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學反思基礎知識的總結

教學反思基礎知識的總結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23:34:59

讀《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我印象最深刻是P8“何為知識、學習、教育”:知識:通過學習獲得的信息、理解、技能、價值觀和态度;學習:個人通過經曆、實踐、研究或授課而在知識或者行為方面的獲取或改變;教育:是引發持續學習行為的有組織的交流。三個定義的表述,界限非常明确,又不乏關聯,其中“教育”一詞解讀與愛因斯坦關于教育的描述有相同的地方:當一個人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也有相傳為英國哲學家阿弗烈·諾夫·懷海德語錄)。最有價值的教育,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教養及終身學習的習慣。這就是日積月累的所謂“積澱”,當然屬于“剩下的”。

教學反思基礎知識的總結(重新定義知識學習)1

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一名教育者,理解了這些關鍵詞組以後,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教學反思基礎知識的總結(重新定義知識學習)2

圖片來自網絡

一、辯證思維,轉變觀念: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育人”。教師要圍繞立德樹人的目标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标來學,凡是不利于實現這個目标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在過去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學科教學的目标隻關注“雙基”,教學過程變成知識授受的過程;學科育人的任務被成績、分數、升學所遮蔽、所排斥。這種狀況必須改變,改變的方向就是要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育人”,以學科知識為載體,以育人為目标,挖掘學科的德育内涵和人格養成價值,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反思基礎知識的總結(重新定義知識學習)3

圖片來自網絡

二、長遠考慮,轉換模式:從“學校學習”向“終身學習”延伸。教育:是引發持續學習行為的有組織的交流,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就從深度和廣度上對學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學習的作用又不僅僅局限于對某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還使人聰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發展.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人們始終把學習當作一個永恒的主題,古人雲: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當今時代,世界在飛速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知識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們要适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就必須把學習從單純的求知變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

教學反思基礎知識的總結(重新定義知識學習)4

圖片來自網絡

互聯網預測,未來30年内,因為人工智能的代工屬性,将會創造50%的失業率,張志敏校長說,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而是不會學習,法國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爾于1972年完成《學會生存》一書,《學會生存》是把“學習化社會”的概念推向了世界,并推進了人們對終身學習的思考,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在年輕的那幾年或者是某個階段就能夠學會以後乃至一生所用的知識,所以學習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生存,未來可能不缺少常識性的知識,未來可能不缺少人類的體力勞動,但永遠缺少思想,缺少做事的方法,缺少溝通的技巧,缺少創新思維......,而這些技能、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的是終身學習,而教育就是引發持續學習行為的有組織的交流,終身學習是其的使命與歸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