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百濟神州ipo上市為何成功

百濟神州ipo上市為何成功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4 22:41:36

中國網财經9月13日訊(記者 杜丁)日前,百濟神州(HK:06160)發布的港股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總收入達到7.56億美元,是去年全年收入的2.5倍。

雖然收入大幅增加,但還是未能實現盈利。由于研發、銷售以及行政等開支超過10億美元,百濟神州上半年的虧損額依然高達4.18億美金。

在生物醫藥行業,百濟神州無疑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成立11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态,近5年虧損已超220億。數據顯示,2016年到2020年期間,百濟神州的歸母淨利潤從虧損1.19億美元一路跌到了虧損15.97億美元。

随着虧損幅度逐年增大,越來越多的聲音質疑公司的未來發展。對此,百濟神州在回複中國網财經提問時表示,“公司預計将持續積極促進已獲批産品銷售擴張、在研産品的獲批和産能擴充,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實現良好股東回報”。

謎團一:連虧11年何時轉正?

公開信息顯示,百濟神州成立于2010年10月,主要研發腫瘤創新藥,公司于2016年、2018年分别在美國納斯達克和港交所雙重上市。

今年7月底,百濟神州又提交了上交所科創闆IPO的注冊稿, 如果百濟神州能成功登陸科創闆,将成為首家實現在美股、港股、A股(科創闆)三地上市的醫藥企業。

财報顯示,2016-2020年,百濟神州的營收分别為107萬美元、2.38億美元、1.98億美元、4.28億美元和3.09億美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為-1.19億美元、-9310.50萬美元、-6.74億美元、-9.49億美元、-15.97億美元。近5年累計虧損高達34.5億美元,折合人民币約為223億元。

百濟神州ipo上市為何成功(千億市值百濟神州之謎)1

百濟神州ipo上市為何成功(千億市值百濟神州之謎)2

此外,2018年-2020年,百濟神州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分别為-42.00億元、-55.46億元和-51.80億元。

對此,業内人士表示,作為一家研發型的生物醫藥企業,前期持續虧損也不足為奇,但若長此以往,資金鍊将難以為繼;又或者研發成果無法順利完成商業化轉化,産生盈利,百濟神州也将陷入經營困境。

百濟神州在回複中國網财經時則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進已獲批産品的商業化與醫保準入,包括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劑百悅澤 (BRUKINSA)、抗 PD-1 單抗百澤安、PARP 抑制劑百彙澤;商業化階段授權産品包括瑞複美、維達莎、ABRAXANE、安加維和倍利妥。

百濟神州稱,公司在中國的商業化團隊規模超過2000人,覆蓋超過1000家醫院;美國商業化團隊規模超過100人。公司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以及2020年度藥品銷售收入金額分别為人民币1.65億元、8.65億元、15.36億元以及21.20億元。“随着公司自主研發産品的上市銷售活動的開展,及授權銷售産品銷售收入的增長,公司藥品銷售收入金額整體呈上升趨勢。”

盡管公司尚未盈利,百濟神州一直跻身于中國生物制藥行業市值龍頭行列。截至2021年9月13日,百濟神州在港股的總市值高達2591億港元,在美股的總市值則為326.9億美元。

謎團二:持續虧損每年數十億研發費用錢從何來?

記者注意到,即便是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百濟神州的研發投入水平始終處于一個非常高的位置。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百濟神州的研發費用金額分别為45.97億元、65.88億元、83億元,幾乎是目前國内上市企業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堪稱國内“最燒錢”藥企。

對此,2019年9月5日,香港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發布做空報告,直指百濟神州“虛構收入、研發支出畸高”等。這份做空報告使得百濟神州在兩天之内蒸發超過80億港元市值。

百濟神州ipo上市為何成功(千億市值百濟神州之謎)3

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研發繼續投入6.76億美金,同比增長了14.57%。細分到季度來看,2021年Q2百濟神州研發投入創造了近六個月最高。

而對于研發投入過高的質疑,百濟神州在回複中國網财經時表示,“從研發費用具體構成看,臨床試驗費占最大比重,這與公司全球化發展戰略密切相關。”百濟神州稱,随着産品管線的拓展與推進,公司目前正在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管理超過100項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其中包括超過25項III期或潛在注冊可用的臨床試驗,總入組患者及健康受試者超過12000人,其中海外入組超過5700人。“相比于僅在中國進行的臨床試驗而言,在海外進行的全球性臨床試驗,往往需要較高的成本和投入,公司開展的大規模全球臨床試驗,是研發費用高的主要原因。”

謎團三:股東關聯方既是最大客戶又是重要供應商?

據媒體報道,2017年,百濟神州曾向新基瑞士發行約占公司當時股份總數5.6%的股份,新基瑞士由此成為公司的股東。

但随後新基瑞士卻又變身成為百濟神州的最大客戶,在2017年,百濟神州有九成的營收都來自于新基瑞士。此外,新基瑞士還是百濟神州的重要供應商,對此,媒體質疑稱,這樣一種多重關聯關系,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财務操縱或者利益分配上的“貓膩”關系。

對此質疑,百濟神州稱,2017年7月5日,發行人與新基瑞士簽訂股份認購協議。于2017年8月31日,發行人以每股普通股 4.58 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份59.55美元的價格向新基瑞士定向發行32,746,416股普通股,總交易價格為1.5億美元。

發行完成後,新基瑞士持有發行人32,746,416股普通股,約占發行人當時已發行股份總數的5.6%。新基瑞士2017年對百濟神州持股比例大于 5%,為公司關聯方,于2018年1月,公司完成後續增發後,導緻新基瑞士對公司的持股比例低于5%,新基瑞士于上述增發完成12個月後不再視同公司的關聯方。

百濟神州并稱,2020年年度報告期内公司向新基瑞士收取技術授權費和研發服務費、采購藥品的定價根據商業談判而來,價格公允,不存在利益輸送,“公司也均已經在《招股說明書》‘第七節 公司治理與獨立性’之‘九、關聯(連)交易情況’之‘(一)主要關聯交易’中完整披露上述交易,新基瑞士持股比例降低系公司完成後續增發所緻,不存在關聯交易非關聯化的情形。”

(責任編輯:安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