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注釋譯文講解?超常假期,宅在家中讀王陽明的《傳習錄》,發現書中精妙的譬喻像荷花叢中的露珠,閃耀着智慧的光芒反複體味,喻意精準,其教育意義曆久彌新,直指人心,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傳習錄注釋譯文講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超常假期,宅在家中讀王陽明的《傳習錄》,發現書中精妙的譬喻像荷花叢中的露珠,閃耀着智慧的光芒。反複體味,喻意精準,其教育意義曆久彌新,直指人心。
為學者貴在培養根基。王陽明說:“孔子氣魄極大,凡帝王事業,無不一一理會,也隻從那心上來。譬如大樹,有多少枝葉,也隻是根本上用得培養功夫,故自然能如此,非是從枝葉上用功做得根本也。學者學孔子,不在心上用功,汲汲然去學那氣魄,卻倒做了。”
一棵樹,從種子到小樹到大樹,首先是從紮根開始,然後冒芽、長葉、長枝幹。根紮得越深,枝葉才能更繁茂。王陽明以種樹為喻表明,種樹要對樹根培土養護,根紮不下、紮不住,樹就不會長大。不能從枝葉上用功,反過來去培養根基。人們學習孔子,要在心上用功,要像孔子那樣孜孜不倦學習,而不是學習孔子那種大氣魄。
“學者一念為善之志,如樹之種,但勿助勿忘,隻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長。生氣日完,枝葉日茂。”對初學者來說,立志用功就如同種樹一樣。一開始隻是生根發芽,還沒有長出主幹,到後來長出主幹,但是還沒有長枝丫,長出枝丫以後才會長葉子,長出葉子以後才會開花結果。樹剛剛生根的時候,就隻管栽培灌溉,不要妄想已經長出枝丫,也不能妄想長出葉子,更不能妄想已經開花結果。
“樹初生時,便抽繁枝,亦須刊落,然後根幹能大。”希望樹長得高大,一定在開始生長時從根基上去培養,并及時剔除其餘的枝幹;希望自己德行盛大,一定要在開始時去除對外物的喜好。對初學者來說,及時去除“多餘的枝幹”是相當重要的。
為學者貴在自我修持。弟子問:偉大的聖人,為什麼還不能免于毀謗?王陽明說,毀謗是自外部而來的,即使是聖人又怎麼能免除呢?人貴在自我修持,如果自己是個實實在在的聖賢,縱然每個人都在诋毀他,也說不倒他。就好像浮雲掩日,怎麼能有損于太陽的光明呢?如果自己是個表面恭敬端莊,實際并不真正堅貞正直的人,就算沒有一個人說他,他内心的邪惡有朝一日終究會顯露出來。
王陽明把聖人的良知比喻成青天上的太陽,把賢人的良知比喻成有浮雲的太陽,把愚人的良知比喻成陰霾中的太陽。即使昏暗光明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能分辨黑白的情況是一樣的。那麼,愚人下功夫學習,就是要順着哪怕是一絲光明去精心考察。
為學者須要涵養為先。黃誠甫請教《論語》“女(汝)與回也孰愈”章,王陽明如此回答:子貢博學多識,多才多藝,對外在的見聞上下功夫;顔回安貧樂道,勤奮好學,在内心上用功。對子貢的回答“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孔子不是很滿意,因為子貢的回答還是局限在識見上。孔子認為學習首先是涵養,應在内心上下功夫。所以,王陽明認為孔子對子貢的回答是歎惜,不是贊許。
在涵養和見聞上,王陽明的見解更為透徹:“專涵養者,日見其不足。專識見者,日見其有餘。日不足者,日有餘矣。日有餘者,日不足矣。”專注在涵養上的人,會日漸看到自己的不足,這是日省吾身;看似不足,實則在德行上已經有了收獲。專注于識見上的人,會日漸看到自己的收益;看似有餘,實則是不足。
為學者須要磨鏡自照。徐愛說:“心猶鏡也。聖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近世格物之說,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後亦未嘗廢照。”
心就好比一面鏡子。聖人心如明鏡,照出世界萬物。常人心如昏鏡,鏡面蒙塵,哪能照出世界萬物?格物,做學問,就好像用鏡子照東西。隻在“照”上面下功夫,殊不知鏡子還很昏暗,這怎麼能夠照物?王陽明的格物,如同磨光的鏡子,使其明亮,在打磨鏡子上下功夫,明亮以後也就不會影響到照物了。
生活中,鏡者,鑒也。我們常常忘記磨鏡,鏡子模糊還以為世界模糊。外面的世界明明是鮮明的,我們卻看不到鮮明的世界。如果對世界發表自己認知,自己認知錯了還認為世界錯了或是他人錯了。事實上,鏡子幹淨,照外面的世界,我們才會感到格外鮮明。
照鏡,一是要去照,要時時省思自己,二是鏡子要明,要磨鏡使之明。磨鏡,就是要克己,就是要掃除廓清,一毫不留。如果把學習之心比作鏡面,鏡面蒙上塵埃,那麼還會有學習嗎?
(作者單位:天津市天津中學)
《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01日第10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