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海洋環境責任保險

海洋環境責任保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6:32:06

海洋環境責任保險?來源:北京商報背靠海洋領域實力雄厚的股東,首家以海洋保險為經營特色的财險公司華海财險從出生就被寄予厚望不過,回顧五年來的成長之路,該公司并未借助股東優勢“一鳴驚人”,反而因常常遊走在監管的警戒線邊緣、頻越監管“雷池”,屢上“黑名單”從産品違背公序良俗到股權違規被清退,再到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高管,華海财險風波不斷近日,銀保監會曝出的百萬罰單又指向該公司,因車險虛列費用等原因,華海财險除了領罰187萬元外,總經理也被撤銷任職資格,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海洋環境責任保險?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海洋環境責任保險(華海财險頻觸紅線遭頂格處罰)1

海洋環境責任保險

來源:北京商報

背靠海洋領域實力雄厚的股東,首家以海洋保險為經營特色的财險公司華海财險從出生就被寄予厚望。不過,回顧五年來的成長之路,該公司并未借助股東優勢“一鳴驚人”,反而因常常遊走在監管的警戒線邊緣、頻越監管“雷池”,屢上“黑名單”。從産品違背公序良俗到股權違規被清退,再到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高管,華海财險風波不斷。近日,銀保監會曝出的百萬罰單又指向該公司,因車險虛列費用等原因,華海财險除了領罰187萬元外,總經理也被撤銷任職資格。

頻頻玩火 領巨額罰單

近日,銀保監會網站新裝悄然上線,與新網站一同亮相的還有一張關于華海财險的巨額罰單。

據銀保監罰決字〔2019〕10号罰單顯示,華海财險因車險業務虛列費用、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人員擔任公司高管、違規銷售投資型保險産品華海康盈三項原因緻公司及個人累計被罰187萬元,同時公司總經理姜南任職資格被撤銷,董事長趙小鳴等被處以警告。

具體來看,在虛列費用方面,銀保監會表示,經查2017年1-7月,華海财險營業總部通過虛列廣告費等費用報銷資金後用于支付中介機構車險代理業務品質獎勵合計559.08萬元。同時,華海财險原拟任副總經理于晖、拟任總經理助理唐海明,截至檢查日均未獲得銀保監會的相關批複。

而違規銷售投資型保險産品的華海康盈被銀保監會定性為“涉案金額巨大,嚴重危害保險市場秩序,性質惡劣”,銀保監會表示,姜南作為分管華海康盈産品銷售工作的總經理,負有直接責任,應予從重處罰。

對于該罰單的開出,華海财險表示,高度重視、嚴肅對待中國銀保監會對公司的處罰決定,并将嚴格落實監管要求,逐一對照、認真整改。公司目前償付能力充足、經營管理穩健、人員隊伍穩定,各項業務正常有序開展。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此次違規任用不具有資格的高管被罰,今年5月,華海财險因存在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人員擔任公司董事也被罰7萬元。彼時罰單顯示,華海财險第二屆董事會拟任董事張秀娜在未取得監管部門核準任職資格的情況下,參加公司第二屆董事會會議并參與投票表決,并在實際工作中履行相關職責。

股權清退 新股東“迂回”持股

除了聘任高管違規遭“點名”外,華海财險部分股權也曾遭“點名”清退。早在2017年、2018年,多家險企因股權違規先後收到股權撤銷決定書。其中,華海财險也在股權整改名單之列。

2018年2月13日,原保監會發布《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書》指出,華海财險股東青島神州萬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青島樂保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增資申請中隐瞞關聯關系、提供虛假材料。

同時,監管要求華海财險在3個月内抓緊引入合規股東,确保公司治理穩定,在引資完成前不得向違規股東退還入股資金,期間限制違規股東參會權、提案權、表決權等相關股東權利。

在監管發出股權清退通知一個月左右,華海财險決定增資1.8億股股份引入鄭州中瑞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瑞實業”)以替代兩家違規股東合計15%的股權,不過在3個月期限将至之時,華海财險再次抛出新的股權變更公告,改為引入新股東那曲瑞昌煤炭運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那曲瑞昌”)替代兩家違規股東。

不過據天眼查顯示,中瑞實業經過六層嵌套可直達控股那曲瑞昌,為何中瑞實業放棄直接進入華海财險而采取“迂回”持股的方式?

華海财險就引入那曲瑞昌的原因解釋,“根據原保監會《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為更好地服從服務于公司戰略,實現協同發展,同時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号召,更好地支持西藏自治區經濟發展,經公司股東大會一緻通過決定更換增資主體”。

而在今年,華海财險股權仍在變動中。原股東七台河市鹿山優質煤有限責任公司将其所持有的全部股權約占華海财險總股份的10%進行轉讓,受讓者為另一家河南籍公司即河南新東方置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承諾與華海财險其他股東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

産品曾違規 海洋特色漸失

作為我國首家以海洋保險和互聯網保險為特色的全國性、綜合型财産保險公司,華海财險的保險産品還因“噱頭”而被罰,海洋類險種逐漸退出前五大險種行列。

2018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監管函,指出華海财險報送的多款産品存在保險責任表述不清晰、不符合保險原理、違背公序良俗及險種分類錯誤等問題。同時下發嚴厲處罰,自本監管函下發之日起6個月内,禁止公司備案新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

某财險公司負責人表示,6個月停止備案新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意味着接下來的這一年将沒有新産品出台,對公司業務将造成嚴重影響。

此外,标榜的海洋險特色似乎在漸漸消失。華海财險年報顯示,在2015年、2016年,船舶險位列華海财險前五大險種第四位,保費收入分别為1515萬元和1871萬元,承保虧損分别為397萬元和884萬元。

而在2017年和2018年,船舶險已退出保費收入前五大險種行列,前五大險種分别為機動車輛保險、健康險、責任險、意外傷害險、企财險。而和多數中小财險企類似,車險一直是華海财險第一大險種。年報顯示,2015-2018年,該公司車險保費收入分别為2.4億元、7.7億元、13.9億元、18.4億元,分别占華海财險當年保險業務收入的63.3%、64.5%、88.9%、89.7%,但與衆多險企車險連年虧損一樣,該公司車險四年累計虧損5.42億元。

而目前保險公司創新不足似乎是通病,中央财經大學中國保險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郝演蘇表示,目前國内保險公司運營的現狀通常是小型保險公司效仿大型保險公司,從而導緻小型保險公司運營艱難,例如财險公司無論大小,車險通常都是主營險種,但往往小型保險公司虧損嚴重,由此顯現出小型保險公司多數沒有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

運營成本高企 再造三個華海待考

在華海财險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趙小鳴将講話題目定位“和衷共濟 守望春天”。守望中的利好一面是,2018年該公司扭虧為盈,淨利潤為0.15億元,作為一家開業僅四年的财險公司,實現盈利實屬不易,同時,四年中,華海财險的保費收入在保持持續增長,2015-2018年,該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分别為3.79億元、11.93億元、15.64億元、20.52億元。

不過,從該公司淨利潤來看,2015-2018年,公司淨利潤分别-1.22億元為、-2.89億元、-0.31億元、0.15億元,合計四年虧損超過4億元,同時前五大險種中除意外險在2017年盈利3.94萬元外,其餘均為虧損狀态。華海财險在2018年年報中指出,由于經濟低迷,市場下行,行業競争越發激烈,各項成本不斷提高,公司2019年承保端盈利的目标将面臨巨大壓力。

一直以來,各大券商研報均對未來财險市場持“強者恒強”觀點,麥肯錫的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前三大财産保險公司的合計盈利約占行業總盈利的80%,中小财險公司成本結構不具備優勢、綜合成本率較高。

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趙小鳴曾指出,2019年公司要紮實推進“圍繞一個中心,深耕兩個市場,再造三個華海”重大戰略的實施,在産品創新、結構優化等方面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

針對該公司未來發展戰略規劃,北京商報記者采訪華海财險,但截至發稿,該公司并未予以回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