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工作壓力大解壓心情建議

工作壓力大解壓心情建議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4 02:44:22

工作壓力大解壓心情建議(工作壓力太大總崩潰)1

一、壓力山大無法有效解壓?你需要先知道“四個字”

上周五,同事安安在工位上突然毫無預兆的暈倒了,過了不到一分鐘,安安又醒過來了。

我們都被她吓了一跳,着急忙慌地問她到底怎麼了,她說:“可能最近壓力有點大,我手上有個工作項目快要結期了,感覺很焦慮,已經連續一個多星期沒睡好覺了。”

“怎麼會這樣,你平時不都有玩遊戲嘛,不能緩解壓力嗎?”

安安搖了搖頭說,“沒什麼用,玩的時候很開心,可一想起工作還是照樣焦慮。”

事實上,職場人平時工作壓力山大,安安用娛樂的方法來緩解壓力并沒有錯,但她沒有意識到自己是陷入了一個心理效應——“齊加尼克效應”。

齊加尼克效應指的是:當人們在接受一項工作後,就會産生一定的緊張心理,隻有任務完成了,緊張才會解除;如果任務沒有完成,則緊張狀态持續不變。

工作壓力大解壓心情建議(工作壓力太大總崩潰)2

二、工作壓力,往往來自你對工作的看法

工作壓力的産生,一方面是工作本身,另一方面,則來源于我們對工作的看法。我們内心如何「看待」工作,會影響到我們工作時的狀态。

1、期望過高

合理期望值在于我們能達到的目标與實際能力相吻合。期望越高,制定的目标超出自己的實際能力時,就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小北上個月剛進入一家公司成為了新媒體小編,基本沒有寫作經驗的她一開始就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月寫出10W 的文章”。為了實現這個目标,小北天天逼着自己日更文章,然而,一個月過去了,小北的文章閱讀量仍然隻有寥寥的1、2百。小北從原來的熱情滿懷漸漸變得郁郁寡歡。

小北的目标制定隻是出于對自己盲目的高期望,完全忽視了公衆号隻有5K關注量的事實,一個沒有寫作經驗的小白要在一個月内實現寫出10W 文章的概率實在是太小。

條件在變、環境在變,脫離于實際情況制定目标,執着于過高的期望,隻會帶來更深的焦慮。

2、追求“完成”的狀态

人們習慣性地會對沒有結局的未完成之事抱有執念。一旦個人想辦法将這些“未完成事件”排除在他的察覺之外,他就喪失了對其的知覺,結果形成“解決-無效-再解決—無效”的惡性循環。

之前朋友毛毛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老闆交給毛毛一項工作任務,讓他在第二天下班前完成。但在當天下午,發生了一件緊急的事件,客戶突然打電話過來要求修改訂單數量。毛毛接到電話後,一邊想着自己手頭上的工作一邊記錄着老闆的需求。沒想到等和老闆彙報後,老闆發現這個訂單數量有點問題,等到重新打電話給客戶才發現原來是毛毛聽錯了。

因為一直放不下未完成的工作,導緻毛毛疏忽了其他重要的突發性工作,也因此影響到了老闆對毛毛工作能力的認可。

工作壓力大解壓心情建議(工作壓力太大總崩潰)3

3、無法應對“負面反饋”

“一個勁地忙來忙去,事情卻原地不動”。這樣的情況能讓大多數職場人抓狂。

陳晨是一家公司的市場部部門主管,由于最近業務量較少,市場部的工作業績也成下降狀态。陳晨很焦慮,為了提高業績,從上個月開始,他每天拉着部門同事一起加班到晚上11點,每個周末自己則雷打不動地去公司加班。然而,盡管如此,市場部的業績還是沒有明顯起色。陳晨變得越來越焦慮,頭疼、胃疼已經成了他身體狀況的常态。

無法接受工作結果不好所帶來的打擊,導緻自己自始至終都在焦慮,越焦慮越停不下工作,越不能停下工作看到工作業績沒有改善就越焦慮。

三、 壓力面前,除了緩解和死扛,你還有其他的選擇

1、改變對壓力的看法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Kelly McGonigal(凱利·麥格尼格爾)在一期TED演講上提出:改變看待壓力的方式,生理上的壓力反應亦随之改變。

工作壓力大解壓心情建議(工作壓力太大總崩潰)4

壓力并不都是有害的。凱利·麥格尼格爾發現,壓力産生的催産素會讓人更有社交能力,人們變得更容易相信别人,更具有合作精神且更慷慨大方。

學會正确看待壓力,把壓力引導到正面的促進作用中。

01、分析壓力背後的真實在原因,分析工作沒完成産生的壓力是因為自己怕被老闆責罵還是對自己能力有了質疑?

02、寫下“情緒日記”,《悲傷詞典》告訴我們“一滴眼淚有8000種理由”,用具體的詞彙記錄下自己負面情緒産生的事件、原因、情緒,讓自己有客觀反思自己情緒的機會。

03、說出來,與家人或朋友聊聊自己的工作狀況,不管他們能否聽明白,“說出來”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解壓方式。

04、自我暗示,當壓力來臨時,你可以這樣告訴自己:“這是我的身體在幫助我準備迎接挑戰”。身體信任我們對自己的提示,促使自己的身體反應往健康的方面發展。

2、消除煩惱三步走

煩惱的産生在于自己對過去的後悔、對現狀的不滿、以及未來結果的負面預期。

在感到糾結與煩惱時,我們可以運用“卡瑞爾公式”,強迫自己面對最壞的情況,在精神上先接受它以後,才會使我們處在一個可以集中精力解決問題的地位上。

第一步:找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

比如安安在工作中認為最壞的情況也就是項目無法完美完成,可能導緻項目延期。

第二步:讓自己能夠接受這個最壞情況。

這時候,安安可以對自己說,我也許會因此搞砸工作項目。但我大不了就辭職另找一份工作。至于老闆,完全可以再找一位下屬繼續完成這個工作項目。

第三步:有了能夠接受最壞情況的思想準備後,就平靜地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試着改善那種最壞的情況上。

比如安安可以先主動和老闆說明情況,請幾個同事一起幫忙完成。

工作壓力大解壓心情建議(工作壓力太大總崩潰)5

3、改變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累了就休息,工作累了就應該停頓。采用中斷的“冷處理”方式切斷負面反饋的循環,讓身心愉悅,才能有更好的精力投入下一輪工作中去。

美國前總統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曾說:“最緊迫的決策通常都不是最重要的。”

采用艾森豪威爾矩陣模型加強時間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01、列出自己要做的工作内容

02、将工作工作按照重要性和緊迫性分類為四個闆塊:

① 重要但不緊迫;

② 緊迫而且重要;

③ 緊迫但不重要;

④ 不重要,也不緊迫。

工作壓力大解壓心情建議(工作壓力太大總崩潰)6

03、分配時間完成工作

舉個例子,你是一個人力資源部主管,今天的任務有四個:一是完成今日的全員培訓;二是召開部門例行會議;三是和領導進行年中彙報;四是統計上個月的出勤率。

這時你就可以将這四項任務進行分類:

① 先完成緊迫而且重要的事,領導所能給的時間的固定的,先完成重要的年中彙報才好。

② 再完成緊迫但不重要的事,比如統計出勤率,為節約時間可以選擇交給下屬去完成;

③ 然後是完成重要但并不緊迫的事,即部門例行會議;

④ 不重要也不緊迫的事,部門例行會議可以放在最後去完成。

把工作進行分類,明确地區分“緊迫”和“重要”之間的差别。能有效幫助我們提高時間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