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古田一中有個師範班嗎

古田一中有個師範班嗎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14 03:51:25

  離别故鄉久,常生思念情,思念最多的不是美麗的翠屏湖,也不是古老的吉祥塔,而是我曾經學習、工作過的古田一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古田一中有個師範班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古田一中有個師範班嗎

  離别故鄉久,常生思念情,思念最多的不是美麗的翠屏湖,也不是古老的吉祥塔,而是我曾經學習、工作過的古田一中。

  勞動鍛煉

  1957年我從古田二中初中畢業,考入古田一中高中學習。學校坐落在古田舊城北邊的山頭上。禮堂在山的最高處,我是寄宿生,就住在禮堂旁的大房間裡。有時站在禮堂外極目四望,縣城幾乎盡收眼底,古田溪繞過縣城往南流去,橫跨兩岸的唯一橋梁叫紫橋,汽車過了紫橋,朝福州的方向奔馳。那條溪、那座橋,激起年輕人多少遐想啊!

  古田要建地下水電站,大壩把古田溪攔腰截斷,整個縣城及四周的許多村莊、田地都成為人工湖底,白茫茫一片汪洋。我家的屋子,我童年、少年的夢,都隻能在碧波下蕩漾了。

  我有幸親眼目睹、親身參與了古田一中從舊城遷往新城的過程。新城在舊城南邊的小盆地上,古田一中新址在新城邊緣的松台山上,已蓋了教學樓、宿舍樓。我們先是在舊城廢墟上挑選年代最久遠的土牆,把它推倒,把土搗碎,用篩子篩下細末,然後,用闆車一車車拉到新校區。車到高頭嶺,一路斜坡,不用費力,隻要按住車把子,盡可放心奔跑,那種騰飛的感覺,讓人久久難忘。

  那年月,學生參加勞動的時間多,強度大。我們曾集中住在新校區好幾天,平整土地、種樹施肥。而我們用闆車拉來的牆土,便是最好的肥料。晚上沒電燈,躺在教室冰冷的地鋪上,有人唱歌,來驅趕無聊與寂寞。我便編故事,“繪聲繪影”地講述起來,我的那些同學居然聽得十分入神,這使我暗中高興,那可是我第一次發表“作品”,雖然不是用筆,隻是用嘴。

  1958年,舊城淹沒了,我們都成了新城的居民。古田一中也淹沒了,隻有禮堂那一小塊地還露在水面,成了一個小島。我在心中默默叨念,再見了,我們的學校!再見了,我們的高一年代!讓我們走向新的生活吧!

  大煉鋼鐵運動開始了,我們班被安排到鳳都九渡橋勞動:洗鐵砂,打碎鐵礦石,到一二十裡外的炭窯挑回木炭,給土高爐添加燃料……勞動之餘,也有休整,那時,我會到九渡河的河灘上撿美麗的小石子。那兒的風景美極了。滿眼盡是綠幽幽的山巒和樹木,水也是清幽幽的。聽當地人說,把剛摘下的野柿子埋在有水流過的河灘的沙石下,會将它的澀味去掉。我試着做了,但柿子還是澀澀的,也許是我心太急,埋的時間太短,就把它挖出來吃了。我們還跟煉鋼鐵、挑礦石的民工一起開聯歡會。我寫了首《九渡橋之歌》,一個同學譜了曲,在晚會上高聲合唱,歌聲在高高的山峰間久久回響。

  到了高三,勞動少了。高考前夕,甘清英老師布置寫作文《我在勞動中得到鍛煉》,他在課堂講評了我的作文,并把它貼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供兩個班的同學“觀摩”。當我打開高考的語文試卷,我驚呆了,因為作文題目竟是《勞動鍛煉了我》。甘老師,真神了!

  語文老師

  我高中的語文老師,都有學問,都有所長,有的甚至有絕招。

  教我們高一上語文的是張書竹老師,他操外地口音,說話幽默,會畫畫。有一次教一首詩,詩中寫道:頓河邊長着茂密的葵花樹,葛裡高利與阿克西妮亞正在那兒散步。他把畫着葵花的小黑闆挂起來,那畫面讓人想象奔湧的頓河,頓河邊的浪漫愛情。課後,我借來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我被它深深吸引,我驚異:語言竟有這樣巨大的魅力,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竟然會站在你面前,會說話,會行動,活靈活現。我還想到,語文老師講課,要像張書竹老師那樣,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去想象,去探求……可惜,他教了一個學期就調走了。

  我記得,教我們高一下、高二語文的是王福鐘、倪可源老師。

  王福鐘老師被譽為古田才子,他講課語言華美,善于比喻、形容,文學味濃。高中階段,正需要大量積累詞彙,增強語言表現力,所以,他的課很受學生歡迎。他分析現代文特好,他的課讓我在分析作品、欣賞作品方面受益匪淺。他的舊體詩寫得好,是古田詩壇的主将之一。據說,他還會編戲曲的劇本呢,這使我們特别欽佩。

  倪可源老師講課,用語準确,邏輯性強,傳授語文知識,點點滴滴、紮紮實實。我曾經向他讨教過一個問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總沒有文藝作品中的人物那麼高大、完美,現實中,很少見到英雄,這是怎麼回事?這問題困惑了我很久,有一天,我終于向他提了出來。他從文藝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論高度,侃侃而談,讓我明白了文藝創作的典型化、理想化創作規律。更難得的是,這使我對文藝理論萌生了強烈的好奇和對之探究的念頭。

  甘清英老師教高三語文,他已經在高三“把關”多年。他是古田的“漢文伯”,古田人稱國學根底深,學問好的文人、老師為“漢文伯”。他是古田語文界的權威,在整個地區都有名氣。他教文言文,注重字字落實,句句落實,字的形、音、義,各種句式,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能含糊,不能混過去。他的一絲不苟精神對我一輩子做學問,都有影響。他教議論文的閱讀與寫作,重視如何擺事實、講道理;議論文結構,講究起承轉合。有一次,寫《論團結》,他把我的作文當“範文”念了。我總結這篇作文在寫法方面的經驗,在以後的議論文寫作時運用,但他再也沒有評講我寫的議論文了,因為我隻學到了皮毛,隻掌握了一點“文章作法”,我沒能把事理講深講透。這從反面啟示我,講清事理,講深講透,這才是寫好議論文的關鍵。

  我從小喜愛文學,在語文老師的教誨、影響下,我決定終身與文學結伴而行。在高中階段,我大量閱讀中外古今名著,為後來的發展打下了比較堅實的基礎。1960年,我考入了福建師範學院中文系。同學們也都分别被省内外高校錄取。古田一中1960屆(1)(2)班成了曆史記憶,此後,同學們也不易見面了。

  同學之情

  班級沒了,但同學之情仍在延續。

  2015年夏天,20多位同學在福州倉山萬達某餐廳聚會,慶賀畢業65周年。京津的10餘位同學在首都相聚,舉行同類活動。兩地互發微信,傳送照片,互緻問候。大家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卻還有少年的豪情。憶往昔,談現狀,觥籌交錯,談笑風生……

  大家覺得,我們這兩個班有自己的“班風”:一是團結和諧,沒有什麼名利之争,沒有什麼大的争吵沖突,同學之間和睦相處,互幫互助;二是勤奮學習,沒有人得過且過,大家都認真讀書,努力上進。這班風影響了同學們的一生。大家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祖國、為人民奉獻力量:趙守箴,曾任福州市委副書記、人大主任,現任福州市老年大學校長;謝玉棟,曾任福建省教育廳中職處處長;林民生,曾任甯德市(縣級市)副市長、甯德地區商檢局局長,他們在從政生涯中都保持和發揚了古田一中的優良傳統。俞增光(陳瑜)曾任天津大學教授,翁建華、高志耀、陳振捷、丁柳菊等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包恒新,福建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高炎官,莆田市醫院主任醫師;李揚強,曾任古田縣政協副主席、《古田縣志》主編、中學高級教師;鄭慕綱、陳嘉言、劉能養、甘振華曾任中學或縣進修校校長;黃家祥是古田縣知名音樂家,由他作詞、譜曲的古田系列歌曲正在家鄉傳唱;同學中有不少人擔任了高級工程師、中學高級教師……他們成就的取得,無不是古田一中認真、嚴謹的校風和1960屆團結和諧、勤奮學習班風培育的結果,無不滲透着老師們言傳身教的苦心。不管是路途坎坷,還是平步青雲,抑或平淡一生,我們都感謝古田一中所給予的關懷、培養。

  每當外省的同學回閩,住在福州的同學都會為之接風洗塵;春節過後,大家也會相聚。住在京津的同學常給我發來照片:他們正小聚,祈福;他們正遊京城、遊津門……

  同學之情維系着我們,我們之間看似松散實則緊密,我們都珍惜這種真情!

  我與古田一中的緣分要比同屆的其他同學更深一層,因為1971至1978年我在古田一中教語文,與我的父親遊慶喜先生,我高中和大學的同學、好友李揚強同一個教研組。

  能不思念美麗的翠屏湖、古老的吉祥塔嗎?能不思念我們的母校古田一中嗎?我曾寫過二首不成詩的詩《翠屏湖憶昔》:

  歲月逐波光,故鄉水裡藏。兒時嬉笑語,句句在耳旁。

  一片深藍繞金黃,青山作岸月泛光。名人騷客增遊興,尋夢家鄉我啟航。

  我們永遠處于尋夢家鄉的航程之中……

  來源:古田縣第一中學

  ND190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