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為什麼要傾公司之力押寶大件快遞賽道?德邦如何分析當下的市場環境?7月2日,德邦輪值CEO韓永彥在和媒體的交流中透露了豐富的信息,我們将其中的要點歸納為八個問題,供您參考。
來源:運聯傳媒(ID:tucmedia)作者 | 羅拓
*本文由運聯傳媒精編,轉載請注明出處
7月2日,「大件快遞大有可為」德邦2018戰略發布會在「水立方」北京國家遊泳中心開啟。發布會上,德邦物流正式更名為德邦快遞,并推出大件快遞産品——大件快遞3-60kg。
德邦會着重發展大件快遞産品并不是新聞,值得讓外界驚訝的是,德邦做大件快遞的決心如此之大,連公司名稱都更改了。作為公路零擔行業龍頭,德邦的勇氣可嘉,其決策也意味着對行業未來走勢的判斷。
那麼,德邦為什麼要傾公司之力押寶大件快遞賽道?德邦如何分析當下的市場環境?在當天,德邦輪值CEO韓永彥在和媒體的交流中透露了豐富的信息,我們将其中的要點歸納為八個問題,供您參考。
問 題 一
記者:德邦這次轉型的挑戰和痛點在哪裡?
韓永彥:您說的很好,轉型是很痛的。主要痛在哪呢?主要是快遞和物流屬性上的差異。
傳統的物流,大家可能接觸更多的是,比如說物流園區裡面,基本是店到店、點到點的服務,是從我們的門店發到另外一個門店。但是快遞升級了物流模式,突破了最後一公裡。因為快遞更多地強調門到門的屬性。所以,在轉型過程當中,最「痛」的是末端能力的構建。所以,今天我們也一直在強調末端能力。
高會長講的是說很多快遞企業也開始做大件,比如說中通、韻達,但我們的增長比别人快,說明我們還是很有優勢的。
快遞企業做大件,跟大件轉型到門到門,難度是一樣的。傳統快遞企業,比如大家經常在路邊能看到都是三輪車為主,所以快遞企業轉型做大件的時候,也面臨着末端的壓力。所以,就看誰能首先搶占末端的運營能力,把運營能力構建起來,來支撐優質的客戶體驗。我認為這是最重要,也是最「痛」的一點,一定要邁過去。
問 題 二
記者:為什麼要選擇3-60公斤這樣的大件市場?
韓永彥:在我看來現在升級到的這個3-60公斤的市場,在歐美也是比較焦灼的市場,這塊的名字傳統叫法是包裹。
其實,零擔業務是一個托盤業務,大家做的這一塊都是包裹這一塊,無非是一個從小做到大,一個從大做到小,是一個相互延伸的結果,而且從全球來看,增長最快的也是包裹業務。
傳統的快遞也有它的瓶頸,比如有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要求,那現在發票電子化,包括電子簽名的認可其實都可以消除這些東西;并且大家在電商購物時也不難發現,他們的貨物每年客單價是越來越大,貨是越來越重。
我們以前在京東買東西,可能經常買一個3C類産品,現在可能連冰櫃都在上面買。
問 題 三
記者:德邦要提供送貨上門送貨到家的服務,這樣會拔高财務成本。對德邦快遞來說,如何權衡專業的末端服務會導緻财務成本上升的問題?
韓永彥:簡單講一下,大家都發過小包裹,一個信件從北京到上海多少錢?順豐可能十幾二十,通、達可能更便宜。如果開着四輪車去接送,成本多少?看一下出租車一公裡多少成本,就知道四輪車的成本高多了。
所以,小件為什麼會形成這種二輪車、三輪車的業務,因為經濟、便宜。中國的小件正是因為有二輪、三輪車這種業态,所以效率高、成本低,這是優勢。大包裹如果用三輪車來送,拿冰箱舉個例子,一天可能隻能送兩件,但我用四輪車來送,一天可能送10件、20件。所以看上去成本好像高了,但其實單件成本低了。
再比如說送貨,零擔送貨跟普通送貨是有區别的,理論上60公斤以下通過設備都可以實現一人送貨。到了60公斤以上,是兩個人,所以成本就是兩個人的,不同的公斤段有不同的成本優勢。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強調不同的運營,實際上有一個自然的根據重量與效率去平衡的劃分規則在裡面。當然我相信我們通過管理,肯定可以把成本降下來,前期投入是短期的。
問 題 四
記者:德邦的快遞員為什麼要有大專學曆?
韓永彥:我們從去年開始提出來,快遞員要招大專生。大家可能覺得很怪,就像以前我們招大學生來做物流工作一樣,十年以前,大家都覺得這不可思議。
但是現在物流越來越規範化,我們大專生快遞員比例比同行業高很多,這些員工,我相信三年、五年、十年走下來,一定會優勢明顯。
現在德邦的高管,都是十年前、八年前通過校招進來,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有自下而上人才培養體系來把整個團隊提升起來,當然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問 題 五
記者:每年35億元的投入怎麼用,怎麼花?
韓永彥:35億的投入,包括IT研發、營運配稱的投入、後台管理的提升,整體大概是這樣的分布。
首先,IT運營上,因為能力一定要通過大量投入才能改造。我認為最終能不能成功的核心就在于一點——就是小件基因怎麼變成大件基因,我們的大件基因怎樣深化到做好最後一公裡、最後一百米,甚至一定要突破最後一米。所以,一定要有投入來支持。
就像高會長講的「人人都可以做」,的确人人都可以做,但快遞行業裡,德邦和其他企業的差異還是很大的,賽道不一樣,客戶群不一樣,追求的服務和客戶體驗也是不一樣。
我沒有認為「三通一達」不好,「三通一達」在我心中還是挺好的,它們之前一直支持了整個淘寶體系,便宜是它們優勢之一。所以,各個企業都有各個企業的定位,我們德邦的定位是在服務品質上,是給客戶創造卓越的體驗。所以,我們在投入上也會着重考慮到這方面。
問 題 六
記者:大件上樓,如何減輕快遞員的負擔?
韓永彥:大件最主要的機器還是上樓機,尤其在老城區。老小區上樓的核心問題有兩個,一是樓梯比較窄,另外是樓梯差異,所以大件抱不起來,上樓很難。
對于樓梯的問題,我們采用上樓機這種設備,比如爬樓機。很多大件商品除了送上樓還需要加安裝,很多快遞企業是加盟體系,到了末端很難繼續往下執行,這一點是德邦差異于其他企業的做法。
家具、沙發,以及一些小的家具,現在消費者不僅要求搬到家,還要求安裝。所以我們現在很多貨我們跟着安裝師傅一起上去,幫助你安裝,包括跑步機,也是送貨加安裝的方式。
問 題 七
記者:德邦承諾是40公斤100%免費送貨上樓,另一個是60公斤包接包送。我們怎麼實現這樣的承諾力?
韓永彥:為什麼今天推到40公斤?因為通過上樓機等差異化的設備,我們可以再提升10公斤。也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直接60公斤免費包接包送?這個話題,其實我們争論半年了,這可能跟德邦穩健的做事風格有關。
我們的崔總也一直在強調,企業發展要長跑,要專注,說到就一定要做到。實際上,我們的服務裡60公斤上樓都是不收費的,但在40-60公斤,我們考慮到前期有點難度,有時候可能需要請客戶一起幫忙。
所以,我們把公斤往回拉,就是确保德邦承諾的一定做到,到40公斤100%免費上樓,40-60公斤也完全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會解決需求。
下一步,随着相關運營配稱升級,我們可能會上提到60公斤100%免費上門。現在每個人都說可以送貨上樓,很多企業也都在講送貨上樓,但最後基本都是給客戶打電話說能不能下來自己拿一下,我比較忙。這是行業普遍現象,但我們既然承諾了,就一定會做到。
問 題 八
記者:大件能力如何成為德邦的核心競争力?
韓永彥:怎樣來構建?還是回到核心問題上,從運營能力上,在我們内部叫「圍繞大件運營配置體系」,大件人的體系、大件運營的體系、大件末端體系、大件分揀體系等等,我們是從全局來布局,來保證我們的競争力。
另外,德邦還有傳統的零擔優勢,零擔優勢是能夠轉換為大件優勢的。比如,大貨車我們就有幾千台,在前期對補充運力是很有利的。換句話說,大車可以接小貨,但小車沒有辦法接大貨,這是德邦的天然優勢。
前期有運力保障,這就是德邦為什麼有底氣做這樣的承諾。一個傳統的快遞企業可以突然說做60公斤,但他起碼得保證每個點不少于一台車,要想實現這一點并不是朝夕就能做到的,但我能保證,這是德邦的優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