的’ 最美‘在師大校園傲然綻放!“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