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随着時間的推移,當初的細微差别會發展成巨大的鴻溝。
這條鴻溝,是經曆、格局、圈層的不同,裡面又隔了歲月變遷,盛滿了各自人生的酸甜苦辣,時間長了,變得不可逾越。”
1 “失友症”是自我成長的重新思考
最近,“失友症”成為微博熱門話題。過千萬的閱讀量背後,大家分享生活點滴,聊起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失友症”背後,其實是對于親密關系和自我成長的一次重新思考和發現。
心理學家指出,18-25歲是所謂的“成年初期”,主要“解決親密與孤獨的沖突”。
我們需要朋友帶來的親密關系,克服内心的孤獨、迷茫和不确定感,沖開人生一道道關卡。
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研究表明,這一時期的交友因素,最重要的是“接近性”(proximity)。
成年中期的友情,不再需要時刻相伴,關系被定義為“知道Ta在那裡”。
因此,“失友症”其實是當代青年的一種幻覺。我們隻是換了一種方式去維系友情,更成熟地面對人生。
2 交友的最高境界:
守分寸,付真心
其實“朋友”本來不是一個詞,而是一對詞。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明确表示:朋在甲骨文中表示群鳥聚在一起的情形,
當商周年間,大規模的教育出現後,
我們的先祖假借古字“朋”群鳥相聚的意思來作為學生們之間的稱呼,
而“友”在甲骨文中是兩隻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狀,本意為友好。
同門曰朋,同志曰友。
朋友間最重要的是分寸感。
《論語》中寫道:
“可與共學,未可與适道;可與适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共學”即共同學習的夥伴;
“适道”即擁有共同目标和志向的“同道中人”;
“立”與“三十而立”意思類似,指的是到社會上成就一番事業,
“可與立”也就是可以共事;
“權”指通權達變。
“可與權”的意思是緊要關頭,可以一起權衡利弊輕重的人。
孔子有交友的标準,同樣,你也有自己的标準,隻是切記凡事過猶不及,一旦失去分寸感,模糊了邊界,再好的友情也會變成一場災難。
3 中年人的朋友圈:
三觀相合,磁場相吸
難過分享錯了人,就成了笑話;
快樂分享錯了人,就成了顯擺。
有段話說得很好:“一段友誼能維持多年,總顯得情深似海,但時間會讓你明白,歲月或許能熬出一個成熟的世界觀,卻不能養熟一個不投契的異路人。”
真正的朋友門檻其實很高,需要智識對等,需要靈魂契合,才能長久結伴同行。
好的友情,始于志趣,合于三觀。
最好的心态,是聚散随緣,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最好的友情,是遠近随意,你來,我去接你,你走,我不挽留。
餘生,不必将太多的人請進生命裡,放低期待,做好自己。
來源:七一網 七一客戶端 / 人民論壇網微信公衆号
編輯:陳一豪 冉開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你“在看”我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