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書法入門之學篆書

書法入門之學篆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6:08:35

當今學習書法,大都以楷書為主,因為我們從小在課本中認識的規範漢字,就是以楷書為标準的。但是漢字曆經幾千年的不斷演變,楷書之前還有各曆史階段不同的書體,作為中國人,也是非常有必要去了解和學習的,篆書就是其中一種。

作為久遠的文字,篆書具有古拙、質樸的風格,從書法意義來講,有極強的圖形意象之美。篆書的書寫相對其它書體來講并不太難,真正的難在于“識字”,這就是很多書友對篆書學習望而卻步的原因。

書法入門之學篆書(零基礎書法學習)1

筆者拙見,文以載道,不識文,就很難融入篆書書法的練習當中。唯有跨過“識篆”這道門檻,對于篆書愛好者來說,才能知字源,曉字理,通筆順,明筆法,走出“照貓畫虎”的尴尬困境。

篆書的學習,一般來講,臨習古碑帖是書法入門的重要手段,諸如小篆學習,基本都是要求從《峄山碑》開始入手,也有直接從清篆當中選一個名家字帖開練。這樣下來的結果呢,筆者通過對一些培訓班的走訪,發現教室裡老師給學生解決的基本都是中鋒線條、均間對稱等筆法和結體的技術環節問題,不明字理,不識字源,臨了叫老師寫一幅字送我,拟好内容,老師們基本都會翻帖或查詢手機進行參照,然後默記書寫,這不是有意為難,很多四字一句的通俗橫幅真的是勉為其難,包括媒體上經常看到很多書家給某主席的字挑錯,這也是當今篆書學習“依葫蘆畫瓢”的一種常态。

書法入門之學篆書(零基礎書法學習)2

不識字,很難做到胸有成竹,難以做到專注的下筆,勢必就會斷了“行氣”,何談篆書的書寫性呢?

要解決這個難題,打開“識篆”這道大門的鑰匙其實早就有了——

那就是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以下簡稱《說文部首》)。

《說文解字》編纂完成于東漢,是中國曆史上系統解釋古代漢字的字典,《說文解字》以小篆做字頭,隸書做注解,共收錄了9353個篆字和1163個先秦文字。這一萬餘篆書漢字要求我們當代人全部掌握和了解,那實在難于登天。但不管漢字總量多到什麼程度,組成這些字形的基本構字部件是不多且不變的,隻在500個以内。若再從楷書字形中拆出筆畫,就隻有一丨丿丶乛五種筆畫形态了。《說文部首》,大緻就是漢字的基本構字部件,也就是構成衆多漢字的字根。

書法入門之學篆書(零基礎書法學習)3

許慎編撰《說文解字》時,從9353個字形中分析構形,按義類歸納出540部,各部選一個字形來統領各自大義類的字,稱為“部首”,如跟水相關的歸屬“水”,跟狩獵有關的歸屬“犬”,跟動作有關的歸屬“手”等,條理清晰,綱舉目張,是漢字研究史上的偉大創舉。

因此,後人習篆,先入手《說文部首》的研習,或邊學邊寫,是為篆書學習的不二法門。

那麼通過對于540部首的熟悉和積累,僅僅是跨進了篆書的門檻,這個時候可以通過部首、單字結合篆書基本筆法加以演練,如直畫(橫、豎),弧畫(上、下、左、右方位),以及螺旋、曲直相連等技巧,這些我們可以通過近代著名書家的作品進行詳盡指導,如吳大澂、王福庵等的《說文部首》範品,讓我們對篆文的辨識和書寫打下紮實的基本功,這一環節,特别類似于武術練習的“紮馬步”,絕對不能馬虎。

書法入門之學篆書(零基礎書法學習)4

接下來的進階,理當鞏固識篆、寫篆量。篆書《千字文》是最合适不過的教材,我們通過1000個不同篆字的理解和書寫,加上熟練540部首後的舉一反三,綜合達到2500個左右的篆文識寫能力并不誇張。這數字意為着,這就是我們一般人經常通用的識字量,如果有人當面給你求字,你還會心裡沒底不敢下筆嗎?

走到這一步,我們學習的路子才算真正鋪開,因為有了識篆寫篆的基礎,通過《峄山碑》、《泰山石刻》、《三墳記》等古碑走進李斯、李楊冰等名家的内心,仔細閱讀和體驗他們帶來的書寫動作和節奏,在練習中完善小篆厚重的文化内涵,從而鞏固自己的書法之路,達到自我的完善,往上可逆追籀、金、甲骨,往下可啟隸、草、真、行,讓自己在漢字5000年的時空中任行翺翔。

書法入門之學篆書(零基礎書法學習)5

書法之路,有人說是一條苦路,筆者老話長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你覺得學書之路真的好辛苦,不值得,那趁早收了心幹點别的,書法學習本是一條修行之路,它帶給我們不僅有苦中回甘的付出,更是知識和境界的收獲,但前提要找準路子才不會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