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功蔚
茅盾在小說《創造》中說:“因為他是把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齊觀的。”所謂“等量齊觀”,是指對所有人不分等級,一律同等看待。其實,這樣的“等量齊觀”是很難做到的。
一些人總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可能“等量齊觀”。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隻能“等量觀之”,即選擇性地将一些人放在與自己相等的地位。
有客人來,是出門遠迎,還是不出門在屋中等待呢?人們一定會說,當然是遠遠地恭候,在排場隆重中顯示出尊重。其實,去拜訪一個人,對方越是對你随随便便,沒有隆重的儀式,恰好說明你在他的心目中越有地位。
劉邦會在屋裡一邊洗腳,一邊接待客人。比如郦食其去拜訪劉邦時,他就洗着腳與郦食其說話。後來,郦食其成為他極為倚重的謀士,并賜給“廣野君”稱号。在給功臣分封時,郦食其雖說已經去世,劉邦卻十分念着他。他的兒子郦疥雖說多次領兵打仗,軍功未至于封侯,劉邦仍破例封郦疥為高梁侯。
選擇性地“等量觀之”,離不開對人分等級。不過,這種分等級不是看對方的權勢、官位,而是依據其人品、境界。
有這樣一位禅師,一天,某位君侯不聲不響地來到寺院,禅師便坐在禅床上和他說話。說了幾句,禅師抱歉道:“請君侯見諒,我沒能下禅床,隻因我從小吃素,如今年紀大了,精力有些不濟。”君侯笑笑說:“這樣不是很好嗎?”
沒過幾天,這位君侯派了一位将軍前來寺院。将軍人未到,就派侍衛前來告知。禅師立即下禅床迎接将軍。事後,有位小和尚不解:“昨天君侯來,師父不下禅床;今天将軍來,為什麼又下床迎接呢?”
禅師笑笑說:“這叫作選擇地‘等量觀之’。一等人來訪,我坐在禅床上和他說話;二等人來訪,我就要下禅床迎接;三等人來訪,我得走出山門遠遠地迎候。”
小和尚雖然覺得師父的做法有悖常理,可是将君侯稱作一等人,将軍稱作二等人,和世人的看法也并無二緻。
隔日,一位大儒來到寺院,禅師也坐在禅床和他說話。一會兒,将軍又來了,禅師又是下禅床迎迓。
小和尚納悶:“大儒怎麼與君侯相提并論?”禅師說:“這個你不懂。”禅師的等級标準并非世俗的貧富權位,而是以境界高下為随喜。
講究排場是假意,隆重優遇卻輕忽。無隔無間方真情,不拘小節是尊重。
摘自 | 《領導文萃》2020年4月下
稿件來源 | 《知識窗》
責任編輯 | 少時
新媒體編輯 | 箋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