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鄰新葡京的老街區,這裡街道逼仄,店面招牌密密匝匝,市井煙火味十足。
人口67.6萬,面積32.8平方公裡,從規模上看,澳門隻是“彈丸之地”,人力、土地、資源均有限,但卻被譽為“美食之都”、“旅遊之都”、“購物之都”......這座東西方文化交彙之地,現代與古老并存、奢華喧嚣與古樸甯靜交織。
原來,澳門是個小漁村,它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産蚝(即牡蛎),人們逐漸習慣用較文雅的“濠鏡”來指代。而濠江,南海水系河流,從廣澳灣(企望灣)入南海,與澳門聯系密切,故又以“濠江”代指澳門。
而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外又有十字門,故合稱澳門。洋人對澳門則稱作Macao,則是源自“媽閣”,意為當時澳門人口中的媽祖廟,當時到達的葡萄牙人後來知道Macau一詞,便成為了澳門正式的外文名稱。
沒有河流的澳門,卻擁有“濠江”這個文雅又好聽的名字。400多年的葡萄牙殖民地的曆史,已經翻篇。濠江兩岸風雲際會、命運跌宕起伏的故事,或許早已隐藏在狹窄的小巷裡。見證曆史的人,一代代老去,成為城市别樣的風景。
20年前的澳門和今天的澳門相比,可以說是天壤之别。那個時候澳門的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企,治安情況嚴重惡化。
自回歸祖國後,特區政府注重民生問題,提倡“發展成果共享”。曆史長河沉澱過往,濠江二十年來輝煌發展奔流,無問東西、無論新舊,而隻要是有關寒暖,隻有生活在其中的澳門人,才最懂其中真滋味。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8年,澳門人均GDP高達8.64萬美元,僅次于盧森堡和瑞士,排名世界第三,可謂“富得流油”。與1999年剛回歸時相比,增幅達到将近5倍。
而今,走進澳門,深入這片小而美的“都市森林”,你才發現,浮光掠影背後,如今的澳門人,生活到底有多幸福!
熱鬧大街上,大姐熱烈的裝扮,仿佛一朵紅蓮要盛放。
甯靜教堂裡,小女孩與大人耳語,甚是幸福的一幕。
各種宗教信衆和睦相處,形成一道頗具特色的人文景觀。
新老社區樓宇層層疊疊,營造城市多重異度空間。
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大三巴牌坊,以及附近的炮台和澳門博物館,這裡的一雕一刻、一草一木,講述的都是澳門的曆史。
每一條街上白底藍字的路牌、鮮豔色彩的藝術裝飾,和彎彎曲曲的小巷和特别有質感的碎石路面,營造着澳門的藝術特質。
澳門街道種類有:大馬路、馬路、街、路、石級、公路、圍、圓形地、前地、巷、斜巷、斜坡、牧羊巷、裡,因應地勢等特點而來,規制不同,各有特點。
翻閱報紙還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在澳門上班,娛樂場所或者酒店通常是三班倒,時間在早上9:00-下午6:00,中午一小時午飯時間。不過這裡得閑的人多喜歡吃下午茶,然後晚上8點锺左右才吃晚飯。
學生下課後。
澳門的族群構成十分複雜。世界各地的很多族群,都有人在此定居、工作或觀光旅行。
回歸後,依然可以看到頭戴古老高帽、身着禮賓服的隊列在街頭行進。
澳門的奢侈品比内地便宜,顧客在店外排長隊。在遍地都是世界遺産的旅遊城市澳門,景點總是熱鬧非凡,買買買、逛逛逛、吃吃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