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水産研究社
最新首發 | 了解最新水産養殖知識,關注:水産研究社
水産研究社水産養殖,病害防治,水質調節,技術交流,生态養魚,養蝦,養蟹,健康漁業,您值得信賴的水産小幫手。444篇原創内容
公衆号
凡納濱對蝦在我國淡化養殖已有近10年的曆史,南方地區一般1年可養殖2~3季,也有2年養殖7季。
一、池塘養殖條件
養殖池塘應選擇淡水水源充足,無污染,水質應符合《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 5051—2001),進排水方便,交通較為便利的地方。
從蝦的栖息、飼養管理等方面考慮,養蝦池面積一般以2000~13000m2為宜;池深為2m左右;池底平坦、略向出水口處傾斜,便于放水曬塘和捕撈;
底質以沙壤土、壤土為好。有1~3口的地下水井或無污染的天然水源。必要時還可将整個池塘底部鋪設防滲膜或直接利用有防滲膜的池塘進行改造。
二、大棚池的建造
由于冬季市場上活蝦少,對蝦價格大幅度攀升,因此,許多地方開展了凡納濱對蝦冬季大棚養殖。
采用池塘大棚養殖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持水溫處于凡納濱對蝦的生長适溫範圍,既可避免低溫造成凡納濱對蝦凍傷、凍死的損失,也可延長凡納濱對蝦在池塘的生長期,提高商品蝦的出池規格,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冬季養蝦大棚池最好選擇背風向陽的池塘,池形以長方形較好,池塘面積2000~4000平方米,蓄水深度1.5~2.0m。
每口池要有獨立的進、排水系統,分設在池的對角兩端;或者為中央排水模式,池底呈鍋形向池中傾斜,池底中央設置直徑ϕ250mm的聚乙烯排污管道,池内排污口上安裝攔網,池塘水位由池外排污套管調節控制(圖3⁃7)。
有些地區溫棚養殖池塘呈長條形,面積400~500平方米,寬約10m,深0.7~1.2m,池塘坡度45°,池壁鋪設塑料膜。
圖3⁃7 中央排水的小型精養蝦池
1—進水口;2—進水渠;3—增氧機;4—排水濾網;5—排污管;6—排水渠;7—排水閘;8—進水渠;9—排水渠;10—排水管
在整個池塘上搭建大棚,棚梁和柱采用鋼構、鋼混、木架、竹架或多種混合均可,視大棚使用時間長短和資金而定。
大棚搭建要牢固,要注意冬季當地的主要風向,最好是依據池形順風搭蓋大棚,并根據風力情況設計大棚的高低。
大棚膜采用厚度0.8mm的白色聚乙烯薄膜或蔬菜大棚薄膜,棚頂外加蓋1層大網目的聚乙烯網以加固薄膜。
大棚要留有通風設施,預留東西向或南北向的2個門,以利于大棚的通風換氣和人員進出。
配套足夠的增氧設備,每1000平方米配備1.5kW水車式增氧機1台,并預備柴油機帶動的增氧機1~2台,以備停電時用。
小型池子可在池底鋪設充氣管,每間隔2m設置1條直徑為1.5~2cm的聚乙烯管(管上每隔30cm鑽1個直徑1mm的充氣孔),用鼓風機充氣。
三、清池消毒
養殖前的清池程序是:冬季曝曬→清淤→潑灑生石灰(每畝60~90kg)→進水泡池沖洗→施用50g/立方米氯劑消毒(10cm水深,每畝需含氯80%~90%的漂白精4kg),并反複澆潑池壁,3d後排水。
每畝加上0.5kg敵百蟲,可兼殺野雜魚、蝦和水生昆蟲等有害生物。
四、進水及培養餌料生物
沿海地區可引進消毒海水,如每畝引入鹽度20~25的海水4~5t;内陸地區可采用農用海鹽或鹵水配兌淡水。
農用鹽的使用量為600~800kg/畝,鹵水的投入量為5~8kg/畝。養殖過程中鹽度不低于1。
池塘消毒7~10d即可進水,進水管口用60目篩絹網過濾,以防野雜魚等敵害生物進入。
進水60~80cm,調節池水pH為7.5~8.5,接着施肥培養基礎生物餌料。
施肥量為每畝用發酵的禽畜肥250kg,裝袋投入池中,期間注意觀察水色,如果發現水色趨濃應及時撈出肥袋。
低水溫期施肥以化肥為主,有利于生物餌料的繁殖生長,每畝用碳酸氫铵25~30kg、過磷酸鈣10~15kg。
同時配合施用光合細菌,每畝用量為5L,選擇晴天的8:00~9:00全池潑灑。施肥後7~10d,池水呈黃綠色或茶褐色,池水透明度在25~30cm,即可投放蝦苗。
五、蝦苗暫養淡化
我國凡納濱對蝦的苗種生産主要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南方省市(區),蝦苗除當地養殖外,很大部分的蝦苗是在體長0.5~0.6cm時空運運往北方和江浙等地,運抵目的地後再進行暫養淡化。
在養殖地區實施蝦苗淡化,一可降低空運成本,二可提高入池的成活率。近年在河北、山東也進行凡納濱對蝦育苗,減少了蝦苗運輸成本,提高了成活率。
1.準備工作
暫養淡化池可用育苗池或養魚池改造的水泥池,或修建專門的水泥池,淡化池面積為20~30平方米,長方形,水深1m,池底有坡度便于排水,排水管周圍用60目篩絹網隔離。
進水采用80目篩網過濾,以防止敵害生物進入,且進排水方便。
淡化場需有蓄水、沉澱、過濾等水處理設施,配備增氧機、增溫設備和水質測試儀器。當地淡水水源方便,水質無污染。
(1)池子準備
蓄水池提前一周消毒、進水、肥水,春季以矽藻水為佳。
水泥池清洗幹淨,新水泥池需要進水浸泡半個月,排幹池水重新進水浸泡,重複三次後再排幹,用高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池壁、池底,用幹淨水洗淨。
(2)進水和調節鹽度
加入過濾消毒海水,如無海水的地方可引進經0.2g/立方米二溴海因消毒過的淡水,添加粗海鹽或人工配置海水,使池水鹽度接近育苗場水的鹽度。
放苗前3天用0.3g/立方米二溴海因消毒池水,并施用微生态制劑培水。進水水深60~80cm。
2.放苗
蝦苗運抵後,先取少量進行試水,确認安全後再放苗。放苗前将裝有蝦苗的袋子放置暫養池水面數分鐘,待袋内外水溫平衡,再将蝦苗逐步散入池中。
放苗密度視設備條件、技術水平而定,一般每立方水體放蝦苗5000~10000尾。
3.淡化蝦苗
凡納濱對蝦仔蝦對低鹽度環境的耐受力主要取決于蝦苗的日齡,P7以後的蝦苗對低鹽度環境的耐受力随着個體的生長而顯著增強。
注釋:受精卵經過十幾個小時左右,就會孵化成為無節幼體,而無節幼體是不進食的,因為它體内還有卵黃。它經過6次變态蛻殼以後,就成了蚤狀幼體。
因為卵黃已消耗盡,加上口器的發育完善,這個時候,就開始吃東西了。一開始,一般都是投喂中肋骨條藻、角毛藻等矽藻給它吃。
蚤狀幼體經3次蛻殼變糠蝦,糠蝦經3次蛻殼變仔蝦,到仔蝦的時候,蝦的樣子已和成蝦是一樣的了,從蚤狀幼體一期到仔蝦一般都是一天蛻一次殼。
一般長到1厘米左右的蝦苗要20天左右,一些所謂做學術吓唬我們這些泥腿子的時候,就喜歡咬文嚼字的說P1或P幾的,其實,指的就是仔蝦第幾天,比如P7就是仔蝦第7天。
蝦苗入池穩定24h後,開始添加淡水,前期每天加淡水5~10cm。
蝦苗淡化到鹽度為10以後,對鹽度的變化比較敏感,以每天下降1.5~3的速度将鹽度慢慢降低至5,穩定2d後再将鹽度下降到1~2,大約經10d使暫養池水鹽度逐漸降低至1。
4.水質調控
添加新水時利用水泵抽取蓄水池的水,經60目篩絹過濾,從水池上方加水。
後期每天換水10cm,利用虹吸管排水。定期潑灑微生态制劑、沸石粉等水質改良劑,淨化水質和底質。
5.投餌管理
蝦苗入池後投喂80目微粒子餌料,日投餌量15~20g/萬尾,随後投喂仔蝦2#粉狀餌料,日投餌量為30~40g/萬尾;
後期(标粗苗)投喂凡納濱對蝦1#專用餌料,日投餌量為60~70g/萬尾,每天分5~6次投喂。
還應通過檢查蝦苗的攝食情況、殘餌情況調整投餌量,并根據蝦苗的生長、水質、天氣、蛻殼等情況靈活掌握。投餌量控制在以每次投餌後2h吃完為宜。
6.出苗
當淡化蝦苗平均體長達到1cm以上(或“标粗”至蝦苗體長2cm以上)即可适時出苗。
出苗應選在晴天早晨或傍晚進行,切忌在中午或雨天出苗。
出苗采用“先抄後集”的方法較好,即先排放池水,将水位降低至30cm,然後用手抄網撈苗,邊撈邊控制水位,當池内蝦苗數量不多、水位10cm左右時,再完全排水,用集苗網箱集苗。收集的蝦苗采用稱重法計數。
六、蝦苗放養
凡納濱對蝦屬海水蝦類,其苗種培育是在正常海水中進行的。
因此,為了使蝦苗能安全地從海水環境過渡到淡水環境,需要馴化使蝦苗适應低鹽養殖環境。淡水池塘養殖的蝦苗來源有以下兩種。
一種是在對蝦育苗場或養殖地區的淡化暫養場完成淡化過程,蝦苗已經适應養成池水的鹽度,運抵養蝦場即能直接下池;
直接投放已經淡化了的蝦苗要求體長達1cm以上,規格整齊、體表幹淨,健康活潑,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離水後有較強的彈跳力,經檢測無病毒、無肝腸胞蟲、無緻病弧菌等。
另一種是尚未完成淡化過程(在育苗場僅淡化到鹽度10左右),在養成池塘還需要繼續淡化的蝦苗。
一般做法是:在養成池的上風處,選擇池底平坦、進排水方便的池角建暫養池,面積為大池面積的1/15~1/10,挖池底泥築堤,堤高0.8~1m,或者用農用薄膜或防滲布圍欄,隔離暫養池與大池。
放苗前水位60cm,培養水色,在淡化暫養池中投入粗海鹽(或海水、海水晶、鹵水),使暫養池水鹽度達到與育苗場出池時的鹽度相近或略高。
暫養密度為1000~1200尾/平方米,放苗後每天向暫養池加注淡水5~10cm,經10d左右使鹽度與外池池水一緻(鹽度1以内),蝦苗體長達到2cm以上時即可挖開堤壩或拆除圍欄,讓蝦苗自行遊入大池。
凡納濱對蝦放苗的最适水溫為22~35℃。一般一茬養殖宜在4~5月放苗(因地而異),以避免受春季寒潮的影響,如有溫棚則可适當提前。
冬季大棚養蝦的蝦苗放養時間一般自9月中下旬開始一直到11月份,因地區而定。
放苗密度一般為4萬~6萬尾/畝,配有增氧設備、進排水方便的精養池塘,放苗密度可增加到8萬尾/畝;冬季氣溫較低,放養密度可适量增多。
以養殖對蝦為主的池塘少量搭配濾食性魚類或扣蟹可以起到調節水質、防病的作用。
放苗時應注意:
一是應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放苗,忌在中午太陽曝曬時或雨天放苗;
二是蝦苗下池前1d,取少量蝦苗試養,經24h成活率達85%以上方可放養;
三是放苗時水溫差不能超過3℃,應先将蝦苗袋放入池水中10~30min再解袋入池;
四是在上風處放苗,并要分散放苗;五是有條件的池塘,放苗前開動增氧機1~2h,攪動池水,但放苗時停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