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09:55:23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論述上德和下德的根本區别,并得出去下德而取上德的結論。這一章是比較難懂的,主要是什麼上德下德、什麼無以為有以為,很多人都給繞暈了,解讀出來的東西簡直就是糊成一鍋粥,毫無邏輯可言。切入的關鍵點在于:“下德”是無德的;而“仁義禮”是失德之後相繼出現的東西,那麼,“下德”就是指“仁義禮”等偏離自然之道的相應作為及品行。弄明白了這個要點,理解本章就豁然開朗了,尤其不會自作主張說這句錯入、那句有誤了。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細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1

【原文】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2、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3、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意譯】

1、上德,好像沒有衆人以為的德,(而它是合乎自然之道的,)所以有德;下德,好像沒有失去衆人以為的德,(而它偏離了自然之道,)所以無德。上德,沒有妄作胡為,是一種(順應自然之道的)無心之為;下德,總是出于主觀認知和私欲去作為,是一種(偏離自然之道的)有心之為。

(仁、義、禮,就是下德。就拿它們上好的部分來說,)上仁,是一種體現“仁”的(順乎人為倫理規範的)無心之為;上義,是一種體現“義”的(維護人為倫理規範的)有心之為;上禮,是一種體現“禮”的(維護人為倫理規範的)有心之為,但當得不到回應(遵守)的時候,它就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打将過去,使人就範。

2、可見,(一個國家做不到依道而行,)喪失了自然之道,就會倡導和實行德;(繼而做不到依德而行,)喪失了合道之德,就會倡導和實行仁;(接着做不到依仁而行,)喪失了仁,就會倡導和實行義;(最後做不到依義而行,)喪失了義,就會倡導和實行禮。“禮”這個東西,意味着人與人之間的忠信是極其薄弱的,是禍亂的開端。那些所謂有超前見識的人,(所持之“下德”)是未及于“道”的虛浮漂亮的東西,而社會上愚蠢的言行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3、所以,那些稱得上“大丈夫”(的得道之人,)為人處事時總是恪守敦厚的忠信,擯棄淺薄的忠信;堅守樸實的道義,不要虛華的東西。所以,侯王要去掉“下德”,取用“上德”。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細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2

【要讀懂本章,必須先明白關于“德”的四組排列】

1、本章有個“治國的降級式做法”,就是“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可以把它概括排列為:道、德、仁、義、禮。

2、在衆人眼裡,“仁義禮”是好東西,是“德”。老子因此把它們歸為“下德”,相應地,把“德”改稱為“上德”。于是,新的說法是:道、上德、下德(仁、義、禮)。本章就是從這裡切入的。

3、道,本身是有德的,叫做玄德。那麼,前兩種排列中的“道”,其内涵就是“玄德”。那麼,按“德行”進行的排列是:玄德、上德、下德。相關的判斷是:玄德至德、上德有德、下德無德。

4、品行是德行的具體内容,那第四組排列是:不自生、慈、仁、義、禮。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細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3

【道、德、仁、義、禮,它們各自的含義是什麼?】

1、道。我在細讀第二十五章時,曾給道家之“道”下了一個狹義的定義:道,是系統内自動自發起作用的、具有客觀規律性的、使之整體向好發展變化的機制。

2、德。合于自然之道的品行,就是道家的德。老子經常拿一些自然主體來作比拟,就說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這是水的道。因為水就是這樣“自然”的,它就是有這樣的自動自發的機制在起作用。不過,如果從人的品行的角度去看,可以比拟說:水是具足“善利萬物而不争”的品行的。老子把這種品行稱為德,其特點是合乎自然之道。從中也可以看出,道和德,是一樣的,隻是表述的角度不同而已。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細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4

水是這樣,那人呢?“聖人之道,為而不争。”僅就治國理政來說,聖人之“道”是:為七善而不争。七善是“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那麼,聖人之“德”,就是“為七善而不争”。注意,盡管我們可以簡略說“不争是德”,但是要明确:水和聖人的“不争之德”是有前提的,即“善為”。因為很簡單,一點技能也沒有、付出得很少的,說“不争”,不僅沒有意義,而且是品行不良的表現。注意,按前面第四組排列,水的品行可以概括為“不自生”,聖人的品行可以概括為“慈”。

我們知道,各個思想學派都有自己的“道、德”。春秋時期,儒家的影響很大,其主張之“仁義禮”,廣為世人所認同。在世人的觀念裡,凡良善之品行就是“德”。當有人把“道與非道之德”扯在一起的時候,老子就把“德”分為:上德和下德。兩者的根本區别在于:各自之德,所依據的“道”是不同的。這是把“仁義禮”歸為“下德”的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老子明确說“下德”是不德的,所以,“下德”不能歸于合道之“德”。老子隻是就着大衆的觀念,才勉強地用了“德”字而已。還有,由于人畢竟是有主觀認知的,得道的聖人之德,雖然高于非道之“下德”而為“上德”,卻比“玄德”略低,低就低在,“上德”因悟道而得,非全然合于自然之道。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細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5

3、仁、義、禮。這些在大衆的眼裡都是良好的品行,籠統稱呼為“德”。但在儒家那裡,它們是有特定含義的。仁,本義是仁愛、愛人;在國家層面是最高的道德規範和仁政。義,本義是合乎正義或公益的;在國家層面是主流的價值觀。禮,本義是禮儀;在國家層面是禮制、禮法。

這些“仁義禮”,是合乎儒家之道的德。而儒家的道,是主觀認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先天倫理秩序。這樣就有别于道家的自然的倫理秩序了。

單就什麼人可以做“統治者”來說,老子雖然沒有明顯的反對世襲制的言論,但從其相關的核心論述來看,治國理政的主導者是“道”的産物,是百姓“樂推”出來的,一點也沒有人為世襲的影子。老子提出的倫理秩序是服從于大道的“不自生故能長生”的自然實質的。(參閱細讀系列之第十八章)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細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6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1、這是本章的主題,即比較上德和下德的根本區别。

2、有德或者無德之論斷,依據的不是大衆的觀感和評判,而是其是否合于自然之道!抓住這個根本點,老子的話聽起來就不那麼繞了。上德,好像沒有衆人以為的德,而它是合乎自然之道的,所以有德;下德,好像沒有失去衆人以為的德,而它偏離了自然之道,所以無德。

那麼,怎麼知道是否合于自然之道呢?一是看其作為之性質,有為或者無為;二是看其主觀之心意,有心或者無心。明白這兩個角度,老子的話就好懂了。上德,沒有妄作胡為,是一種順應自然之道的無心之為;下德,總是出于主觀認知和私欲去作為,是一種偏離自然之道的有心之為。

進而,“心之有無”又是什麼?區别在于是否有主觀認知和私欲。而道是“不自生”的,沒有這些東西。于是“無以為”之“無為”就合于自然之道而有德了。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細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7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1、這裡是對“下德”的展開論述。前面提到,仁、義、禮,就是下德。這裡隻論述其上好部分,言下之意,此等品行再怎麼好,都是偏離自然之道的東西,是要擯棄的。上仁,是一種體現“仁”的順乎人為倫理規範的無心之為;上義,是一種體現“義”的維護人為倫理規範的有心之為;上禮,是一種體現“禮”的維護人為倫理規範的有心之為,但當得不到回應遵守的時候,它就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打将過去,使人就範。

2、“仁義禮”之為,所據之道是人為的倫理秩序,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綱常。從個體來看,“儒者個體之道”是什麼呢?就是“仁義禮”在自然(即自動自發起作用)。就其“上等者”來看,不乏“上仁為之而無以為”的人,都做到無心而為了,但終究沒用。因為他的前提錯了,也就是偏離了自然之道,再怎麼做都是錯的。

曆來很多人不理解,老子為什麼要批評“仁義禮”呢?其實,老子并不反對真正的“仁義禮”所代表的良善品行,反對的是當時“仁義禮”的倡導和踐行者扛着自制的倫理大旗背“道”而馳了;反對的是它們作為維護人為倫理秩序的工具所體現出來的虛僞性。

3、那“道者個體之道”是什麼呢?就是“慈”在自然。慈,是比“仁義禮”更深切的發自内心的品行,是“以道莅天下”時統治者最應該喚醒的精神内核。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細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8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1、先打個比方,一株漂亮的野花,長在自然的生态系統裡,是“不自生”之道對其起作用。①道者看到了這株野花,把它移到臨近的生态園裡做自然景觀,這叫“失道而後德”。②儒者卻把這株野花從生态園移栽回家種在花盆裡,并用心呵護它,這叫做“失德而後仁”。③時間長了以後,儒者仁心減弱,就以責任心要求自己繼續照顧好盆栽,這叫做“失仁而義”。④後來,責任心也減弱了,時常忘了澆花,儒者就給自己規定澆花的時間,這叫做“失義而後禮”。⑤當澆花變成隻是在時間表格上打勾的時候,對花的真心誠意(信)已經蕩然無存了,盆栽被廢也就為期不遠了,這叫做“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細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9

2、當一個國家開始時做不到依道而行,就會出現一種普遍的“治國降級式做法”,過程是依次降級的,結果是動亂不堪的。老子是這樣說的,國家喪失了自然之道,就會倡導和實行德;繼而做不到依德而行,喪失了合道之德,就會倡導和實行仁;接着做不到依仁而行,喪失了仁,就會倡導和實行義;最後做不到依義而行,喪失了義,就會倡導和實行禮。“禮”這個東西,出現的時候意味着人與人之間的忠信是極其薄弱的,是禍亂的開端。

3、老子所處的春秋時期,争鳴的百家看到的社會景象都是“亂”!孔子的着眼點是:“亂,是禮崩樂壞之亂。”于是,儒家相應的邏輯就是以“克己複禮,實行仁義禮”的做法,倒着回歸到人為有序的先天之道。而老子的着眼點是:“亂,是統治者欲望甚奢泰之亂。”于是,老子相應的邏輯就是以“統治者去甚去奢去泰”的做法,複歸到無知無欲的自然之道。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細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10

4、在老子看來,儒家的思想是不究竟的。拿上面那株野花來說,儒家認定它的本來位置就是在花盆裡,根本沒有意識到或者根本就不承認之前的生态園和純自然生态;以為有宣導而來的“仁義禮”就足夠了。盡管如此的不究竟,但儒家還是比較契合世俗的知見,也容易得到統治者的青睐和推崇。就我們切近的親子關系來說,父母把自己的知見、想法、要求加諸孩子的身上,相當于把孩子的自由自主的生命,限定在父母設定的花盆裡,會有好結果嗎?

而老子的思想,雖然究竟,但恰恰因為其究竟而讓人望而卻步,俗人的命根子無非就是悖道的認知和膨脹的欲望,都給對治完了,那怎麼行呢?!因而,真正的老子思想并不被待見,又因其實在過于高妙,于是就被歪曲、拉低為“人君面南之術”而面世,或者被當作淺薄的世俗知見的原理依據了。可以想見,曆來衆人大肆誇贊《道德經》以彰顯自己時,老子他老人家是多麼的郁悶和失落!

道德經妙解第八十二章(細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11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這裡,與“愚”相對,“前識者”就是指那些所謂有超前見識的人了。他們所持的是“下德”,是未及于“道”的虛浮漂亮的東西,而社會上愚蠢的言行就是從這裡開始的。所以,可以稱之為“大丈夫”的得道之人,為人處事時總是恪守敦厚的忠信,擯棄淺薄的忠信;堅守樸實的道義,不要虛華的東西。

【故去彼取此。】

記住本書的定位,是“侯王的治國守則”。所以,這句話是對本書目标讀者侯王說的,要去掉下德,取用上德。這是本章的中心思想,也是老子的結論。

【細讀《道德經》系列,做嚴謹踏實、邏輯自洽的解讀,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