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世界各國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也有千奇百怪的解決辦法。日本有這麼一家非常特殊的養老院,究竟它特殊在哪兒呢?一起來看看吧~~
在大棚裡幹農活,就是在“提供工作的老年人住宅”項目中準備的工作之一。因為設置了智能控制,澆水和溫度管理都可以遠程操作,所以對于老年人來說,非常容易上手,很快就能适應。
02
通過從事的“工作”使人感覺到喜悅
并創造出新的價值和生存的場所
“工作”的中心是田間幹農活,在開車不到10分鐘的土地上,整備了排列着高跷床的農業大棚“trefarm®”作為幹農活的場所。
項目第一期是從2017年12月到2018年2月,一共實施了9次。有13位老年人參與,他們每次活動的收益為500日元。
機構的工作人員說,參與超市的銷售對參加者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體驗。
起初,參加活動的入住者都不相信真的可以把種植的蔬菜銷售出去。所以這些農産品在超市銷售一空。“賣光了!!!”“全部賣光了!!!”大家都非常興奮地回來了——那真的是一份非常難得的喜悅。”
“努力“工作”不僅可以得到快樂,它還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體現出了老年人的社會價值。在這裡,老人豐富了晚年生活,也創造了生活的意義。
“在田裡工作之前,在電梯裡碰到人時,也不知道對方是哪裡人,所以也不會打招呼什麼的。但自從去了田裡幹活後,隻要見到就會聊一些關于天氣和田地的蔬菜等主題,現在各種事都聊。”不僅收獲了蔬菜,也收獲了友情。
從二期項目開始,收獲的蔬菜将供應給附近的農家餐廳。一箱1000日元。因為不需要水洗和包裝,所以大棚每1 ~ 2周送一次。這一天,從參加者黑柳手中接過蔬菜的餐廳店員笑着說:“又新鮮又好吃,受到了客人的好評。”
“工作”的概念也影響到了機構中的工作人員,使其意識也發生了改變。
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員工都認為入住者的“工作”很難,不可能實現。為了改變這種意識,柿木先生經常向福利院的工作人員詢問入住者的特長,詢問工作人員有哪些困難,以及他們認為可以放手去做的内容。
(記錄當天工作内容的白闆)
05
通過“工作”
接觸到了入住者不為人知的一面
"除了農田的工作以外,還有給機構的樹木澆水和縫紉等。裁縫是這裡的工作人員最不擅長的業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位患有失智症、平時經常說“想回家”的女性一下子就把線穿了進去,而且比誰都能熟練地縫制抹布,這讓周圍的人大吃一驚!"
“那,我是每年都有縫浴衣的!”接手裁縫工作的入住者自豪地說。大家先前都不知道這位入住者還有這樣一個絕活!
工作人員由衷地說道:在工作中,見到了大家不為人知的一面啊!
護理機構的管理人員通過對入住者的觀察,也制定了特别的護理計劃,對老年人的日常保健進行訓練,讓他們關注自身身體健康。
“不管到了幾歲,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都可以做自己能做的事,形成一個都能賺錢的社會。”——這個目标,也是福祉會面向“提供工作的老年人住宅”的努力方向,似乎有這樣的未來。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